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杜昀:文明与和谐的态度VS暴力与冲突的技术

admin 2014-11-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杜昀先生主要表述了三个态度,阐述内心与自然的平衡。第一点;残旧的包容,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旧建筑,保留一些可识别的区域。第二点,静与散——静心与敬畏。设计师不应过于自信、依靠技术,要包容自然的生态条件,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第三点,简与简——减少与简单。当代社会追求奢华与大气,缺少了意境的追求与思考。

毕路德合伙人杜昀
 

  杜昀先生主要表述了三个态度,阐述内心与自然的平衡。第一点;残旧的包容,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旧建筑,保留一些可识别的区域。第二点,静与散——静心与敬畏。设计师不应过于自信、依靠技术,要包容自然的生态条件,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第三点,简与简——减少与简单。当代社会追求奢华与大气,缺少了意境的追求与思考。

  像成熟的思想比年轻更胜一筹一样,经过时间沉积的事物往往胜于新的事物。不以量取胜,而能够灵活运用和体会现有物品的智慧,也许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快乐。从这些事物中感受到"快乐",其实是一种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正是我们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思考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也就是讲究事物的背景和因事物而产生的情感,去感受眼睛看不到的那部分。也许那就是随着年龄增长才能够明白的闲适。

  我们想达到的景观场景如同王维的诗一样,单纯,安静,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堆砌的辞藻。同时,这种单纯与安静又不仅仅在书写田园与山水,它也是我们和观者心里的风景。像诗人一样,我们想用完全平静的方法,进入宇宙真正的内在世界,而产生绝对平静的心情。这样,晩照,秋山,飞鸟,夕岚就从自然状态变成了主观情绪。我们经营的不是山水,而是自己的心情。

  在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提升到超越纯粹具象再现的层次。比如董其昌的山水画,在任何传统中国鉴赏家眼里都可找到丰富的人文价值。中国人从文字到诗词寻找到了一种“符号”化的方式,这种符号经反复重复后(甚至在每次重复时都被适当强化赋予新的层次),终于变成了需要长期训练才能理解的复杂含意模式,“意境”也由此而产生。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