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城科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年会成功举办
2019年10月26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CLA)及四川美术学院主办,CLA西南分部、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建环学院)、《景观设计学》期刊承办,重庆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吉盛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CLA景观年会在风景如画、独具特色的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成功举办。
此次年会以“景观的未来”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相关从业人员、在校师生等,共同就行业新问题、新趋势、新思想展开分享与讨论。本次年会主要包括四场主题报告及三场分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景观设计学》期刊及筑龙网对本次大会进行了直播,当日直播视频浏览量累计约两万人次,图片浏览量约三万人次。
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新华网、人民网重庆发布、中国新闻社、上游新闻、华龙网、筑龙网等多家媒体对大会进行了报道。
欢 迎 致 辞
大会伊始,由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黄云进行了开场致辞。他首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设计师来到美丽的校园共襄此次盛会,随后介绍了四川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美术学院,学院不断为建设美丽中国输出人才,积极服务地方发展,持续引领文化建设。最后,黄云书记预祝此次大会圆满成功,并坚信通过高校与行业的深度交流探讨,此次会议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必将为美丽中国建设以及高校景观教育转型做出学术贡献。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黄云
主 题 报 告
开场主题报告是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演讲的《生态修复:美丽中国建设与景观学的担当》。他指出,在美丽中国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景观设计师应当重新认识学科、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认识到应当发展出解决工业文明副作用的技术,认识到农业文明所具有的深刻的生态智慧。通过介绍海南三亚红树林公园、浙江省“五水共治”示范工程、生态化防洪示范工程、城市棕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湿地水生态净化示范工程等案例,俞孔坚教授指出,生态基础设施可用于协调城市与自然的空间格局,并系统综合地解决问题。同时,自然解决途径存在效率低、标准化差等难题,而通过将道法自然的传统生态智慧进行模式提炼、增强设计,和运行检测,可形成标准化的工程技术模块,低成本快速地解决问题。而通过以上途径实现生态而美丽的中国梦,即为景观设计学的担当。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
曾任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董祚继博士以《国土空间规划的主题和策略》为题,从政策层面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地位,并归纳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大主题和十大策略。他认为,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包括营造空间、优化空间、共享空间三个主题。在营造空间方面,应坚持增量规划与存量规划并重、开发规划与修复规划并重,以及资源规划与资产规划并重;在优化空间方面,应当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城镇、农业、生态空间,调整优化一二三产业空间;在共享空间方面,应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推进空间多功能混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的十大策略则包括:总体空间策略、区域空间策略、产业空间策略、城镇空间策略、乡村空间策略、生态空间策略、土地利用空间策略、综合交通策略、品质生活策略、文化建设策略。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董祚继
厦门大学教授、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总规划师赵燕菁进行了题为《基于规划管理的景观塑造》的演讲。他以城市管理者的视角分析了规划和管理如何影响城市景观,并提出城市景观是由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共同决定的,前者提出景观设计需求,后者提出景观设计供给。对于大城市而言,多数区域呈现混合风貌,城市规划很难形成一致的风格。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应建立风貌分区,整个城市由多种风貌区组成,而特定的风貌区域内要统一风格。结合其本人多年的城市管理经验,赵燕菁教授认为城市风貌不是由标志性建筑决定的,而是由大量性建筑决定的,城市风格是在选择过程中形成的集体共识;同时,我们不能依赖外来的国际设计师,城市风貌的下限是由本地设计师水平决定的。由此,他提出应发现并培养本地设计人才,引导本地设计风格的偏好,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优美的城市风貌。
厦门大学教授、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总规划师赵燕菁
最后,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黄耘教授在《艺术的力量——重庆特色空间探索与建设实践》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以艺术为媒介,万物皆联的结果则会引发“沸腾效应”。同时,他探讨了数字时代具有“网红效应”潜质的建筑和景观,这种个性表达的机制打破了单一的现场存在。结合重庆濯水古镇风雨廊桥、重庆万州城市客厅等多个在地实践,黄耘教授阐释了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价值及影响作用。他指出,在微粒社会下,设计不只是指向功能的目标,也不只是传统美学的唤醒,而是更多地产生万物的互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师应当更有地方性的主张,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通过设计师的努力,城乡地景的和谐发展将构筑21世纪多样性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景观。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黄耘
主题报告专场的学术主持人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教授。
分论坛一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罗涛教授进行了题为《德国景观规划体系及其启示》的演讲,系统介绍了德国景观规划的历史背景、法律框架、主要内容和技术特点,通过对其得失的总结,探讨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贯彻国土空间规划、实现自然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途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景观学系系主任廖启鹏以《设计驱动下的废弃矿区协同再生》为题,从矿业遗产分类体系及价值评估的角度切入,探讨了多种协同再生模式,并结合设计项目提出介入矿区全生命周期的与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子系统耦合的协同再生设计方法。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董莉莉教授分享了《自下而上的非正式开发景观更新设计》,这一在功能、时间与空间等方面更加具备适应性和韧性的“非正式开发”是一种在不更改土地权属及其法规使用性质的情况下拓展其他用途的开发模式。在景观建造方面,则可以借助社会居民和私人企业的多方参与,通过一系列的景观场所营建、相关的社会学调研或活动策划,帮助人们更好的营造自己所需要的景观空间,重新发现城市低效利用土地的价值,更好地释放土地时效的价值。
重庆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婷的演讲题目是《自然修复——渝北矿山公园研究型规划》。她以获得2019 ASLA Potomac (大华盛顿区)分析规划类专业奖的铜锣山矿山规划项目为例,提出了总体生态修复规划构想和策略分析,并创新性地利用基于航空和高分辨率数字正交坐标高程模型无人机扫描分析系统(UAVS)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在了解场地生态问题和恢复方式的基础上,该项目以塑造场地的整个生态系统为设计目标。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李博探讨了《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的韧性优化策略》,通过研究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演变,提出应建立城镇增长与各类景观过程的综合自组织模型,辨识景观安全格局和景观风险格局,从而构建由自然圣域自然生态用地的绿色基础设施(NGI)、灰绿兼容市政建设用地的绿色基础设施(MGI)和博弈空间敏感风险区的绿色基础设施(RGI)构成的韧性绿色基础设施,以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和防控不稳定生态空间,并作为划定刚性与韧性城市开发边界(UGB)的依据。
学术主持人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李迪华教授
分论坛二
“设计、艺术与品质”
贝尔高林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总经理谭伟业的演讲题目是《设计、艺术与品质》。他认为,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以及生态环境要求的增加,景观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的前驱力量。通过介绍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他分享了对于设计品质的思考,以及在当前背景下,景观行业蕴藏的无限可能。
环球地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冰梅以《设计,艺术是人为的吗?》为题,对于当下一些以城市设计模式去改造自然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和提醒,并提出设计要回归时间和自然,同时希望通过设计师的本能去保护自然,用艺术和设计创造未来美的一切。
中国传媒大学环境设计系硕士生导师、乐造工作室创始人曹凯中博士发表了《轮廓制造与空间假设》的演讲。通过从现实生活中取样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数字建造技术、数字媒体互动技术等新技术方法,使得传统的景观设计不仅是一种空间输出,更是一种情境制造和内容生产。此外,他通过乐造工作室近期实践的两个项目——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南宁园博会珠海园,阐释出景观形式中“线”的意义与作用。
成都澳博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美霖关注居住大区中的《空间流动与反界定》——很多设计在乍看之下表现出众,使用后才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当下景观设计的核心逻辑应当是:项目能否受得起经年考验。她认为城市的建筑本质是“人”,公共空间、街道、居住区、社区之间,本质上都是人的互动。居住景观,理应去追求自由流动的、时空连续的多元世界,以使人与人之间实现便捷地连接,创造出属于生活的空间。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黄红春分享了《亲生物视角下的农业景观设计》,以其主导的萤火虫生态实践为切入点,提出从亲生物的角度重新审视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术主持人为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黄耘教授
分论坛三
“地产、运营与行业转型”
万创(设计管理中心)景观负责人车迪的演讲题目为《洞察客户需求精进地产景观产品力》。他认为地产景观从主流住宅开始,逐步发展至商业办公、TOD、海绵城市等不同的领域,使得设计师需要更加理性地洞察分析使用者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打破红线思维,将设计延伸到街区、延伸到公共空间,以精工标准提升景观的整体品质。从业者需要从设计管理到产品管理进行转变,形成专业间的互相协作,影响更多有影响力的人,真正做到景观不仅能发现人、城市与自然的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四川景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龙赟以《重庆缙云寺景观改造》为例,通过探讨宗教园林景观特殊的设计要求、日本禅意景观与中国同类项目的对比、工程组织方式与一般项目的差异、经费问题、寺庙和温泉酒店规划设计之间的冲突等方面,传达出其对于文化景观设计的思考与态度。
重庆蓝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运营总监敖翔在题为《有温度的未来社区》的演讲中,探讨了未来优质社区景观需要具备哪些特质,以及如何才能回归居住的本质。她强调,设计师应回到真实场景本身,去发现和论证人居环境设计中真正的需求。生活才是设计真正的导师,兼具“好看、好用、好维护”的设计才最有温度。
北京原筑景观创始合伙人闫明在《室内都市主义》的演讲中指出,大型室内购物中心这种建筑类型与城市郊区化相伴而生,这种重要的建筑类型推动产生了全新的商业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与使用方式,并使得街道与室内、公共与私人的关系愈加模糊。他认为室内都市主义为城市化及城市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并阐述了景观专业人员应如何积极融入到这一都市化的过程中。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赖文波副教授在《乡村文旅的行动与思考》的演讲中,以怡境文旅的重要实践——位于广东清远黄花镇的璞营地为例,阐述了全域统筹设计如何推动乡村生态发展。用行动与思考推动乡村文旅,营造与自然共生共长、永续生态的乡村,并催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赖文波副教授亦为分论坛三的学术主持人。
本次大会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到对艺术与设计品质的探讨,再到地产景观的运营与转型,嘉宾个个观点鲜明、演讲精彩,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景观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
结 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们的每一份坚守,跨出的每一小步
都将是行业的一大步
在通往景观的未来之路上
愿我们共同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创建出更多持久弥新的空间作品
在共同的努力下
我们坚信家园会变得更美丽
人与自然、与社会将变得更加的和谐
未来将变得更加美好!
在此我们呼吁
诚挚的邀请有着共同使命和梦想的组织和个人加入我们,共建未来 !
致 谢
感谢CLA专委会及联合主办方四川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
感谢CLA西南分部、四川美术学院建环学院、道合园林景观、吉盛园林景观团队的辛勤付出!
感谢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州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
感谢来自重庆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蓝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景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环球地景设计有限公司、成都澳博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贝尔高林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北京原筑景观、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等设计机构,以及万科集团·万创设计中心优秀设计师的精彩分享!
感谢每个景观人给予此次活动的关注与支持!
精 彩 瞬 间
CLA年度工作会议
本文图片版权均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编辑、制作 | 田晓劼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隶属中国科协,挂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十年来聚焦中国城镇化发展,定位国家城市科学高端科技智库建设,搭建了广泛、诚信、有效的全球性创业和科研协作网络,组建了富有进取精神和实践经验的领导团队,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示范推广、城市运营为一体的开放性组织框架。学会于2016 年5 月18 日换届,现任理事长为仇保兴博士(国务院参事、原住建部副部长),学会将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会核心竞争力培育,并为有志于让城市更绿色、更宜居,研发新技术、新系统的人士提供最优工作平台。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 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西南分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西南分部秉承“开放平等、求是创新、产研结合、服务行业”原则,在信息的交互中、理念的传播中、思想的碰撞中,通过开展多学科协作来推动学术研究,以西南地区独特的景观学发展历程为依托,助力西南地区、乃至中国景观行业的健康发展。
西南分部除了每年一次的大型专业论坛以及年会活动,推进西南地区景观影响力外;还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支持并参与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课题研究以及考察活动,增加行业互动、解读、观摩、学习;同时,呼吁社会广大有志之士能够参与到CLA平台。
西南分部支持单位
重庆尚源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蓝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纬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犁墨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道远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市承迹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沃亚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吉盛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景虎景观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蜀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成都传承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罗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乐道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成都致澜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环球地景设计(香港)有限公司
成都澳博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贝尔高林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