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CLA年会回顾 | 分论坛二:滨水空间生态修复与利用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 2023-12-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2023CSUS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年会在武汉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2日,“202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顺利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院联合主办,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北京也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学》期刊共同承办,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协办。

围绕“多学科协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这一主题,12月3日,四个分论坛同期举行。其中,“滨水空间生态修复与利用”分论坛邀请到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院、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八位专家学者,就景观学研究的新理念、新趋势、新方法与新实践,探讨了多学科协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机遇、新定位与新范式。

图片


论坛主持人

图片

顾  珂

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院景观部副主任


报告人

张饮江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滨水空间生态修复与景观功能多样性

图片

张饮江教授全面系统介绍了与滨水生态空间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相关的集成新技术体系构建途径和典型案例,以及水生态系统现代化监测与指示生物预警技术及智慧化管理系统。报告强调,我们要尊重和顺应自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及多学科、多维度的协同作用,以及采取科学精准的定量计算与数模分析及综合调控,实现水岸联动、蓝绿融合和生态健康,形成景观功能的多样性,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强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改善水质,体现生态价值,同时建立外来生物入侵和极端气候变化的生态防控措施,大力增强城乡生态韧性,以高品质滨水生态空间支撑高质量发展,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报告人

熊    媛

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院副总工程师

让水岸拥抱生活——塑造可持续发展的魅力水岸

图片

报告以湖北武汉、宜昌、咸宁等地的滨水项目为例,介绍了设计团队所采取的弹性策略与生态工程措施。项目重新组织河湖与人的关系,整合城市公共空间,重建城市与河湖之间的联系,同时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公共服务空间。设计团队在尊重原有河岸及河堤路的基础上,增加贯穿整个河岸的慢行系统、健身步道及配套休闲设施,以尊重场地、关爱需求、文脉传承的方式,努力打造人人共享的滨水美好生活。


报告人

谢先礼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

走向更生态更诗意的活力水岸

图片

报告分享了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近年来完成的各类滨水项目,涵盖江、河、湖、海,港、汊、渠、库等多种水岸形态。重点介绍了湖北省鄂州市樊口区滨江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的生态修复理念,包括水源保护地人隐绿现的多种防污染措施、海绵与景观的巧妙结合、让自然做工的河口消落带及生境营造,以及鱼道建设构想所遇到的问题等。同时通过江山港里一条武昌鱼的视角,审视了项目中人退鱼进、构建片区水安全、水生态、水文明的宏大愿景。最后阐述了他所理解的生态诗意的活力水岸的内涵——大自然与大自在。


报告人

罗巧灵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市绿地空间社会价值感知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图片

城市绿地空间的社会价值最容易被人类感知和利用,对其量化评估与影响因素探究可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社会价值感知具有主观性和无形性,如何量化并明确其空间分布依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报告以武汉东湖绿心为例,介绍了利用SolVES模型进行社会价值感知空间量化的具体方法,探究了社会价值与高程、坡度、距离水体和道路的距离、植被覆盖度、服务设施兴趣点密度之间的关系。报告指出,高程20~40m、坡度2°~6°、距离水体100m范围内是东湖绿心社会价值的热点区域,旅游景点设施密度和植被覆盖度对各类社会价值影响的贡献值最大。


报告人

盛祥雪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生态人文理念在流域治理滨水空间中的应用与探讨

图片

报告从锚固防洪安全底线、严守生态营建底线、彰显人文传承记忆线三个方面展开。在流域治理中防洪安全底线是基础性、先导性底线,守住防洪安全底线也是实现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城市安全的基础。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外滩采用涉河方案研究、防洪影响评价等专项设计,满足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的控制要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长江,打造监利长江生态安全廊道。同时项目重点构建完善生态监管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统筹江滩内林田湖草沙底线管控治理,按照“生态治理”建设要求,打造便民、利民的滨江绿心工程。


报告人

朱    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内容、方法和实践

图片

报告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空间规划的内容、原则与方法,提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规划应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分析,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功能导向,以保护与修复全域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资源管控、系统服务与空间规划的联系。报告结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规划实践,介绍了从生态信息数据的获取、整理、分析到规划传导过程中的格局建立、分级分类分区管控落实,倡议将生态系统制图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落地和尺度传导的共识,为全域尺度的生态修复目标建设提供参考。


报告人

张志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河湖滨水指数内涵及应用

图片

报告以位于欧洲西部的莱茵河滨水区为例,将滨水区演化过程分为“起源-兴盛-衰退-复兴”4个阶段,提出滨水区生态过程是滨水区动态变化的塑造力,人的行为是评价生态状况和滨水区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研究采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对人与滨水区间的互动行为进行筛选分析,并依据联合国SDG11的相关内容,提出滨水指数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在世界范围内选取长江、黄河、泰晤士河、莱茵河等14个典型流域进行试算研究。最后研究提出“尺度-过程-功能”三位一体滨水安全生态景观水系构建方法,用以指导滨水区构建和生态修复行为。


报告人

姚    远

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院景观部副主任

生态岸线项目实践与思考

图片

报告介绍了长江葛洲坝库区西陵片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实践与思考。项目旨在保护长江岸线的自然属性,提高防洪能力,同时增强生态性和景观效应。报告指出,场地面临涉水因素、现状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制约,团队通过划分生态屏障区和生态恢复区,将岸线分为四个区域并分区进行生态修复,采用生态基质、生态框等处理手段实现岸线的安全性和生态性提升。项目实施后,长江岸线得到了复绿,江豚等指标生物也频繁出现,这是宜昌市实施长江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最好例证。这些经验和思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图片

分论坛嘉宾合影


衷心感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感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大力支持与协作配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与分享!感谢大家给予此次活动的关注与支持!


图片

点击查看会议开幕报道



编辑、制作 | 周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