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承寓社区更新:老旧小区的低碳新生活 | 偶木景观
-
项目名称:北京西城区西承寓景观项目
-
项目地点:北京西城区
-
项目规模:2095平方米
-
设计公司:偶木景观 
-
图片来源:李之远
“过时”的老旧小区正在引领城市更新,让最in的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日常

西承寓社区位于北京西城区中心地带,周边分布着众多历史名胜,且毗邻金融街商圈,所在区位兼具文化底蕴与经济活力。这个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居住区,由于长期缺乏规划地自发生长,建筑和景观破损严重,院落内人车动线混乱,公共空间被各种废弃物与设施占道,垃圾和无序生长的植物影响了空间的使用。

▲改造前的社区原貌
借助北京市西城区城市更新的政策契机,西承寓所在的高层住宅塔楼被更新改造为高品质公寓,承接附近金融、高科技行业青年就业者的租住需求。设计师以“低碳、共享的青年居住社区”为目标,实现“老”城区中的“新”生活。


▲更新后社区景观
缝合空间:灵活利用场地
场地内可利用的公共空间仅2000平方米,且小而分散,视觉和使用体验缺乏连续性和丰富性。如何缝合碎片化空间,形成主题统一、居民共享的社区环境,成为了设计团队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
户外空间成为了建筑首层的延伸。模块化的整体设计策略,让各地块与周边建筑产生联系,室内外功能集合延展与功能融合,塑造出一个全方位的年轻人生活场景。

▲设计平面图
由于公共空间有限,改造方案让同一场地承载不同的功能。户外健身区旁的球场可以与健身房合并,开展二手物交换市集、节日派对等大型集体活动。

▲可灵活使用的户外空间
铺装、灯光、植物等景观元素将这些小空间串联为贯通的整体,不仅统一了整个空间的风貌特征,也梳理出了更系统的通行动线。无障碍设施贯穿整个公共空间,体现了社区的包容性。

▲无障碍设施
传承文化:构建场所精神
从西承寓步行15分钟范围内,拥有北京最古老寺院之一的天宁寺、始建于唐玄宗年间的白云观,距离北京九坛八庙之一的月坛不足3公里,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核心地段。
▲西承寓地处北京历史文化核心地段 来源:百度地图
为延续文化氛围,设计团队参考建筑墙体和北京皇家建筑常用色彩,选取了黄色作为社区空间的主色调,形成具有整体性的视觉效果。
▲社区色彩设计
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精心设计的设计符号凸显了文化底蕴。入口处的的穿孔板装饰立面再现了西城区地标,建立社区文化认同,唤起人们对过去的记忆。

▲西承寓文化符号展示
社区共享:维护身心健康
借鉴北京四合院的共享模式,社区中加入了共享体育设施,提供丰富的健身器械,组建“户外健身房”,邀请居民在运动中互相交流。

▲户外健身房
人们可以通过或动或静的互动保持愉悦的社会交往,也能从美丽的园艺花境、共享花园中获得疗愈。即便在夜间,温暖柔和的照明系统也能带来安全和浪漫的出行体验。在会不时遭遇疫情封控的当下,小区里完善的设施设备、明媚的暖黄色调,以及亲近的邻里关系,都能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积累。

▲夜晚照明下的户外交流空间
海绵系统:可持续设计策略
社区内原有的排水系统单一,雨季的积水影响居民出行。设计团队引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路面使用透水铺装,分散在角落中的生态雨水花园(生态溢流池)和下凹绿地吸纳雨水,有效预防北京雨季时的内涝隐患,让雨水滋养绿地,润物无声。

▲改造前单一排水系统

▲社区雨水花园
建筑落水管下方容易产生积水,设计将这些消极空间转化为大小不一的角落绿地,吸收落水浇灌植物,见缝插针地为社区带来更多绿色。
▲雨水花园剖面分析图

▲建筑落水接入绿地效果图
低碳生活:全流程环保体验
推动低碳的生活方式,需要优化整个流程的体验。电动车是一种低碳的交通工具,但近年来发生多起电动车电池燃烧引发的火灾,随意停放的电动车也破坏了居住环境。社区提前规划了独立的智能电动车场,按照使用流程合理安排动线,解决了充电安全问题和避风避雨的需求。


▲智能电动车场效果图
由于垃圾投放点卫生较差,垃圾分类的体验十分不友好。本次更新对垃圾投放点重新设计,使用坚固、美观的材料,上方黄色的西承寓拼音首字母——XCY用马赛克拼接而成,与社区环境相呼应,提醒人们垃圾分类是一件很潮的事情。

▲垃圾投放点
能源设计也是低碳社区更新的核心议题。设计选用了节能光源,并使用反光材料,在降低功率的同时,达到环境光照度和亮度的要求。智能光感应和时控系统进一步优化了照明用电的管理效率。

▲节能照明
创新材料:细微之处显温情
尽管空间有限,西承寓在材料和施工细节上下足了功夫。社区入口的装饰立面用穿孔铝板工艺雕刻出文化地标的图样,表面覆盖透明的无指纹图层,并隐藏了光源,景观层次十分丰富。单元入口的西承寓logo用pvc板制成,漫反射的光源在照明的同时,降低光污染。


▲穿孔铝板装饰立面,和单元入口的pvc照明
户外健身空间的立面用丝网印刷工艺,明亮的色彩和运动主题图案打造出活力十足的运动氛围。电箱覆盖防粘贴布,拒绝街头“小贴纸”。


▲丝网印刷的健身墙,和被防粘贴布保护的电箱
铝方通是室内设计中常在屋顶出现的吊顶材料,在西承寓中却被运用在景观立面上,与建筑立面的传统材料形成对比,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一些偶然的惊喜,是设计师隐藏在项目之中的“彩蛋”。入口处logo采用蓄光涂料,在白天吸收光能,夜晚散发柔和的光线,为下班回家的居民们点亮一盏灯。转角处的路面在下雨时会浮现出涟漪的图案,给居民们带来雨中的意趣。


▲铝方通立面,和社区入口的蓄光涂料logo
当你迈入西承寓,就开启了低碳行动——
骑电动车往返于周边的菜场、超市,在智能充电站充电,不用担心安全隐患;
走出空调房,跟友邻在雨水花园边聊聊趣闻,呼吸新鲜空气;
约邻居一起健身,下楼即到,还可以享受着真切的阳光;
夜晚,走在舒适的暖光里散步,不必担心自己的晚归惊扰他人,灯光会随着你的脚步亮起。
在舒适的生活里,不知不觉地成为低碳先锋,这就是西承寓青年们的隐藏技能!

在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背景下,期待西承寓的经验为老旧小区户外空间改造提供更多思路和可借鉴途径。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北京西城区西承寓景观项目
景观设计:偶木景观
项目规模:2095平方米
主创设计:马继敏
项目组成员:郭嘉程、张家胤、梁磊、董婉婷
摄影:李之远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