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瓦德事务所:从可思考时间角度来看,德国青年设计师可能更幸运一些
Q:你认为当代青年设计师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L:在过去的设计任务中,界定专业界限有利于安排工作内容。但在如今执行重大城市规划任务和面对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时,我们不能局限于自我专业中。我们需要把规划-建筑-景观的体系结构视为一个系统。
伴随“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在国内的发展,景观设计师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景观设计在前期工作开展阶段就开始与规划、建筑同步,从区域规划起就一直参与其中。
景观设计不再仅仅影响建成后的环境,而是每一个良好的总体设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提高自身多维度、多尺度的分析能力,充当好各层级间的协调者,使景观与城市、建筑有机交织,并由此创造一个高质量的设计新整体。
Q:你认为未来这个行业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革?
L:景观有着“物质”与“无形”两个维度。人与景观之间持续性关系的维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一“无形”的层面,并且该持续性关系还影响着设计区域的未来发展潜力。
绿化、美化城市只是景观最基本的目标,设计者需要将景观作为社会人文建构的一个部分,将景观理解为一幅反映当地自然、社会信息的空间图像,强调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地域化表达。
这些需要设计者加强景观在“无形”层面的人文研究,捕捉并抓住场地人文的纽带。只有这样,景观才能在当地土壤中生根发芽,最后像森林般世代相传下去。
Q:使自己成长最多的⼀次作品创作经历?为什么?
L:德国A73高速公路沿南北方向贯穿埃尔朗根市。这条高速公路不仅将整个地区一分为二,成为一道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且还对邻近的居民区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此我们进行了高速公路上建造新城市公园的可行性研究。希望通过修造 “绿色基础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绿色开放公共空间。
该项目扭转了我对城市景观构架的看法。即“绿色基础设施”的多功能性并不是由某个单一绿地提供的,而是来自于一个将全域内所有绿色基础设施串联成网的“大区域绿网规划”。
虽然各分区网络功能侧重有所不同,但最后在“大区域绿网”下会实现功能互补。目前看来,“绿网建设”是最大限度提高整个区域景观品质的首选途径。
代表作:
▼德国埃尔朗根A73高速公路上盖 待建
Q:你认为当代青年设计师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D: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中德是两个不同的答案,而且只能参照我目之所及的狭隘范围去论述。
国内优秀的青年设计师有不输任何国家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在执行能力方面更是不用多说。但他们思考的时间被大量压缩,很难施展他们真正的设计实力。
德国的青年设计师在这方面没有那么大压力,有充分时间更全面地思考,给业主能力所及的,设计层面的最优解。就项目本身的实现来说,效率甚至更高。
甲方也会精明地降低他们走弯路的可能,毕竟大部分甲方都是乙方出身,知道精华所在。德国青年设计师刚入行时最大的难点,似乎主要在学习如何有效地和甲方和合作方(包括其他设计公司和施工方)沟通。
当然了,这个国内的青年设计师也肯定需要学,但在架构庞大的公司里,大部分青年设计师接触这个技能的时间会比较晚。
Q:回顾过去的五年,你的进退与得失有什么?
D:进步和得到很多,退步和失去想不出来。作为景观设计师,我非常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我们事务所所有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场地的历史和现存。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开放空间。
在工作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绿色基建的受重视和普及。大家越来越认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这些都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很值得。
我还认识到,在整个项目中,画设计图,只是整个设计的10%,从设计开始到落地还有90%的工作要做。这100%都做好了,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
Q:你觉得青年⼀代设计师有哪些创新的设计思维或方法?
D:我认为,就景观设计来说,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如果目的是以人为本的话,不会再有横空出世的设计思维和方法。因为关于如何改善人类生活的各种议题早就都被讨论透了。创新主要在于设计时的权重上,在坚持自己设计理念的程度上。
我始终认为设计是一种复杂选择。设计师根据自己设计的目的,在自己的认知里作出各种筛选和整合,得出最终结果。
对于我个人来说,做设计的目的是,给人们创造更合理舒适的空间,这个合理和舒适是长远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这个合理和舒适是顾全感官和感情的,作为高级动物的感官和感情,也作为自然界一份子的感官和感情。
代表作:
▼布拉格环城绿带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