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COM如何凭借“三张地图”助力广州天河CBD城市治理?
本文以《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纲要》总体规划为实例,聚焦以城市公共领域微更新为主的城市整体提升行动。为应对本次城市治理行动中的挑战,AECOM建立了“顶层设计-提升策略-行动实施”三个阶段的系统性工作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目标导向的“五度价值体系”、城市治理的“三张城市公共领域地图”、“影响力-复杂度二维矩阵”筛选下的示范项目等规划手法。在此过程中,规划团队同时扮演了专业咨询顾问、公众参与活动组织者、沟通平台搭建者、改造项目落地推动者等多种角色。《行动纲要》已于2019年通过审议并法定化,一系列行动项目也自2020年开始分批实施;已实施的项目不仅成功推动了广州市的区域治理工作,也为同类型大都市核心建成区的空间品质提升与城市治理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城市公共领域微更新驱动的整体提升行动
——《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纲要》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Urban Governance
in Public Realm Driven by Micro Regeneration Actions:
Master Planning of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Initiative
for Tian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Guangzhou
1项目背景及挑战
历经近20年的发展建设后,天河CBD从2010年开始逐步进入城市精细化品质管理与运营阶段[1]。逐渐出现服务设施不完善、公共空间管理规则相互冲突等问题;同时,广州市政府也在为提高其城市能级与影响力开展“全面提升”行动[1]。基于这些现实问题与政策背景,市政府委托AECOM编制《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纲要》总体规划(后文简称《行动纲要》),希望针对生态景观、综合交通、城市形象、招商推介、文化氛围、公共服务六大城市治理议题,借助城市公共领域微更新,在综合平衡多方利益的前提下,提出能促进社会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创新模式。
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规模庞大、问题多样;2)参与主体多、权属复杂;3)项目时间跨度长、机制存在不确定性的挑战。
▼《行动纲要》工作范围,其中重点研究区域珠江新城占地面积为6.44km2。 © AECOM
2系统性的工作路径
规划团队建立了一个清晰、系统的工作路径来引导不同利益相关者了解各自角色,有助于个人参与行动、实现个人诉求。该工作路径包括了顶层设计、提升策略和行动实施三个工作阶段。
▼《行动纲要》系统性工作路径 © AECOM
3规划过程
3.1 顶层设计阶段:提炼目标导向的“五度价值体系”
在多方利益相关者间达成发展共识是项目的首要任务。规划团队发现,地域人文特质(如花城广场和珠江水岸等城市休憩空间、具备岭南①传统建筑风貌和生活气息的古老村落)才是天河CBD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次,通过对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一流CBD建设经验的分析与总结,规划团队发现边界模糊的城市生活圈和社交圈、出行体验的提升,是CBD能够持续吸引人才的关键举措[2]~[5]。
基于此,规划团队提出以“绽放岭南新活力的未来之城”作为天河CBD的设计目标,并建立了以此为导向的“五度价值体系”:
1)社区的温度:以社区作为驱动共融发展的基本单元,展现广州的人文特色,在城市生活中营造互助分享的交流氛围;
2)多元的活力:打造集商务行政、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旅游观光、高品质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央活力区,催生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提升综合效益;
3)流畅的节奏:在保障CBD高效畅达的交通出行体验的同时,完善社区尺度的慢行系统和社交空间;
4)愉悦的感受:针对广州亚热带气候条件制定细致的环境设计指南,创造促进健康生活的城市环境和富有现代岭南特色的感观体验;
5)人本的关怀:引入创新的科技应用和管理机制,为多元使用人群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
3.2 提升策略阶段:驱动城市治理的三张“城市公共领域地图”
规划团队通过“痛点问题梳理-潜力空间识别-行动项目落位”三个实施步骤,绘制了三张驱动城市治理的“城市公共领域地图”。
第一张地图:城市公共领域痛点地图
(1)生成城市公共领域人流热力图
规划团队借助公共兴趣点(POI)设施、绿地广场、交通站点、人流热点等分布情况大数据,利用叠图法生成了天河CBD一个月内的人流热力图。此外,利用空间句法对POI数据与城市路网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步行抵达这些区域的出行效率。
▼热力图显示,天河CBD内的“城市中轴”与“城市水岸”等核心城市公共领域与人流活动热点分布并不完全匹配。 © AECOM
(2)与媒体、公众共同完成现场调研与问题识别
规划团队联合《南方都市报》,以其旗下的社区周报《CBD TIMES》作为活动组织、宣传与报道的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公众参与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规划中来。通过整理“CBD自由讲”活动收集到的807份意见书,识别出30个重点问题,并在《CBD TIMES》线上平台发起投票。
▼通过“城市实验”活动,设计师与视障人士进行了线下实地踏勘;同时,《CBD TIMES》作为公众参与的媒体平台,以周报的形式持续对各类项目公众参与活动进行报道、宣传。 © 《南方都市报》
(3)生成城市公共领域痛点地图
根据“全人、全图、全时”(使用人群、场地范围及使用时间全覆盖)的现状调研方法共总结出14个类别超过100个现状问题,并通过分类编号的方式形成以珠江新城为主要分布范围的城市公共领域痛点地图。
▼针对珠江新城的城市公共领域痛点地图 © AECOM
第二张地图:城市公共领域潜力地图
(1)天河CBD城市公共领域的再定义与分类
规划团队特别提出“将办公楼宇、商场、酒店的POPS(私有公共空间)向民众开放”的城市公共领域微更新理念,在城市公共领域潜力地图中划分了绿地水系、广场、街道、公共建筑、POPS这五大空间类型。
▼天河CBD公共建筑与POPS提升改造再定义与分类 © AECOM
(2)城市公共领域提升策略
针对问题分布最集中的4个代表性公共空间—花城广场、四大公建、珠江公园、兴盛路—规划团队提出了四大公共领域拓展与总体效益提升策略:
1)打通花城广场和周边楼宇的立体连接,整合现有零散广场,优化绿地和水系布局,将现状观赏性绿地改造为户外活动空间,提高中轴的识别度和使用弹性;
2)开放以四大公建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底层空间,同时对公建外部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
3)拆除珠江公园围墙,增设公园与其临近水体猎德涌的连通路径,提升绿地及水体的可达性;
4)改造串联花城广场与珠江公园的兴盛路,通过共享街道理念的植入创造更多邻里交流场所。
结合上述策略,最终形成城市公共领域潜力地图。
▼珠江新城的城市公共领域潜力地图;珠江新城6.44km2范围内的城市公共领域面积占比自48%大幅提升至66%。 © AECOM
第三张地图:城市公共领域行动地图
规划团队根据城市公共领域潜力地图与相应的提升策略,首先针对珠江新城制定了243个行动项目,并形成可分阶段实施的近、中、远期整体行动项目库。
▼基于五度价值体系与现状问题,最终获得的针对243个行动项目的核心价值、提升策略与引导指标,既回应了本项目的设计目标,也指导了后续项目的落地实施。 © AECOM
为了将243个行动项目所对应的空间区位和所属类型可视化,同时确保项目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形成联动,规划团队制定了整体行动项目库的行动地图—“天河珠链”,其呈现了一个由这些城市公共领域微更新项目构成的城市空间网络实施蓝图。
▼243个行动项目所对应的空间区位和所属维度 © AECOM
3.3 行动实施阶段:5个近期行动计划
考虑到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以及资金与资源的有限性,规划团队通过设计“影响力-复杂度二维矩阵”,对优先实施的项目进行筛选。根据这一矩阵,规划团队对243个行动项目进行了量化评估,筛选出16个优先实施的示范性项目,并归纳为5个近期行动计划。
▼猎德水岸计划中“猎德涌滨水空间活力提升项目”改造效果的对比示意 © AECOM
4项目价值
4.1 设计方多元角色的搭建
在“顶层设计-提升策略-行动实施”这三个阶段中,除了作为专业的咨询顾问外,规划团队还扮演了公众参与活动组织者、沟通平台搭建者、改造项目落地推动者等多元角色。
4.2 《行动纲要》与项目库的法定化
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根据2019年11月第三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纪要,同意将《行动纲要》作为指导天河CBD开展全方位提升工作的指南,这标志着广州成为中国率先将《行动纲要》法定化的示范城市。
4.3 《行动纲要》推动行动项目的实施落地
《行动纲要》已于2020年分批实施,其中已实施的项目与推动的计划带动了城市活动的兴起,强化了天河CBD的城市品牌形象。
▼多样化的城市品牌活动 © AECOM
5结语
规划团队在天河CBD的实践中与广州市政府共同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区域治理行动,探索解决当下城市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寻找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未来,期待城市管理者、运营者、使用者的声音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完整呈现,城市也能随之源源不断地绽放新的生命力。
注释
① “岭南”指的是中国华南区域范围,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所组成的三省二区。
项目信息
项目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
项目面积:20km2
项目委托: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规划设计: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首席规划师:刘泓志
设计团队:许怀群、林俊逸、吴琨、钟茵、朱军、孙唯、陈安卓、张薇、滕腾、陆广辉、陈怡萍、伦佩珊、刘雅琪、周国欣、潭斯慧、朱湘鸿、潘启超、林丹薇、苏舜匡、曾舜怡、吴懿青、俞侃皎、张丹华
合作团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南方都市报》、广州高力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PARTY New York视觉设计工作室
规划时间:2017年
所获奖项:香港城市设计协会“2019规划与概念类首奖”、美国建筑师协会香港分会“2019城市设计大奖”
部分参考文献
[1] Du, J. (2017, November 2). Eight ac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ity. Guangzhou focuses on building a 15-minute community life circle. People’s Daily Online. Retrieved from house.people.com.cn/n1/2017/1102/c164220-29621907.html
[2] Behörde für Stadtentwicklung und Umwelt. (2014). Green, inclusive, growing city by the water: Perspectives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Hambur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afencity.com/en/overview/hafencity-the-genesis-of-an-idea.html
[3] King's Cross Central Team. (n.d.). King’s Cross Central Urban Design Stat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kingscross.co.uk/the-story-so-far%3famp
[4] National Parks Board. (2009, May). Conserving Our Biodiversity: Singapore 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parks.gov.sg/-/media/nparks-real-content/biodiversity/national-plan/singapore_2009-nbsap_updated-may-2019_national-targets.pdf
[5] Ding, C., & Xie, X. (2010).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BD development. Urban Studies, 17(10), 72-82. doi:10.3969/j.issn.1006-3862.2010.10.014
[6] Sadik-Khan, J., & Solomonow, S. (2017). Streetfight: Handbook for an Urban Revolution. London, England: Penguin Books.
参考引用 / Source:
Xu, H., Lin, J., Zhu, J., & Chen, A. (2020).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Urban Governance in Public Realm Driven by Micro Regeneration Actions: Master Planning of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Initiative for Tian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Guangzho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8(5), 130-147.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40020
编辑 | 冉玲于
翻译 | 肖杰 冉玲于 田乐
制作 | 刘欣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