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何为宜居城市

admin 2006-04-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也有了新的追求,“宜居城市”便是最时髦的关键词。   “宜居城市”该是什么样子呢?有些人认为,理想的宜居城市应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也有了新的追求,“宜居城市”便是最时髦的关键词。

  “宜居城市”该是什么样子呢?有些人认为,理想的宜居城市应是一个生态和人文环境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包括住宅设计符合科学要求,没有热岛效应,没有太多玻璃墙产生的光污染,城市的噪声小、绿化好。人文环境是说城市的诚信形象好、社会治安好、文化气息浓,比如有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小书店和能够让人做健身活动的绿化广场,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也有些人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和谐的,绝大多数人感到安全、方便、舒适、美好和幸福。标准有三:一是城市与人的和谐,即“能居”,城市宽容、开放,有城市乐人、人恋城市的良性互动。二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有绿树红花,碧水蓝天,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宜居”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人与人的和谐,城市中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城市是一个大家庭,应当共存共荣。

  著名规划设计大师俞孔坚教授认为,“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具备两大条件。首先是自然条件,城市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空间、充足的生活设施。其次是人文条件,城市的人性化、平民化、人情味、文化味浓、有归属感、觉得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就是自己的家。

  可以说,上述观点基本代表了中国人心目中宜居城市的标准。

  同样,宜居城市问题也是国际专家们密切关注的热点。前不久,在西班牙举办的第九届国际花园城市大赛上,评审会专家对中国官员有这样的提问:你们扩大绿化面积,建设宜居城市,居民们是否支持?居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你们怎样保证普通居民发表自己的意见机会?你们建设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今后维护的资金有保障吗?怎样保证环境的持续进步?你们的城市人口已进入老龄化,年轻人中很多是独生子女,今后的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还能有足够的绿化志愿人员吗?在绿化中你们怎样充分利用本地物种?

  显然,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解,中国人的眼光中充满了美好和谐的理想化色彩,而国际专家们不求尽善尽美,更注重“宜居城市”的建设是否出于居民的自愿,不能超过他们的承载能力,最终使居民得到实惠。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