密云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 DDON笛东
-
项目名称:密云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
-
项目地点:北京市密云区
-
项目规模:45.8公顷
-
设计公司:DDON笛东 
-
建成时间:2021年12月
-
图片来源: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摘要
密云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地处城市建成区与自然风景区之间的过渡带,兼具生态保护与娱乐休闲的功能。作为城市郊野公园如何做好城市公园与自然风景区的纽带,成为本项目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既要能够整合国土空间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又要秉承生态文明建设为首要原则,同时充分挖掘地域文脉特色,最终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密云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秉承生态优先的原则,采用低影响开发的设计策略,融入满蒙风情文化主题,构建了全龄友好、功能丰富、效益显著的高适应性郊野公园的典范。
总体鸟瞰图
一、项目概况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设计场地位于北京市密云区西南侧,距北京市中心75km,地处首都1h经济圈以内,交通便捷。公园建设面积达45.8公顷,公园北依冶仙塔风景区,南面密云新城,东临白河,处于山城交接的区域。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北接白石岭路南靠京承铁路,西侧距离密关路约1公里。
区位分析图
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是密云区“四园两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氧吧与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具有蓝绿系统建设的战略契机与先决条件。公园背靠冶山,面向城市,具有成为城野衔接纽带的区域优势与发展潜力。密云区现状公园绿地多集中在密云城区东部及白河两侧,且大多面积较小,密云城区北部尤其是白河东部区域,缺乏公园绿地,不能满足公园50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地域开阔,山水环抱,风景秀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基底,活动场地多元化,给周边居民的文化休憩供给了丰富的活动场地,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真正成为一处为市民服务的公园。
二、发掘现状问题
郊野公园是北京市城郊第一道绿化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城市生态功能,也成为了城市居民拓展的绿色空间,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游憩场所。通过走访探究场地现状,设计发现四大空白:
1. 空间待整合
传统的城郊用地属性繁复且杂乱,需要整合用地性质,形成一定规模的完整空间,有利于提升土地溢价,促进城乡结合处的稳定发展
2. 功能的缺失
传统的郊野公园面对的客群多为游客,随着推向城市地段的快速发展,郊野公园周边的人口规模和人员结构也随之改变,普通的郊野公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附近居民及外来游客的需求,其功能性质性质需求逐渐趋近于城市综合性公园。
3. 生态有提升
场地内多以农田和破败民房为主,场地又地处冶山山脚,缺少生态缓冲带,生态涵养薄弱。缺少雨洪管理系统,无法抵御山洪。同时,场地过于平整,易形成雨水径流冲刷场地,造成水土流失。
4. 文化需传承
通过走访发现,场所周边紧邻满蒙自治区,场地文化丰富,但是周边尚未存在以满蒙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场所。从文脉传承的角度来讲,需要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并运用景观化的手段将其表达给大众。
现状照片
现阶段的郊野公园存在着功能单一,景观千篇一律,主题不鲜明,生态涵养薄弱等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郊野公园急需做出适应性转化,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在设计功能向城市公园贴近的转型方向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实践。
三、设计策略
“承千年禅脉,展山水之姿,营森林绿意,享满蒙风情”密云冶仙塔森林公园是城与野的绿色枢纽。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为传承冶仙塔地域文化、创造湖光山色的优美空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所、适度的展示满蒙文化。
总平面图
总体设计以从城市到自然的层级变化为核心,突出从生态到人文的过度。外层以生态保育涵养为主;中层以生态科普为主题,突出人与自然的对话;内层以历史文脉为核心,植入文化展示与运动健身等功能,为市民提供充分的文化休闲空间。
景观结构分析图
1. 空间整合
原有的城市功能以农用地、居住用地、体育设施用地、中石化等多种用地构成,通过整合用地成完整的G1类空间,填补周边区域的公园属性用地的空白。从阻碍城市发展的零散用地,整合成为带动城郊发展的绿色突出,解决了城市建设与风景区之间的矛盾,形成绿色发展趋势。
公园属性用地
2. 功能填补
设计首先梳理了功能组团,由贯穿全园的水体为依托,形成临水型和游览型游径为一体的主园路,供游人欣赏山水风光。在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去处的同时,公园也同样服务于周边居民,实现了功能上的填补。
公园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冶山路以西为山水游赏区,冶山路以东为满蒙文化体验区。山水游赏区以观赏湖光山色为主要活动内容,属“静” 。在设计中,通过掇山理水,形成由北至南,从上至下,从人文到自然的景观轴线。该景观轴线贯穿冶仙塔——白石岭路主入口——亲水平台——曝气景观喷泉——生态湖心岛——禅意花园——揽翠亭。
景观轴线建成效果
满蒙文化体验区以原乡场地文脉体验为主要活动内容,属“动”。在设计中,深挖檀营原乡的满蒙军事文化记忆,传承场地精神。该区域主要布置有满蒙乡情、绿营校场、儿童活动场等主要景观节点。各游径之间形成局部环路,丰富了慢行空间层次和游人的体验感。游径沿线以自然风光类、人文风采类和休闲运动类节点为主。如以山水构架为主要游览目标的“揽翠亭”“苇荡迷踪”,以人文风采类为主的“柳荫塔影”“禅意花园”“满蒙乡情”“原乡记忆”,以休闲运送为主的“绿营校场”“童趣花园”等。
3. 生态重塑
项目引水入园、掇山理水,在充分利用场地资源本底的同时结合低影响开发设施调蓄雨洪,将自然引入场地,重塑基址的生态韧性。在消减雨水径流污染的同时实现水质净化,缓解城市旱涝问题,并营造出了步移景异、景观优美、功能丰富的蓝绿空间。
水体分析图
低影响开发建设充分遵循了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成低影响开发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对传统的排水体系取而代之,而是对传统排水体系的“减负”和补充,结合城市规划设计进行计划建设,在低影响开发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蓄洪旱溪
雨水花园
兼顾景观艺术性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构建了以乔木为主的郊野林地生态系统。一方面注重场地内原有大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注重苗木选型及乔灌比搭配,结构自然、生物多样性丰富。
在竖向设计过程中,本方案在现状地形的基础上,针对土方平衡进行系统梳理,并根据不同区域景观功能特点进行竖向设计,设计若干微地形,一方面可以引导公园排水,形成汇水分区,为场地整体雨洪管理系统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形成一系列微地形,丰富景观体验的同时,也可以为种植设计营造地形基底。
竖向分析图
4. 文脉传承
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区域山水格局相呼应,在传承场地文脉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功能丰富的活动空间,将过去与现在、城与山、人与自然重新联系在一起。项目对景冶仙塔形成景观轴线,呈现出山环水绕的山水格局,在掇山理水的同时传承冶仙塔的地域文化,将禅宗文化融于一片湖光山色之中。
湖光山色
郊野公园的地域性是指其能体现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文脉的特性,在这里主要从自然元素领域和历史文化领域两个角度来理解地域性。这就要求郊野公园的应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设计,而不是照搬其他类型的绿地的设计模式,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融合当地民风民俗,将现有的景观元素和乡土材料结合成为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尽可能的展现地域特色,创建一个不仅可以容纳游客休闲活动又可以继承地域文化的场所。
交通分析图
游憩场所
一些区域沿袭檀营的军事元素,衍生出演武拓展区、冰嬉之制等户外拓展场地,重现清朝阅兵操演的军事活动场景,唤醒原乡记忆。场地整体景观结构呈现出由城市到自然的层级变化趋势,集生态保育与涵养、生态科普、文化展示与运动健身功能为一体,重连城市与山野。
四、结语
建设郊野公园可以有效拓展绿化功能,构建清新和谐、天然野趣、古朴自然、景色优美、环境宜人的休闲游憩空间,让市民更直接、更具体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作为郊野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回归和欣赏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为适应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特别是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生态体系的需要,郊野公园的建设势在必行。
总体建成鸟瞰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密云冶仙塔城市森林公园
设计单位: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建成时间:2021年12月05日
项目规模:45.8公顷
项目地点:北京市密云区
项目类别:郊野公园
设计团队:袁松亭、王昊、张昊宁、吴敬涛、邹宁、于帆、宋佳佳
摄影师:Chill Shine丘文三映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