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新刊出炉|2020年第3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城市韧性”

景观设计学 2020-09-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本期期望探讨受自然启发、由自然支持并利用自然的解决方案,如何能够帮助实现气候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水韧性,同时在更加广泛的自然健康设计、自然教育、不同尺度的空间治理及生态修复等领域,为城市规划者、设计师提供跨专业的思考视角及应用参考。

《景观设计学》

2020年第3期

045|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城市韧性

Nature-Based Solutions and

Urban Resilience



主编寄语|论文|观点与评论|主题实践|探索与过程


微信图片_20200910195022.jpg


7月以来,我国江西、安徽、湖北等地遭遇由强降雨引发的内涝、山洪等严重灾害,受灾群众已逾千万。与此同时,南亚多个国家也正经历着季风性洪水的考验。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开始了与洪水的相伴相生,世界各地的“治水”工程也由来已久。但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加剧了沿海与沿河水患,让“治水”之路愈发曲折。

自2008年以来,世界银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及欧盟等组织相继提出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相关的提案并不断完善其定义,以期通过保护、可持续利用和修复自然的或被改变的生态系统,在应对严峻的社会挑战的同时,为人类提供福祉、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期期望探讨受自然启发、由自然支持并利用自然的解决方案,如何能够帮助实现气候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水韧性,同时在更加广泛的自然健康设计、自然教育、不同尺度的空间治理及生态修复等领域,为城市规划者、设计师提供跨专业的思考视角及应用参考。



01

高技术与低技术、拥抱地方知识


2020年1月,雅加达爆发严重洪水,近50万居民流离失所。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当地政府早于2014年起便开始了与荷兰政府的合作,决定将“堤坝”(dyke)概念应用到雅加达海岸线的规划设计上。然而,这些融合了高科技的造价高昂的硬化措施,不仅可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资源枯竭和具有灾害防御功能的生态系统的缺失等问题,还可能使城市变得更加脆弱。


《基于本土主义的设计》一文提出,原始的自然海岸环境反而比堤坝等防御措施更具韧性,城市发展可以摒弃典型的西方模式,不以同质化的高科技手段来取代本土多样性,转而将本土农业遗产景观拓展为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具备延展性、丰产性和韧性的解决方案与技术措施,即基于传统生态知识的基础设施(Lo–TEK)。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转变对传统农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固有认知——从凌驾其上走向共生


探索一1.jpg

位于雅加达潮间带陆地的一种洪水适应策略——“稻鱼共生系统”(sawah tambak) © Christa Moreau


探索一2.jpg

不同稻田养鱼区在物种间的平衡共生关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 Julia Watson, Berke Yazicioglu



02

顺水而为



在高技术与低技术的博弈之中,“顺水而为”(forged by floods)的理念也更多地为人们所接纳。


《顺水而为:武汉长江主轴滨水公园》一文认为,近几十年来,依靠工程技术的巨大进步,人们在上游修筑堤坝、加高堤防,降低了毁灭性洪水事件的风险,提高了滨水地区的安全性。但气候变化却不断以更为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挑战着“工程加固即可高枕无忧”的观念。持续的洪水事件表明,长江是不可“驯服”的,因此应当采取更多与自然协作的新策略,而非与之对抗。基于以上理念,Sasaki团队针对武汉江滩公园现状问题,重新构想了滨江地带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突出了武汉颇具标志性的江岸工业遗产,通过全新的设计空间保障了人们与自然江水互动的安全性。


sasaki 1.jpg

与长江共生的理念早已根植于武汉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即使洪水泛滥,人们仍然时常前往河岸,享受水中嬉游的时光 © ImagineChina


sasaki.jpg

场地复杂的现状条件被有序融合到5个关键功能分区中,而综合的设计工具则为不同条件下的挑战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 © Sasaki



《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区域海平面上升应对策略》一文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及海平面上升等导致农业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系统和生产能力,继而采用“源-途径-受体-影响”框架构建农业区域脆弱性评估模型及基于ArcGIS平台定量化评估了未来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对研究区域潜在的淹没风险、经济损失及其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区域的现状条件,着重分析了农业区域在防御性、适应性和迁移性三种应对策略下的差异、利弊及相应的景观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



夏宇.jpg

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区域三种应对策略 © 陈崇贤,夏宇,杨潇豪



03

公众参与的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武汉项目中,市民驱动式参与在设计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团队发现,只有当市民对如何塑造城市拥有发言权时,设计才能更好地回应实际终端用户的梦想和愿望。而市民的力量不只有助于设计的优化,更可能在洪水事件中帮助当地政府更好地了解灾害情况,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以大众为主体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多视角制图》一文介绍了名为“印度尼西亚灾害地图”(PetaBencana.id)的免费在线平台,该平台可供居民和应急管理人员实时绘制洪水地图,为洪水响应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过去,雅加达居民通过频发的洪水事件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观测策略,但包括河道渠化在内的众多防洪项目改变了城市洪水的自然发生方式,让居民赖以识别环境状况的指标随之失效。因此,任何平台——包括更加广泛意义的设计干预——都脱离不了对一系列社会和经济约束、现有技术及体系、权力制度和河流生态过程的考量。在开发韧性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需厘清人、环境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复杂关系


探索二.jpg

2020年1月雅加达洪水期间PetaBencana.id平台的地图截屏。居民通过平台提交了实时照片,帮助生成洪水报告,对当地情况进行共享。通过信息共享,人们提高了对洪水威胁的认识,这大大有助于减少灾害风险。© PetaBencana.id; License: CC BY 4.0


在《运用社交媒体探索基于自然解决方案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感知》一文中,大众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同样为湿地公园的设计与规划提供了参考。当前大多数关于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都集中在技术层面,很少针对公众感知展开;亦缺乏公众对湿地公园感知方面的研究,因而文章探究了大量来自社交媒体(即新浪微博)的基于时间和地理粒度的数据,对微博文本进行语义分析,以了解公众如何感知广州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结果能够帮助更好地管理湿地公园等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项目,使其进一步满足公众期望。

微信图片_20200910195651.jpg

广州市不同湿地公园中人们感知到的生态系统服务词云分析 © 翟雪竹,Eckart Lange



04

敬畏自然



一旦人们对自然失去敬畏,束缚了自然的手脚,以“硬化”代替“韧性”,便会大大降低自然的自我消纳能力,越发难以应对灾害。


《两种文明的斗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一文指出了河流工程化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巨大破坏力,而保护自然和基于自然来解决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环境问题(包括河湖污染、土壤毒化、栖息地消失等),将是一条布满荆棘却也充满希望的光明之路,更会是保证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许是中国可以为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


主编寄语.jpg

在云南省大理市苍山双鸳溪工程实施之前,这里还是一条自由流淌的、具有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拥有丰富乡土物种的美丽溪流(左图)。而后却遭遇硬化和渠化,被九道水泥坝拦截开来(右图),生态韧性大大降低。© 奚志农


《赣江“S湾”活水岸公园:自然驱动的河流景观生态修复实践》一文聚焦江西省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S湾’活水岸公园”规划,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遥感地图与水位数据,分析了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并将其与历史上的主要河道整治与开发利用活动进行对应,结合水沙运动规律,初步厘清了场地河流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而提出基于自然的设计方案: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利用河流的自然发育规律做功,复育被破坏的河流沙洲栖息地,同时根据场地自然条件划分公园功能区,营造引人入胜的滨水体验


swa 1.jpg人工干预河流事件与河流形态演变对照图谱 © SWA, Google Earth


SWA 2.jpg

多样化的岸线类型 © SWA


05

自然与健康



在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城市绿地作为一种NBS,在促进人类健康、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及缓解热岛效应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


《实现设计目标——如何打造有益健康的城市绿地》一文指出,城市绿地是改善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抓手,但仅仅通过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未必就能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要想达到改善人类健康、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目的,就必须理解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的城市绿地干预措施。因而,将研究证据纳入设计阶段,进而推动实现设计目标就尤为重要。出于这一考虑,哥本哈根大学自然、健康与设计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设计、应用并验证一种基于循证康复景观设计(EBHDL)的流程模型。该模型也已在纳卡地亚®(Nacadia®)疗愈花园(建于2011年)、欧拓维亚®(Octovia®)健康森林(建于2014年)及其他在建项目中予以应用。


Ulrika.jpg

以纳卡地亚疗愈花园®为例,展示了EBHDL模型对所选取证据进行处理的4个步骤 © Ulrika K. Stigsdotter,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ulrika 2-1.jpg

纳卡地亚®疗愈花园中设有小湖,通过汀步可到达一座湖中小岛 © Ulrik Sidenius



《以栖息地修复为导向的湿地公园设计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青华湿地为例》聚焦于栖息地修复,基于多年实践过程,总结出了包含目标物种选择及目标设定、生境类型设计及空间布局、地形营造、水位设计、植物群落构建、低干预的景观设计和预留自然做功空间等7个步骤的湿地公园设计方法,探讨了景观设计师如何能将生态学原理转化为景观设计语言。由于待修复的湿地往往是生态退化型湿地,因而修复目标可以场地的历史资料或周边的健康湿地案例为参照。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在短期内完全修复到历史或自然状态,可以先建立一个具备自然系统要素的过渡生态系统,再通过自然演替逐渐修复至近自然的状态




张莉.jpg


青华湿地中的典型鸟类栖息地 © 中设设计集团 


另一项基于实证的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索了城市绿地在缓解热岛效应中的功效。《小尺度公园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基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实证研究》一文以江苏省南京市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为例,指出城市化快速发展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而城市绿地能够发挥重要的微气候调节功能。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随着社区公园缓冲带距离的增加,降温强度逐渐减弱,降温范围多在0~180m;面积、形状、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影响公园降温强度的重要因素;高核建筑密度的社区公园降温强度更佳;社区公园形状趋于圆形或正方形时,降温效果显著等。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面,建议在高建筑密度区域合理规划小尺度的公园绿地,精细化的存量设计与管理有助于发挥城市区域的最佳生态效益,能更好地缓解局部热岛效应

肖逸.jpg



研究利用SPSS 24.0计算了5个社区公园的形状特征因子与降温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降温强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面积(AREA)和紧凑度指数(CI)均显著正相关。© 肖逸



06

当代种植设计



放眼历史长河,人们对于“自然”的思考从未停止。从传统园艺到众多当代项目,无一不呈现出对自然的丰富想象。


《生态还是自然主义:关于当代种植设计的简要回顾和一些思考》一文简要回溯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自然”观念的转变,以及不同的“自然”观念衍生出了多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植物生长能够直观地展现自然过程,同时向公众普及植物群落所具有的诸如减少地表径流、增加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绩效。人类活动及其建造的环境都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全球范围内许多传统农业实践都创造并维护了动态的系统和群落,以确保生产性和生物多样性。此外,这些人造的生态系统可以极具象征性,并拥有重要的文化内涵。“我们所见所感的自然,都是被(文化)教化引导的所见及所感。”


蔡哲铭.jpg

七月和冬季的长木花园(Longwood Garden)草甸。拉里·韦纳(Larry Weaner)的种植设计方法不是把鲜活的植物排布成静态的图案,而是通过设计创造动态的植物群落,在景观管理的干预下,这些群落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衍变。© Taro Zheming Cai,Jing Li


《立体生态景观的适应性重构——山地城市河流护岸草本植物群落生态种植》一文探讨了生态种植在抵御复杂多变的气候与城市水文过程中的作用。植物群落是为山地城市河岸景观提供固岸护岸、泥沙拦截、水体净化、生态缓冲、生物多样性保育及景观美化等复合生态功能的重要载体。研究基于重庆市九龙外滩河流护岸的修复实践,提出了以顺应水文特征的分带分段优化种植和多层拟自然野花草甸配置为主体的河岸草本植物群落生态种植技术框架。

袁嘉 1.jpg


顺应水文特征的分段优化种植模式图 © 袁嘉,陈炼,罗嘉琪,张冠雄,游奉溢




袁嘉.jpg

阔叶野花草甸带景观2019年(左图)与2020年(右图)的对比 © 袁嘉,陈炼,罗嘉琪,张冠雄,游奉溢


NBS需要经历长久的实施才能对相应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进行评估,而难以预估的成效及迅猛变化的气候等因素也增加了NBS的投资风险,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模式亦亟待探讨。由于篇幅及时间限制,本期内容未能覆盖全面。未来,《景观设计学》还将持续关注与NBS相关的各类议题,欢迎更多研究、从业人员及读者参与讨论!

特别感谢学术召集人余兆武(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助理教授)对本期的贡献




目录


 主编寄语 

两种文明的斗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俞孔坚


 论文 

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区域海平面上升应对策略 陈崇贤,夏宇,杨潇豪

小尺度公园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基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实证研究 / 肖逸,戴斯竹,赵兵

立体生态景观的适应性重构——山地城市河流护岸草本植物群落生态种植 / 袁嘉,陈炼,罗嘉琪,张冠雄,游奉溢

运用社交媒体探索基于自然解决方案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感知 / 翟雪竹,Eckart LANGE


 观点与评论 

实现设计目标——如何打造有益健康的城市绿地 / Ulrika K. STIGSDOTTER, Ulrik SIDENIUS

以栖息地修复为导向的湿地公园设计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青华湿地为例 / 张莉,张杰龙

生态还是自然主义:关于当代种植设计的简要回顾和一些思考 / 蔡哲铭


 主题实践 

赣江“S湾”活水岸公园:自然驱动的河流景观生态修复实践 / 张楚晗

顺水而为:武汉长江主轴滨水公园 / Michael GROVE,张韬


 探索与过程 

拥抱本土和地方知识,增强社会生态韧性 / 陆小璇

基于本土主义的设计 / Julia WATSON,Avery ROBERTSON,Félix DE ROSEN

以大众为主体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多视角制图 / Nashin MAHTANI,Tomas HOLDERNESS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