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景观规划类综合奖:太阳照常升起——唤醒知青记忆的山村空间重构设计 | LA先锋奖
-
项目名称:太阳照常升起:唤醒知青记忆的山村空间重构设计
-
项目地点:北京
2020LA先锋奖 LAF071 获奖作品评审图
获奖作品信息
作品题目:太阳照常升起——唤醒知青记忆的山村空间重构设计
参赛作者:杜泽琰
指导教师:刘洋
毕业院校:太原工业学院
规划合理完整保护历史建筑,改造景观,增添配套设施,将知青文化、历史遗迹、自然生态与城市格局完美结合成为本方案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调研所规划的区段,查询资料,合理保护完善原有的景观基底,介入艺术的设计手段,引导人们在环境中的体验和感知,满足人们科普、学习、认知、实践等各方面的需求,规划设计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
——2020LA先锋奖评审人评语 / 孔祥伟,观筑景观设计 首席设计师
选题包含了独特的知青文化和黄土山林的特点,强调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尺度合理,图纸表达清晰且有感染力,但在设计目标和设计成果的一致性稍有欠缺。
——2020LA先锋奖评审人评语 / 吴 昊 ,瓦地设计 总经理
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
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杜家山是有着深厚知青文化资源的山村,曾被誉为中国知青第一村,但如今的杜家山早已衰落,针对杜家山村的村落保护与设计具有很强现实意义。通过知青文化的融入,建设杜家山村,通过休闲农业带动,发挥当地农业产业优势,从以单一的种植结构模式,调整成为休闲旅游带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规划合理完整保护历史建筑,改造景观,增添配套设施,将知青文化、历史遗迹、自然生态与城市格局完美结合。
项目背景
设计项目基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杜家山村。该村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知青文化资源,拥有最早的下乡插队知青点,涌现当时全国著名的知青人物蔡立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曾经红及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知青第一村。知青上山下乡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持续到80年代初年,前后大致经历了27年时间。榆次杜家山知青在插队伊始立志要建设贫困荒芜的杜家山,在农村施展拳脚大有作为,造田、植树、修坝,使杜家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更迭,知青插队下乡已成为过去,杜家山村的建设工作早已在知青返程中戛然而止,现在的杜家山村早已衰落。为了留住插队知青这一独特的文化记忆,继承杜家山知青改造农村的宏大志向,推动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针对杜家山村的村落保护与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项目背景
现存问题
水域生态
人为建坝断水,出现季节性断流情况,生物圈不完善。
人群与基地关系
昔日中国知青第一村杜家山村沦为“荒村”。
农业格局
可耕地范围小,产量低。
人口变迁
周边原住村落逐渐搬离。
▲存在问题
发展条件
项目区位
规划地块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河村与杜家山,以及两村间的津水河沿途景观。涉及到生态环境治理、油松林保护区、知青村遗址、西河村田园综合体、旅游规划等规划设计方面。
客源
一级客源(以山西晋中市、太原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为主体客源市场,辐射其他周边城市);二级客源(以北京、西安、郑州、济南等为主体市场,辐射华北平原、环渤海、陕北以及西北地区等客源市场);三级客源(以二级客源带动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吸引更多客源市场)。
资源整合
围绕人、文、地、景、产,结合原居民与后续人流量需求,培育乡村振兴意识;乡村传统文化秩序、商品经济等冲击、使得重建生产力,人文更新、秩序更新;地理位置优越,地性资源气条件良好,使得山村魅力保育发扬;生态环境与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重构,使得生活环境永续发展;乡村经济集体经营,根据各项资源创造重生,推动第二产业发展(文创包装、体验项目、线上线下产业链)。
▲ 发展条件
总体规划理念
以核心引领,多极附和,实现全局旅游。以西河村、杜家山为核心实现田园乐购、艺术社区、知青民宿、松林绿道的多层级互动发展。以津水河为脉,水、山路串联各级核心,实现多功能旅游空间格局的符合。观光、休闲、度假综合产业全域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升级。并提出“2+1+4”乡村振兴战略:两大核心(知青文化西河村、知青遗址杜家山)一带一路(山水景观带、乡村致富路);四项复兴(乡村文化复兴、生态环境复兴、乡村产业复兴、乡村建筑复兴)。
▲规划策略
方案落实
水系与生态修复
山村以及旅游规划区域生态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生活设施与环境关系,可持续发展等等为核心解决各种规划问题。山地现有道路为山林护林消防道,多处有水土流失,山体滑坡问题,结合生态提出解决方案:生态鱼鳞坑。
▲水系与生态修复
建筑空间重构
窑洞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人类居住形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基于适宜居住的层面,在现状农村建筑发展中,必须保留其科学实用,取之已然,易于人类生存的科学理念。利用地形的起伏巧妙地联合各层关系,在空间上整合以往杂乱无序,重构空间,最大力度的发挥其生态优势,在土地利用,排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问题上下功夫。同时为了迎合乡村日常生活以及游客需求,我们增加山西本土建筑形式以及新型夯土建筑。设计过程协同村民共同进行,满足各项需求。
▲建筑空间重构
农业旅游新模式
归乡田园模式结构:模式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下实地分为村民、游客两大部分,村民提供生产与服务,游客群体范围包括:老知青、团建、亲朋、学生、艺术家等等,能够提供:文化学习、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住宿娱乐一体、写生采风、文学艺术创作、等等。线上以app与公众号形式,由村民与投资者运营管理后台市场开发与宣传,使用者可通过网络预订各项需求(有机农场、吃喝住宿、公益林,产品售卖)。五谷农田模式结构:基于当代人们对五谷概念的淡忘,出现五谷不分现象,同时依托乡村旅游这一结缔,开发出一条以五谷为主体的乡村农田体验模式:将农产品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售卖与体验相结合,延伸出第二产业,由第一产业联动第二产业进行。项目有:农田片化承包,农作民俗表演与体验、五谷艺术节、秸秆创作、农作物加工作坊观光与体验等。
▲归乡田园模式
▲五谷农田模式
完善山村旅游体系
以村落为核心,通过点线网的形式链接每一个旅游节点,在保证不破坏山体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构建旅游设施。
▲完善旅游体系
未来预期
以知青文化资源作为杜家山村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开拓农业的观光、文化的传承、生态保护等功能,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展开带有知青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杜家山村打造成一处富有文化历史底蕴、展示知青文化、农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现代村落。
作者
杜泽琰
太原工业学院
2020 LA先锋奖获奖学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