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海长安府住宅区景观设计 | 伯立森景观
-
项目名称:西安中海长安府
-
项目地点:陕西西安
-
项目规模:景观设计面积:3688.00㎡
-
设计公司:深圳伯立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委托方:中海地产
-
建成时间:2019年
-
所获奖项:第14届金盘奖西北赛区年度最佳预售楼盘奖
微风拂过,飘来淡淡花香,
随之而来的朗朗读书声,令听者舒放又自由,
不知不觉往辽阔的远方冥游。这就是我所喜欢的“家园”,
心灵于此时舒放,粼粼水波偕日月星辰待客,
人们在时间长河里徜徉,七宝琉璃遍满虚空。
西安,古称长安,
中国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秦咸阳宫、汉未央宫、隋大兴城、
唐大明宫等勾勒出世人的“长安情结”。
中海长安府位于长安大学城,紧邻西北大学,
周围教育设施配套完善,文化氛围浓厚。
钟灵毓秀至长安,各展旗鼓书学府
如何做出符合地域气质的作品?
我们从文化视角切入,打造一座书韵府园,
将文化与尊贵感恰到好处的注入项目中,
在现代住宅与都市生活中,
找回书香门第的生活方式和礼制之道,
是设计着重考虑的命题。
项目结合总体规划及建筑与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
提出意境与功能合一的现代学院景观设计思路。
▲总平面图
▲流线及空间分析
通过对地缘的提炼,
我们从历史上“书”的演化和形态抽象提纯,
以臻简洁,于细节中体现品质,于简练中感受尊雅。
打造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环境。
将历史上四种书的形态——
“书、绢、简、甲”提取元素,
融入景观设计中。
归家礼遇——入口
当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工作,
在落日的余晖中返家,
庄重的大门张开怀抱迎接你入门,
从此,每一次归家,都是一场礼遇。
▲入口空间效果图
示范区入口,映入眼帘的是富有仪式感、层次的入口景墙,从“书页”中化提取元素,呈现出一种平静旷远的书院氛围。这不仅提高了整个入口的纵深感,也以练达的现代语言重新演绎了长安书卷气。
在入口区,我们借鉴古长安城皇家建筑的简洁形态,入口处潺潺水声,细腻灯光勾勒出丰富层次,塑造开阔大气的城市形象界面,缔造府苑入口。
入口镂空对景墙,虚实结合,若有若无,如展开的“简”,于光影下,于竹影间,宛若低声呓语,述说点滴往事。
大门、屏风、景墙等多处细节,无不体现着设计者的极致匠心。
四季更迭——景观连廊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仿佛置身画中,令平淡的生活,
增添了一份别致的趣味。
四方围合中,延续了中国文化次第展开、层层递进的礼序思想,演绎恢弘的纵深感,以雍容气度彰显居住者的身份,喻示了府邸主人在此受到的归家礼遇。
当古老与现代相遇,演化为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飘逸洒脱。一切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对视觉语言的提炼,塑造专属场域,以专属的语言为整个场地注入生动的魂魄。
以自然为画笔,绘制每日不同时刻的宜人画卷,移步异景,一变一幻,皆是韵味。
水天一色——水院
当阳光洒在水面上,
水面波光粼粼,
与景墙遥相呼应,
成就“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水景空间效果图
水院空间,采用大片镜面水景的打造,突出建筑主体,为居民的休闲带来更为丰富的活动场景。
人在园中走,可见游墙环抱中内庭空灵,只见池水倒映天光、竹木述说着幽静,水面上浮漾着点点星光,我从喧嚣中来,感受这一片静谧安宁。
植物与景墙的组合成围合的空间,提升视野的开阔性。水底景观灯带相映相融,自成画境。与池水形成一动一静的完美搭配,宁静亦灵动,增添美感。
回望,“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层叠屋宇,灵秀风景,穿越千年,遇见盛唐。
场地外部空间展示
设计细节展示
以“竹简”为元素演变而来的景墙,在开阔水域与建筑交相辉映下,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甲”是书的一种古老元素之一,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演化为为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飘逸洒脱。强调的是人居环境的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雕塑设计思考
为什么要原创雕塑设计?
我们觉得景观设计扮演的应该是整个项目室外部分的总控角色,同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专业介入较早,能够深刻理解场地的精神,雕塑设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体现的是这里的场所精神、主题。我们不希望仅仅是提供几张雕塑意向图“详见雕塑设计”,而希望再多做一点,未来的景观设计一定是需要去整合各个细分专业。
▲主题雕塑“升华”
施工过程
我们时刻关注项目进展,尽全力使设计成果得到完美呈现。
项目难点
项目难点在于示范区是临时性并于未来商业地块上,项目成本800元/㎡,在整体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从两个方面控制成本:
第一:材料选择——接近零石材,项目地面及池底使用生态石,墙面使用石英砖。
新材料使用率占整体示范区园建面层材料约95%,几乎全面替代常规园区采用的石材做法。工艺上也充分考虑成本及后期复用需要,最大程度的规避了后续返工浪费的情况。
第二:高造价元素重复利用——创新运用了可拆装十字冲孔板,模块组装风动幕墙, 可移动原创的主题雕塑,将来在商业街和大区都可以重复利用。采用工厂模块化加工,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等多项优势。
此举兼顾了效果、成本、二次利用、创新设计等多项要求,真正实现了景观模块化设计理念。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