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云:国家公园对生态安全具有核心作用
本次采访来源于《闳议》访谈节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刊》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出品,通过采访两院院士及专家学者,深度探讨迈入“十四五”的中国社会在各领域的发展前路。以客观、精准的解读,科学、前瞻的思考,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发展破题解惑,为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中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其中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方案中的区域划定对于我国国土空间生态安全保护有何意义?如何做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中国科学院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助力支持?对此,《闳议》节目专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
欧阳志云采访时的照片 © 中国网
访谈内容
中国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能否请您谈一下,这些区域的划定对于我国国土空间生态安全保护的意义?
欧阳志云:国家公园的布局是根据国家典型的生态系统,代表性的物种集中分布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确定的。所以国家公园保护了国家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
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大,分布了各式各样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等,每一类生态系统都有国家公园的分布。所以中国所有的典型的代表性生态系统都在国家公园里都有保护。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像大熊猫、东北虎、藏羚羊等这些珍稀濒危物种,有的是中国特有的。国家公园在规划时,把珍稀物种的主要分布区也包括进去了。所以国家公园保护好、管理好、建设好了,主要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自然景观,国家公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把最漂亮的地质、地貌、生物、水文等景观保护下来。把中国最好的、能代表中国形象的自然景观保护下来,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看到它,也为了全球的人们都能看到它。
我们国家公园建设还考虑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像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这种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区域也作为国家公园规划中的一个重点要素。所以把国家公园建设好了,全国生态安全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中国网:在国家公园的建设和运行中,要如何做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
欧阳志云:现在建设国家公园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不只是讲经济增长快,还包括生态环境变得更好。建设国家公园就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
国家公园主要是以保护为主,所以怎么协调公园范围之内老百姓的发展和保护协调的问题?从提出建设国家公园到现在也才10年,在我们集体探索过程之中,尽可能为当地公园内老百姓发展提供一些机会。
举个例子,国家公园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产品,这部分生态产品可以转为经济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公园是绿水青山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生态产品,像清澈的水、良好的空气、气候调节等方面,还有很好的自然景观,大家去旅游、参观都可以提供发展的机会。所以国家通过生态补偿、生态转移支付,开展基于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生态旅游、自然教育,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一些发展(就业)机会和服务机会。当然这可能还不够,国家公园试点探索了,公园里的老百姓,每家每户派一个或者几个生态管护员,把原来利用资源的人变成保护资源的人,这也是一条途径。
应该说,国家公园的建设从国家层面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对当地来讲,也会对居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
中国网:如何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欧阳志云: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到2035年,全国要建49个国家公园,总的来讲,我是很有信心。但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因为我们知道,我国国家公园是根据已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起来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以前形成的保护地体系的变革,或者一个改革。
面临的具体问题,比如第一个是国家公园内包括很多的保护地。保护地的整合,有的人可能会有新的工作机会了,到了国家公园,有的人就会要离开保护管理这个岗位、机构了,所以这个方面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就是处理好当地居民和公园建设关系。怎么解决老百姓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向国家公园保护要求的转变。举个简单例子,像草原地区的国家公园,原来草原要放牧,现在放牧可能减轻强度,有的不能放牧。还有很多国家公园的集体林比例还相当高,怎么处理好集体林在国家公园管理的问题、协调集体林所有者的利益。
第三个挑战是政策、法规的问题。国家公园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事情,我们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建立起来,国家公园法还在制定中。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国家公园(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增强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发展机会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在推广应用、落实规划中解决。
当然,这是相辅相成的,有问题就解决,就发展过程中面临新的问题,用新的办法找到新的方案解决。我相信在2035年之前,甚至能提前实现49个国家公园的建设。
中国网:国家公园的管理应如何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热情?
欧阳志云:第一,要全社会了解国家公园对国家可持续发展、长期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我们子孙后代的作用。国家公园保护一方面是有利当前的发展,当然还有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珍贵的自然遗产(资产),为保证我们的后代能够可持续发展。大家要了解国家公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需要大家了解国家公园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像刚才讲的,有水源涵养,有土壤保持,还有野生动植物物种等等,这些方面为老百姓提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场所和机会。要大家了解,建立国家公园,从“是国家的事情”变成“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事情”。
第三,需要了解国家公园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国家公园不是城市游乐场,我们到国家公园欣赏自然,行为举止有的是不能做的,像不能采食野生动植物等等这些方面,也需要大家了解。
第四,要知道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公园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都做到保护,那么整个社会对于国家公园就做好了。
第五,也希望企业界、社会各界为国家公园的建设出力。有钱投钱,有力的出力,有智慧的出智慧,有知识贡献知识,共同把国家公园做好。
中国网:全部建成后,中国国家公园保护面积的总规模将成为世界最大。您认为,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对全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治理将起到哪些方面的助力?
欧阳志云:首先,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有很多物种,非常丰富,所以保护好中国生物多样性本身就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贡献。我举个例子,咱们国家野生脊椎动物有10%左右是中国特有的,像大熊猫、金丝猴,中国保护好了,地球上就有,中国保护不好,地球上就没有了,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第二,中国建设国家公园目前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的10%,这个面积是全球规模是最大的。所以这一点也给全球提供一个示范,中国能保护到的,很多国家应该保护到。中国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所以中国能做到的保护力度这么大,保护范围比例这么高,那是全球很多国家应该做到,也能做到的。
第三,中国对国家公园建设体制、机制这些改革,特别是把当地老百姓发展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做,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示范作用。
所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无论是面积、范围、保护对象,以及治理的模式都可以为全球提供经验和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全球治理做出贡献。
中国网:您能介绍一下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做的努力和尝试吗?
欧阳志云:应该说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基础知识性作用。首先中国科学院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资源考察研究。中国有哪些动植物物种,这些物种分布在哪些地方,生态系统类型有什么,中国科学院做了大量工作,这是为确定咱们国家需要重点保护的自然资产、生物资源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第二个方面,中国科学院很早就有生物多样性分布的研究,特别是像珍稀动植物的分布,这些工作其实为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就为国家公园布局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方面,中国科学院和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全国生态调查评估,知道全国生态系统的状况,哪个地方生态系统最好、哪个生态系统破坏最严重,这也为国家公园建设布局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方面,中国科学院跟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合作,开展了最早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对国家公园的规划的基本原则,从国家公园建设依据的生态地理区划,还有代表性生态系统评估,珍稀物种分布、自然景观的分布、自然遗迹的分布、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分布都做了分析和研究,为建设国家公园奠定了直接的科学基础和依据。实际上目前公布的国家公园规划,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公园空间布局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
国家公园研究院是国家林业草原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建立的,依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和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建设。它的职责非常明确,直接服务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等几个方面的科学研究:第一,对于国家公园建设所面临的、所依托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第二,对国家公园建设的完整性以及保护的对象要进行评估分析,为国家公园的创建做准备;第三,对拟创建的国家公园进行评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第四,对已设立(创建)的国家公园的规划进行把关、评估、考核等等。
为了促进国家公园的建设,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准下,我们创建了《国家公园》期刊。我们的定位是“两平台”“一窗口”。
一个平台就是学术交流平台,因为国家公园面临着很多基础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管理政策问题,通过杂志进行交流思考、理论探索。第二个就是成果的展示平台,有很多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希望把最新的成果在《国家公园》期刊中进行相关的介绍推荐。
因为《国家公园》期刊非常明确导向就是为建设高质量国家公园服务,所以每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地都有机会在《国家公园》展示它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或自然景观。我们也希望《国家公园》成为一个窗口,让读者了解国家公园,了解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来感受中国生物资源的魅力。
本期策划:杨柳春、王振红
编审:杨柳春、王振红、王虔
编辑:王虔
后期:朱法帅
出品:《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点击http://cn.chinagate.cn/news/2023-09/05/content_112656418.shtml查看原文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