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嘢记:南宁市中山路历史街区景观空间改造概念设计 | 王滢颖、陈彩妮
-
项目名称:拾嘢记——南宁市中山路历史街区景观空间改造概念设计
-
项目地点:南京
作品题目:拾嘢记——南宁市中山路历史街区景观空间改造概念设计
参赛作者:王滢颖 陈彩妮
指导教师:莫媛媛 钟云燕
毕业院校:广西艺术学院
摘 要
设计的理念来自我们对场地文化的总结——“拾嘢记”。拾,是因为我们想要重拾场地的历史文化,体现场地独有风貌。嘢,来源于南宁的方言,南普语言文化,指代美食,也体现出中山路作为南宁的美食名片的特点。记,我们用美食记忆去串联。本设计以中山路骑楼文化为主脉,以南普美食记忆去串联体现“特色南普,功能复合”的主题。结合城市场地的发展与真实需求,提升街区与公园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服务设施,力求在街区功能复合的基础上,重塑场地文化记忆景观,使街区重获新生。
更新设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一、场地老旧建筑的保护拆除与新加建筑的设计;二、中山路周围三个景观地块的绿地设计。
方案提取了本地文化特点,在不影响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加建空间结构对建筑的上方空间进行重新构建,满足了当地民众对于场地的美食空间需求与文化需求。
选题背景
国家“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城市更新”,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与70年代城市发展与保护发展的压力和问题大有不同,"双碳"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方式。因此,城市的绿色发展要求城市规划业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建设方式与途径上进行创新。基于上述的需求,提出以城为本、以创新为路径、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南宁市中山路是南宁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历史街区与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南宁古城的初始之地,我们需要传承原有场地的骑楼商贸文化同时抓住发展的机遇,分析城市更新背景下中山路历史街区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基地选址及前期调研
项目地点位于南宁市中山路,规划范围有55142 平方米。从万历三十年起至今,南宁市中山路依旧保留着它独有的建筑风貌,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与节日。美食街形成于1935年。美食街带来的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也是对周边建筑和环境的破坏。每到夜晚,美食街的人流开始变多,场地规划的不合理也在这一刻体现了出来,安全与环境问题开始显现。
夜晚退去,地面流动的脏水和厚厚的污垢展示着这片街区的老旧与破败。从商贩、居民、消费者三个主要使用场地的人群来看,这片建筑与街道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基地位置分析图
分析场地问题总结
一、环境卫生问题:食品用水乱倒造成污染,垃圾分类处理不当,小吃油烟大。
二、空间失序问题:摊位混乱占道经营,街道空间无安全感,无公共休息空间,人和机动车乱序问题。
三、安全美观的问题:夜行人流需求大而无分流,夜行安全无保障,摊位座椅乱停放,安全设施缺少。
四、无序占道问题:共享单车、摊位占道问题明显。
▲前期分析图
整体策略分析
通过对场地的前期调研,发现可将这片街区改造成为一个具有纪念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活动场所。我们围绕“特色南普,功能复合”这一设计理念,从南宁人美食的角度展开叙事,挖掘街区历史文化,增强游人体验感,通过提升场地文化内涵、重构场地价值等方法,去激活场地,打造一个属于广西的IP名片。
六大角度进行设计策略规划:
通过人群(垂直叠合);交通(多维复合);空间(垂直围合);功能(业态混合);场景(多元共享);文化(古今融合)。
四大空间设计规划:
一、针对生活空间:将空间细化,使用架空廊道实现道路多维交通。
二、针对精神空间:将传统建筑结构保留,形式创新。
三、针对工作空间:追求商店之间有一个空间共享。
四、针对消费空间:串联整个场地有效提高居民收入。
▲设计过程分析图
设计策略应用分析
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达成目标:第一个就是场地老旧建筑的保护拆除与新加建筑的设计,第二个是中山路周围三个地块景观绿地设计。
一、场地老旧建筑的保护拆除与新加建筑的设计
我们在保留修缮场地原有的骑楼模式上,提取了广西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空间特点及广西的喀斯特地貌的山脉外形,干栏式结构对解决广西雨水多而且潮湿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外立面的基础上,我们在街道的上方增加了室外廊桥,形成了人流上下分流的空间组合模式。并且受广西山脉文化影响,山形轮廓赋予了建筑结构的层次感。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较强的人与场地互动性,增强了游人的体验感和参与性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二、中山路周围三个景观地块的绿地设计
在场地中三个景观地块的设计中加入了传统的壮锦文化图案,并对图案进行抽象简化提取,应用在三个地块的场地空间设计上,赋予三个街头公园不一样的场地功能。民族大道旁的街头公园也是场地设计中的一个核心亮点,一个集休闲、活动、娱乐、集散于一体的公园。钟鼓楼艺术装置就放置在了场地的核心位置。场地的各种景观构筑物与标识牌设计等我们也加入了场地的历史元素,还将场地记忆中的南门改造成“南门”光影艺术装置。
▲元素提取分析图
设计成果展示
在空间提升方案中,我们为激活场地活力,一、将摊贩位置重新划分;二、将摊贩位置排设整齐;三、添加三处停车场区域;四、增加平台休息空间;五、增设垃圾处理点;六、规范化摊贩使用空间;七、在35处街区绿化点缀;八、增加街区内基础设施;九、有效利用构筑物框架增设排气管道。
整个项目总共设计了32个景观节点,如:“钟鼓楼”艺术装置;下沉式喷泉互动广场;街区新建筑景观点;“南门”艺术装置;文化互动装置节点等。
▲鸟瞰图
▲建筑结构分层图
作者
王滢颖:广西艺术学院
陈彩妮:广西艺术学院
编辑 制作 | 王卿 郑海臣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