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年会回顾 | 分论坛四:多元协同共创新乡土景观
2023年12月2日,“202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顺利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院联合主办,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北京也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学》期刊共同承办,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协办。
围绕“多学科协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这一主题,12月3日,四个分论坛同期举行。其中,“多元协同共创新乡土景观”分论坛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河北美术学院,以及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古村之友、自然之友·盖娅朴门设计事务所等多所高校和单位的九位专家学者,就景观学研究的新理念、新趋势、新方法与新实践,探讨了多学科协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机遇、新定位与新范式。
论坛主持人
郑昌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报告人
汤 敏
古村之友理事长
从海绵景观到海绵社会——延续乡土文明五脉、激活平民善业
社会组织古村之友致力于在政府、市场、学术之外搭建社会力量平台。稀缺的社会组织视角对保护文化遗产、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尤其对推动相关领域立法、普及社会共识具有独特价值。在乡村振兴建设领域,各种形态的社会组织、自组织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失灵,同时彰显社会公众对家园的热爱。每一处景观建设都应尽可能组织动员群众共建共治,让群众参与公共建设的芳名碑形式蔚然成风,就像汇聚雨水形成海绵景观一样,汇聚起社会力量就近支持社区、家园建设,构成海绵社会;激发景观建设对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社会治理的正面效应;发挥景观的社会功能,成为弘扬美德的有力平台。
报告人
魏 丹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普与自然教育研究中心
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乡村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规划设计与运营
自2019年起,全国自然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广东省作为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坚持以自然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已经初步搭建起了比较完整的自然教育运行体系框架。目前,已经有115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作为自然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示范性载体,其中接近70%的自然教育基地分布在乡村的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并承担起了在乡村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重任。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自然教育功能也已经成为保护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保护地服务公众的重要方式。
报告人
杨言生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
新村民与新社区:乡村运营的模式探讨
乡土中国承载了中国的生态智慧与文化记忆。在城乡融合和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需要思考其作为一个景观体系,生态价值不应被片面理解为视觉上的美感。要将美丽中国建设成果进一步在户外运动、自然研学、社区生活等领域发挥更广义的作用,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团队在一些有条件的乡村探索乡村创新社区的培育。通过针对性的场景打造和活动政策指引,对城市创造型人才形成持续吸引力,让新村民不断进入乡村,形成新老村民共生的关系。作为社区培育途径的乡村运营也应调整目标和过程,识别本土和外部资源,创造匹配的空间,培育社区主体间的交互,让信息和资金流发酵。同时需以跨尺度的思维方式,考虑从单体空间到个别村落到区域连片乡村的整体联动运营,引入青年乡创营造、全域乡村目的地营销等多种形式协作,实现高效创新的乡土中国现代营造。
报告人
张国林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海绵国土实验室负责人
河北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以EOD项目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为EOD项目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环境治理体系为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提供了政策指引,也为后期社会资本作为实施主体参与流域EOD项目做出了重要铺垫。“两山理论”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了转换路径,实现了流域EOD项目的资金平衡方式的创新。EOD是一种实施理念和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生态修复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报告以复合茶园的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项目、徽州区域的实践案例、婺源国际旅居目的地案例、江西省委党校生态教育基地、四川彭州EOD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生态修复、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价值之间的有效实践途径。
报告人
张娅薇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数字化保护信息平台构建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地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整合系统,它包含文化、精神和自然等多重属性。乡村文化景观的多维度整体性保护和促进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面向当前乡村全面振兴的需求,研究团队提出了乡村文化景观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框架设计构想,明确其数据分类体系、功能组织架构及数字化流程,为更好地发挥数字信息平台在未来乡村文化景观统筹保护、协调发展和可持续管理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参考。
报告人
史书菡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讲师
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的结构特征与当代价值
报告人指出传统水文化景观作为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通过水事活动对其所处环境进行改造而产生的景观,其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持续了上千年,作为一个系统概念,集中展现了徽人的生态智慧:以塘、堨、水口为代表的各构成要素相互依存,形成了聚落、农田、河流等景观组分,并适应了盆地、溪谷、山丘等地貌条件,构建了城镇、村落及生产的水安全格局。报告人从水利建设和管理、海绵国土以及遗产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梳理了传统水文化景观的当代价值,并以西溪南为例阐释了传统水文化景观在培育旅游新业态、带动当地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户外运动领域的发展潜力。
报告人
高 健
自然之友·盖娅朴门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人人可参与的自然教育新乡土景观
报告人以童年的乡土记忆开篇,用诗歌诠释了乡土景观对自己的终身影响,指出当代人生存危机和环境困境的根源在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直线型思维方式,并提出要建立起循环式思维,构建动态平衡的社会,倡导“照顾地球、照顾人、分享多余”的永续设计伦理。报告以成都中铁黑龙滩诗里阡陌永续生活示范区为例,深入介绍了盖娅设计如何践行“参与式、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和参与式工作流程,从社区型、校园型、基地型、人才培养四方面用详实生动的实践案例诠释了自然教育新乡土景观,并指出需要运用“参与式”设计的方法,达到公民自然永续教育的目标。
报告人
彭 晓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助理教授
看不见的乡土景观——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知识谱系与应用
全球自然保护地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地方知识作为重要乡土经验在中国自然保护规划和管理中长期未得到重视,也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面临着传承危机。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等方法,结合扎根理论和Nvivo软件编码归纳当地居民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地方知识谱系,发现其包括生存经验、动物隐喻、环境定位及信仰四方面内容。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当地自然和社会文化空间密切相关,随着生计方式的转型面临消失风险。将地方知识应用于自然教育、保护区动态边界划定等领域,将有助于其传承和复兴;应将地方知识等“看不见”的乡土景观更多地纳入未来研究。
报告人
郑昌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从工程设计到社会设计——乡村研究与实践感悟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着承载厚重历史文化遗产与应对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双重挑战,其应对逻辑就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乡村振兴,以及乡土景观保护与更新工作中,如何使乡土景观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引导人们感知本土文化价值,激发不同利益主体的文化认同,是学术界与业界都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报告人首先以“艺术构成”“乡村设计”“无障碍设计”三门课程点题,强调艺术感知、社会感知与个体感知是重要的设计手段;然后以郭亮村乡土景观改造为切入点,用“站在50年后往回看”的眼光重新活化这些废弃的乡土景观,创新性地构建多元文化认同;最后总结“本地主体”“政府主体”“外来主体”“社会主体”的协同是乡村振兴的长效驱动力,地方记忆保护与新乡土工艺研发是文化延续的重要保障,乡村设计正由“工程设计”走向“社会设计”。
分论坛嘉宾合影
衷心感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感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大力支持与协作配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与分享!感谢大家给予此次活动的关注与支持!
编辑、制作 | 高雨婷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