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景观  /  正文

2018LA先锋奖:生生不息——少海湿地景观生态修复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2018-11-28
原创
  • 项目名称:
    生生不息——少海湿地景观生态修复
  • 项目地点:
    胶州市临胶州湾
  • 设计公司:
  • 所获奖项:
    2018LA先锋奖景观设计奖

参赛作者:于汶藜 钟晓鸣 张梦娇 杨霄霞 

指导老师:刘森 齐飞 张一平

所在学校:青岛理工大学

推荐意见1:
分析透彻,针对现状提出景观化修复性解决方案。就地取材,增加场地的生物多样性,解决渔民收入问题,建立起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推荐意见2:
场地选择具有现实意义,解决方案思考较为缜密。

LAF00724_Z01.jpg

▲少海区位及概况简介,历史洪水及损失情况,以及少海现状图片及情况 

LAF00724_Z02.jpg

▲少海周边的民居和渔业分布,内部的场地状况,以及周边的交通等。场地的生态能量分布和总体的措施图解

LAF00724_Z03.jpg

▲场地的问题、措施以及有关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总体流程图

LAF00724_Z04.jpg

▲设计入水口处的总平面图和水文冲击的演变

LAF00724_Z05.jpg

▲场地的主要的六种生态层次和生态坝的设计层次以及植物生长的演变

LAF00724_Z06.jpg

▲景观建筑的设计概念,两种生态浮岛的设计形式以及整体的分层设计层次

LAF00724_Z07.jpg

▲三种不同降水量时的水位情况示意图

LAF00724_Z08.jpg

▲湿地区域的主要动植物分布图

LAF00724_Z09.jpg

▲透视图1

LAF00724_Z10.jpg

▲透视图2


项目介绍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水质是湿地的主体,想要有效的恢复湿地的生态环境并使其长久不断的发挥生态效益就必须要以“弹性景观”为导向,通过人工的干预将场地的水质情况改善,同时控制场地内生产者的数量,增加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从而改善动植物的生长情况,逐渐将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引领到正常的轨道上,增加其弹性抗压和修复能力,使其逐渐恢复生态平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放弃其城市公园的作用,弹性景观和人工空间及其过程是可以互动的,彼此不对立也不分离,既可以进入城市,也可以进入国家。

我们认为,应该在云溪河的入湖口建立一个大面积的水质净化湿地:即就地取材,以芦苇编织物和淤泥修建生态坝,引流河水冲刷出湿地及浮岛群,建立起陆地-生态坝-湿地-浮岛的多级引流净化系统以增加场地的水质净化效率,并且通过人工播种增加植被尤其是本土植物的覆盖率,从而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并为动物提供生境,同时湿地内部进行河蚌养殖,大大提升水质净化程度。如此循环往复,场地的弹性修复的能力也就不断增加,能够大大增强抗灾能力并且在遭受自然灾害后迅速恢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除此之外,结合以上生态修复手段还可以发展珍珠业和生态旅游,与芦苇编织业共同带来经济收益和工作岗位,以解决搬迁渔民的收入问题,建立起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2.净水湿地分级策略

(1)生态坝

少海湿地的湖水70%-80%都来自云溪河和市东渠,因此对湿地北部入湖口水质的改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生态坝就可以建立在该入湖口。水流流入时大部分通过生态坝的拦截、引导、反弹汇集于同一个流向,冲击陆地可以形成净水湿地。生态坝采用纯生态的构建理念,结构分为四层:第一层采用湖底挖出的含有营养物质的淤泥来建造基座,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第二层用碎石砂砾来固定基底和植物,并且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第三层采用场地中收集的柳枝编织成生态坝的栅栏,使得水流能够进行渗透,同时抑制内部芦苇生长;第四层用芦苇、菖蒲、美人蕉等植物种植在中间,使其自然生长,这样既可以重新利用场地的芦苇,又可以通过菖蒲等植物的根系进行水质净化。

(2)湿地岛屿

通过过生态坝的拦截、引导、反弹水流流向同一个方向冲击陆地,经过长年累月的自然冲刷和侵蚀将会形成大片的湿地岛屿,在岛屿内部将形成内湖、沟壑、浅滩等不同的场地。我们可以通过人工种植大量的植物,尤其是水生植物和乔木如美人蕉、黑松等,形成更加多样的生物栖息地,并且利用不同的场地进行河蚌和鱼类养殖以及鸟类的保育,进而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河蚌和许多水生植物还可以大大提高净水的效率。

(3)人工浮岛

在湿地边缘可以设计许多人工生态浮岛结合自然的小型岛屿形成断断续续的湿地边界,增加水体在湿地中停留的时间,来增水质净化的程度。生态浮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植物和抗氧化PE材料构成的基座组成,这些植物根系可以产生的自然抗菌素来净化水质例如金鱼草、菖蒲、美人蕉等;另一种是土壤和砾石作为底层,净水植物种植于上,同时安装轻便的扇页,最后利用水底沉重的石块固定的浮岛。这种浮岛底层的砾石可以过滤杂质,植物根系可以净水,轻便的扇页通过水流的带动而转动使下层湖水上升至湖面以此来增加水体的溶氧率,进而增加水生动物的存活率。

(4)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架设与于穿越湿地上方的城市道路之上。廊道运用当地木材建造,是留给场地中的小生物通行的道路,以此来确保景观斑块之间的连接度,防止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化。

(5)空中栈道

湿地作为一个观光地点,要考虑在满足游客观光需求的同时把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可以在湿地上空建造架高的木栈道系统与观景平台和观鸟塔相连接,栈道和观鸟塔上放置一些鸟类食物来吸引鸟类与人亲密接触,不仅保证了游客的观景体验同时也减少了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格局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
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2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