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景观  /  正文

塞梅鲁火山周期性演替下原住民景观规划战略 | 龚豪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2024-02-20
原创
  • 项目名称:
    塞梅鲁火山周期性演替下原住民景观规划战略
  • 项目地点:
    印度尼西亚塞梅鲁地区
  • 所获奖项:
    2023年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信息

作品题目:火山挚恋——基于塞梅鲁火山周期性演替下原住民适应性景观战略

参赛作者:龚   豪

指导教师:薛淞文

毕业院校:南华大学

所获奖项:2023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最佳选题类单项奖

640.jpg

6401.jpg


摘要

随着当今环境生态的急剧变化,火山作为地球上的自然地质景观,不定时的喷发给其附近的居民带去了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和无法控制的生命威胁。因此,关注火山附近居民的生活状态、在当地火山的生命周期下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景观规划战略意义重大。

火山喷发给当地人带去炙热岩浆和有害气体的同时,也携带着巨大的自然资源。如何规避火山灾害带给人们的风险,并最大程度上利用好火山资源,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本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塞梅鲁地区,通过结合火山喷发周期做出与之相适宜的景观规划设计,实现改善场地生态效益、唤醒场地民族内涵的设计愿景。


选题背景

塞梅鲁火山是印度尼西亚最高的火山,由于近两年来的频繁喷发,其附近的生态条件已经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关注。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硫化物和火山灰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但同时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和矿产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人民的经济增长。此外,由于塞梅鲁火山附近的土壤肥沃,当地农业经济发达,火山喷发的其他资源能够结合农业经济发展为当地特色产业。

图片

规划设计图


基地选址及前期分析

基址位于印度尼西亚日惹塞梅鲁火山地区(赤道附近热带地区)东南方向15km范围内。塞梅鲁火山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火山,由于近年来火山灾害频发,社会各界对其持续关注。塞梅鲁火山地处的印度尼西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故当地农业生产发达,以农业生产为主。当地原住民将火山视作神明,原因主要在于火山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存和生产的土壤。但是场地受火山影响严重,火山喷发常常导致众多房屋倒塌、难民流离失所。

火山喷发对环境生态和当地农业经济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大量的含硫气体挥发在空气中;火山灰等大量灰尘严重威胁着当地生态;岩浆对其流域周围的生物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图片

火山条件分析

场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场地存在火山喷发的风险,受现代文明开发影响小。火山脚下历年来积累的肥沃土壤不仅为原住民提供了生存条件,还滋养出丰富的生物种群。

图片

场地资源分析

塞梅鲁火山当地发展旅游业和工业的潜力巨大,充足的地热资源和火山独特美丽的景观资源使得当地旅游业成为优势行业。每年前往塞梅鲁火山的火山爱好者不尽其数。当地富含的大量火山灰也促进了农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灾后恢复都有重大意义。

图片

场地现状总结


设计推演

根据前期分析与问题总结,设计策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火山喷发的三个周期:喷发前、喷发时、喷发后。在这三个周期内,原住民需要实现与火山周期相匹配的活动行为,在发展经济、保护生命、恢复产业的前提下,实现与塞梅鲁火山的和谐共处,最终达到美美与共的新状态。

设计将原住民产业结构与火山资源相结合形成新型产业结构,同时为了保留和发扬民族地域文化,在原有产业结构上结合火山景观设计发展旅游产业,对火山轨迹区域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之后实行崭新的规划布置,实现对场地的再发展。

图片

设计逻辑推导及设计理念


方案设计

方案主要分为岩浆流域区、岩浆隔离带、工业生产区、山地林业区和农田发展区。岩浆流域区是火山喷发后岩浆的流经区域。岩浆隔离带是为防止岩浆产生火灾而设置的隔离带。工业生产区是火山灰发展行业的区域。山地林业区是林业发展和吸收火山灰的重要区域。农业发展区域为山谷平坦地带上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在岩浆流域中段的区域选取一处地块进行详细设计,以此说明整体规划的意义,对该区域进行岩浆轨道变道,设置岩浆堤坝、防火隔离区、火山灰工厂等。

图片

总平面图


设计策略

通过对场地现状问题、产业结构、现状资源进行分析,设计在火山生命周期内、时间变化视角下将基地设计周期定为火山喷发前、喷发时和喷发后,在空间变化视角下将火山分为火山山体流域部分、火山缓冲区域和火山流经基地流域三部分。

“火山喷发前”周期的景观规划设计主要是针对火山爆发之前的预防性措施,包括变更原有的岩浆轨迹;在火山灰风向区设置树木隔离带减弱火山灰对居民区影响;提前规划好撤离路线;设置临时收纳所等措施来预防火山喷发。

图片

周期一:火山喷发前

“火山喷发时”周期主要是塞梅鲁火山发生时的生态自我调控。这个周期的重点在于人员撤离和岩浆尾端的旅游发展,同时由于火山喷发后易出现的暴雨天气能够实现火山灰的富集,火山来临时需按照提前规划的撤离路线有序撤离周围居民。

图片

周期二:火山喷发时

“火山喷发后”周期主要实现原住民回迁后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其他产业结构的和谐发展,重点是火山灰工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发,实现农业发展和火山灰产业相结合。

图片

周期三:火山喷发后

火山爆发结束意味着火山完成一次周期的生命更新,对火山附近的原住民而言,意味着新一轮的生产生活开启了。设计除了对火山喷发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恢复之外,还应积极利用火山喷发遗留的资源,结合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当地景观更新和经济恢复。

图片

“三生”状态恢复

设计改变岩浆轨迹,以减缓岩浆流的前进速度,同时对岩浆两侧区域进行地形高差处理来设置隔离带。随后,设计对原有岩浆遗留轨迹进行迂回开道处理,增加流动阻力减弱流动速度。火山爆发后,设计还应重构当地产业,利用火山灰资源振兴发展新型产业,提高原住民生活水平。

图片

缓冲设计理念

图片

火山灰加工概念图解


图片

图片

效果展示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