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LA先锋奖:弹性的城市动脉——基于街区自组织的非正式更新
-
项目名称:弹性的城市动脉——基于街区自组织的非正式更新
-
项目地点:中国
-
设计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所获奖项:2018LA先锋奖景观设计奖
参赛作者:张旸 陈炳绩
指导老师:吕小辉
所在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品说明:
该设计方案从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层面统筹设计思考,二者互为补充,力图构架一个更加灵活、包容、多元和可持续的城市结构,让广大市民可以更加自主地參与身边的城市环境建设,民众将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空间,而是作为主体来开发、设计、建造、管理并不断更新城市空间。
在空间层面上,我们试图创新性地整合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创造出一个包容、多元、高密度且不确定性的空间结构。这些复合型的建筑像是一个个不断生长变化的有机体,由一开始的基础设施构架逐渐变成丰富多元的多功能集合体。空间的组织采用模块化的分配方式,每个个人或者团体可以依照规章制度获得一个或多个空间单元,然后重新自定义其功能与空间形态, 从而满足个体差异化的空间需求。同时空中立体化的街道将为功能的多样性提供必要的可达性,且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上面3-4 层居民的日常生活,这将大大加强立体空间中社会活动、物质、信息与能量的流动,创造出一个流动性的、自由生长的城市空间环境。
在社会结构层面,为了使居民具有空间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未来的邻里将组成一个居住合作社,共同出资开发、规划设计、组织建造他们集体承包的城市空间,类似于以往的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形式。我们希望项目是一个由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策略,有多方的共同参与。 居民合作作为主要的发起, 政府的职能部门将从土地政策和法规方面绘予支持,开发商则是提供资金和社会资源,而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将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居民通过协商与合作, 自主地掌控身边的城市环境。共同设计符合自身利益和需求的城市空间。
在这样一个城市结构中,其功能的配置并非由政府或建筑师决定的,而是居民根据自己的需求,并通过集体协商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身边城市空间的功能组成。与此同时,这些功能的种类和布局也会受到整个市场的自主调节, 在市场的调节下,每一个特定的功能空间都将逐渐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并服务于一定范围内的人群,继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而那些不合理的人为选择和配置将逐渐被淘汰并退出市场,这样既保证了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不会因为不合理的配置而造成资源浪费 。
▲ 背景介绍
▲ 基地现状
▲ 人群活动分析,街巷活动分析
▲ swot分析;问题研判
▲ 策略核心
▲ 策略Step1.1街区“寻趣”
▲ 策略Step1.2街道“创造”
▲ 策略Step1.3后巷“花园”
▲ 策略Step2 整体策略推进
▲ 美好愿景展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