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彤:第八届高校作品展获奖学生访谈
关于刘彤彤:
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作品:矿区•水链•重生 X002
指导:唐建 林墨飞 霍丹
奖项:地球关怀奖
1、 你从何时开始关注“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在校期间,你还关注的其他设计大赛都有哪些?参加这些展览或竞赛给你的学习和设计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刘彤彤:开始关注是在大二的时候在图书馆翻阅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这本书,同时关注的还有“环艺学年奖作品集”。里面收录的作品很全面很有代表性,很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尤其是里面老师专家的评语弥补不足,引人深思可以让作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2、 请你概述一下你(你们)的作品从选题到设计生成的整个过程的体会和感受,你(你们)有遇到哪些问题,你(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刘彤彤:选题主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大连当地的情况最终选择了鹿港矿区为设计基地,在开始主题思想设计动工之前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并且去了上海的“矿坑花园”等多地实际的成功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和研究怎样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处理手法通过对该矿区的改造让已经失去生机的矿区活过来。整个设计下来发现其实设计不是简单的形式和思想上的规划,想要景观设计存活下来还必须结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法才可以。
3、 你认为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刘彤彤:我认为整个设计中最关键的是怎样让矿区从“死”变为“活”,这里面不仅要考虑到大连当地的气候和地貌,还需要考虑矿区当时的地质情况,因为矿石的开采剥夺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生态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在这片贫瘠的地区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这是最难的。
4、 你的设计解决了什么问题?
刘彤彤:设计主要解决的是怎样为基地“设计”一个生态体系?运用了多种生态技术先是采用客土法提供生物能够存活的基础,同时在大连这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城市为矿区建造一个水系统,通过对雨季大量的雨水收集、贮存和利用,为矿区提供存活的资源,让“设计”在矿区的最初的生态系统能够自己“生长”,让生态系统自己生长成最适合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5、 对于社会问题、城市问题,你有关注哪些?
刘彤彤:当今的经济发发展迅速,城市化现象严重,钢筋混凝土不断地覆盖动植物赖以生长土地,原本生机勃勃的植物不断减少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寄望于刚劲混凝土打磨的仿自然景观。其实最应该考虑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就应该规划好建筑和自然景观的关系,让两者在一种平衡的方式中协调发展,而不是先着重发展一方,再回过头来弥补缺失的不足。
6、 你对景观设计这个职业的期望是什么?
刘彤彤:希望景观设计不仅是个艺术的职业还是个务实的职业,设计师在考虑到设计作品的艺术美观的同时兼顾实用性,不要只具有短期的观赏价值,要让景观成为活的能够生长的设计。
7、 回顾你的大学本科教育,你对你所在学校的教育以及老师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刘彤彤:我们基本上都是拿实际项目做课题,最初开始学习景观时老师就说不要只顾做自己的设计,要多看多学,找到最适合基地的设计,把设计做“活”。我希望以后老师能够让我们接触到更多更出色的设计,让我们更够自己学习,学会自己思考,具有一个景观设计师最基本的学习素质。
8、“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最吸引你参加的地方是什么?你认为“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要办得更有活力、更受欢迎,最应该增加(或减少)什么内容?或者还应该如何改进?
刘彤彤:最吸引我的并不是比赛的结果,是设计中的学习过程和学到的知识以及同学间互相交流心得的享受,还有最后希望看到的老师和专家们对于我作品的评语和指导,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弥补自己的不足。或许可以加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讲坛报告,我相信能够和大师亲密接触对话,取经,交流思想是每个学设计的学生梦寐以求的机会。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