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涝疫病问题下的废弃火车站及其城中村韧性设计 | 臧世伟 冷少东,天津理工大学
-
项目名称:虫涝疫病问题下的废弃火车站及其城中村韧性设计
-
项目地点:天津
获奖作品信息
作品题目:水蚊不兴——虫涝疫病问题下的广州石围塘火车站及其城中村改造设计
参赛作者:臧世伟 冷少东
指导教师:师宽
毕业院校:天津理工大学
© 臧世伟 冷少东
© 臧世伟 冷少东
项目简介
本设计通过对废弃火车站及其城中村雨洪、文化双重韧性空间的塑造,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从而完成了针对后疫情时代下对“石围塘”这一集中了“工业遗产”、“城中村”、“内涝疫病”等多重热点问题下的“城市更新”的设计探索。
广州市石围塘废弃火车站及其城中村因地形下洼,设施老旧,在受到广州暴雨天气时,内涝积水的存在致使蚊虫得到大量繁殖,一度成为全国登革热最严重的地区。同时场地拥有丰富的铁轨等工业遗产资源,周边依附的城中村居民经济状况单一,该区域整体活力状态亟待被设计创意所激活。一方面,通过LID雨洪管理下的蚊蝇管理措施,将积水通过层级规划排尽或引入最为低洼的铁路廊道,通过对低洼地带进行韧性景观公园的打造,减少居民区积水的同时营造丰富的亲水景观,改善当地的积水及蚊虫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对沿铁轨及沿低洼地带的场所的设计改造,鼓励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商旅、游客的“集市共建”,从而振兴当地的文化与经济。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称,登革热病毒主要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全球得到蔓延,而广州受降雨气候条件等影响成为全国登革热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详细说明:
▼问题分析图© 臧世伟 冷少东
设计选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废弃火车站及其周边城中村。废弃石围塘火车站位于当地城中村之中,其地势相对下洼,周边建筑设施老旧,极易形成内涝积水,蚊虫繁殖迅速,一度成为登革热最为严重的地区。通过对场地区位、周边环境、水蚊关系、历史脉络的梳理,得出该区域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场地排水设施老旧的矛盾频发,致使“积水”、“蚊虫”、“疫病”三者形成一定的闭环关系从而威胁当地居民生活健康。
▼区位分析图© 臧世伟 冷少东
内涝疫病问题(生态方面):广州市石围塘火车站因地形下洼,建筑设施老旧,在极端暴雨天气下极易造成城市内涝,积水的大量存在致使蚊虫大量繁殖,为登革热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介质,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
工业遗址衰败问题(文化方面):场地作为广三铁路的重要火车站点,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但因年代久远,石围塘火车站一直处于废弃状态。
产业经济下行问题(产业方面):过去在其周边依附维生的城中村居民经济状况单一,主要依靠场地南侧现有的茶叶市场,该区域整体活力状态亟待被设计创意所激活。
▼场地问题分析图© 臧世伟 冷少东
利用GIS等软件的数据模型得出该区域蚊虫密度和内涝风险程度较大,并且通过分析建立分析场地内涝成因和蚊虫孳生点,通过数据叠加进一步证明当地蚊虫的繁殖与积水的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实地调研走访的过程中,分析整个区域雨水径流的方向,将整个地区积水流经次序分为街道、城中村、铁路(场地最为下洼的地带)三个层级。
▼地理现状分析图© 臧世伟 冷少东
一方面,通过LID雨洪管理下的蚊蝇管理措施,将积水通过层级规划排尽或引入最为低洼的铁路廊道,通过对低洼地带进行韧性景观公园的打造,尽量减少居民区积水的同时营造丰富的亲水景观,改善当地的积水及蚊虫现状。
另一方面,通过抓住废弃的铁路及周边的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机遇,通过对沿铁轨及沿低洼地带的场所的韧性设计改造,打造多功能线性景观空间,加强当地特色经济的优势,以工业遗产场所的改善来鼓励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商旅、游客的“集市共建”,振兴当地的茶叶经济,及其所带动的周边文旅商机。
▼解决策略分析图© 臧世伟 冷少东
策略一:除水涝 防蚊患——LID设施中的蚊蝇综合管理措施设计研究
通过在场地置入植草沟、生物滞留池等蓄水模块来提高区域排水的能力,并在蓄水模块中培育相关的防蚊动植物和置入一定的人工防护措施,在处理积水的同时限制蚊虫的生长繁殖,从而打破“积水”、“蚊虫”、“疫病”三者的闭环关系以此来降低该区域登革热的传播风险。
▼策略一© 臧世伟 冷少东
策略二:谋发展 促繁荣——后疫情时代下的景观韧性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通过改造场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丰富的铁路工业遗址,来适应并解决区域内暴雨前后出现的场地问题,并将剩余的积水进行一定的储蓄与转置,从而营造一个亲水的韧性景观空间。
▼策略二© 臧世伟 冷少东
策略三:抚身心 促疗愈——公共卫生视野下的疗愈景观设计研究
在废弃铁路及其周边引入“心理疗愈”、“自然疗愈”、“身体疗愈”等空间来增强居民对于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帮助社区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处理意识与防范能力。
▼策略三© 臧世伟 冷少东
▼总平面图© 臧世伟 冷少东
▼剖立面图© 臧世伟 冷少东
第一阶段(暴雨期间):通过雨洪管理措施对极端暴雨天气内在居民区滞留的积水尽可能的排尽。
第二阶段(暴雨后0-72h):暴雨后是蚊虫生长繁殖的高发期,置入一定的防蚊管理措施来进一步防止登革热疫情的爆发。
第三阶段(暴雨72h后):通过暴雨时收集的部分雨水进行转置利用,打造一定的亲水景观空间。
龙门吊塔改造设计意向(如图左下):将当地留存下来的两座龙门吊进行保留和改造,形成一个观光游览的立体景观塔楼,龙门吊之间的下沉地带结合暴雨时收集的雨水转换成一定的亲水景观,在节假日的时候成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玩乐的公共空间。
车站厂房改造设计意向1(如图中下):通过当地火车站废弃建筑进行改造,置入居民会议、绿地广场、户外剧场等功能空间,增强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唤醒当地的人文与历史,同时在遇到重大公共疫情事件时,可作为临时的决策场所和救济空间。
车站厂房改造设计意向2(如图右下):将当地火车站废弃建筑进行改造,利用其钢架结构,打造成一个集游览观光、生态科普、景观疗愈为主要功能的立体花房。在这里,培育适宜防蚊虫的动植物,科普当地居民的相关防蚊知识,从而减轻登革热疫情的传播风险。
▼效果意向图© 臧世伟 冷少东
城中村街道设计意向图:改造的街道遇到极端暴雨天气时,将雨水暂时排入生物滞留池中避免积水在住宅与路面上滞留,之后通过生物滞留池里的驱蚊植物、街道林荫中的食蚊鸟等动物、人工物理干预三种途径来遏制蚊虫的繁殖,从而制止登革热的发生。
▼城中村街道设计意向图© 臧世伟 冷少东
城中村及周边铁路韧性设计意向图:通过层级规划将居民区无法的积水引入到废弃铁路中央,打造线性的亲水韧性景观空间。晴天时可作为当地居民娱乐的场所,雨天时又可作为临时的洪泛区。
▼城中村及周边铁路韧性设计意向图© 臧世伟 冷少东
废弃火车站中央韧性设计意向图:工业遗址进行一定的保留与改造,通过结合雨洪管理措施的策略,将场地暴雨天气产生的积水转置成一定的亲水景观,吸引外地游客进行参观与游览,从而带动周边茶叶经济市场的发展。
▼废弃火车站中央韧性设计意向图© 臧世伟 冷少东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