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逸滨:第八届高校作品展获奖学生访谈
关于阙逸滨:
院校:深圳大学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作品:深圳大鹏水贝古村落景观设计 G126
指导:宋鸣笛
奖项:最佳应用奖
1、你从何时开始关注“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在校期间,你还关注的其他设计大赛都有哪些?参加这些展览或竞赛给你的学习和设计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阙逸滨: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景观中国了(2010年),还关注了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等比赛。参加这些比赛可以让自己学习别人好的设计,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了解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的不同的设计思想和了解当下中国设计的大方向。使自己更加清楚的了解中国设计领域,而不是自己个人或地区性的,可以增长自己的视野。
2、请你概述一下你(你们)的作品从选题到设计生成的整个过程的体会和感受,你(你们)有遇到哪些问题,你(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阙逸滨:选题是老师定的,但是从开始着手调研的时候就发生的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带给我很多的反思,对我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原本选择了深圳大鹏镇的一个小村落,但是由于开发的问题,我们去调研的时候已经被拆除,当我看到一堆残砖烂瓦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可惜,我从照片的资料上得知,那是一个环境非常优美自然村,村落与周边的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而现在却是一堆堆残砖烂瓦。我开始反思,在中国为什么会把这么美丽的村落成片的拆除,然后盖一些毫无文化底蕴的商业建筑。我们抱着可惜的心情去找了一个还未被拆除的村落,在大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自然村,然而这样美丽、富有人文气息的村落正在被逐个的拆除。最终我们选择了大鹏的水贝古村,它从建村至今已经400多年历史了。我们想通过对村落的设计改造,提出一种模式,让村落既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能让这个村落继续延续下去的设想。让这些有历史价值的村落可以免受拆除。
3、你认为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阙逸滨:我认为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思路。只有对基地的历史、人文、文化等等充分了解后才能有准确的思路去完成设计,在这期间要做大量的基地调研,对这场地个有感觉了,体会到场地的使用者的心情,才能做好设计。
4、你的设计解决了什么问题?
阙逸滨:在我的设计中尝试着提出一种模式,让这些体量较小的并且有一定的文化沉淀的古村落能够继续存活下去,能够把村落中的文化、景观、人文等结合使他能够延续下去,而不至于被拆除。设计本身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在本案中我是希望能够做一个例子,能让人们知道,这些小体量的村落并不是一味的拆除才能够继续的发展下去,而是要利用我们的知识、智慧让他可以继续的发挥它的光彩。因为这些建筑一旦被拆除后就无法重建了,就算重建的一模一样他还是失去了他本身的光彩,只是一个空壳。所以我在设计中利用了他村落中的元素进行一个再设计,把村落做了一个梳理,并大量的保存了村落本身的建筑。使村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并且结合当地的周边的自然环境设计一个旅游的节点,可以成为城市中的一个绿色、自然、淳朴的城市节点。让村落能够继续绽放他的光彩。
5、对于社会问题、城市问题,你有关注哪些?
阙逸滨:我比较关注当下城市的发展一味的最求“新”的东西,楼的高度、建筑夸张的外形等等。我认为一个座城市若是给人有文化的积淀或者历史的沉淀和底蕴,不能一味的求新。要在一些古建筑中下功夫,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可以触摸得到的东西,若不然几十年以后城市中除了钢筋水泥建筑外再也见不到从前的历史的见证了。包括景观也是,我们必须把中华5000年文明的东西继承下去,要做自己的风格,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
6、你对景观设计这个职业的期望是什么?
阙逸滨:我对景观设计这个职业的期望是在将来中国能成为世界设计强国,让我们的设计也能让别人抄袭,使我们的文化能够吸引他人。使我们的国人以中国设计为荣,而不是Made In China。
7、回顾你的大学本科教育,你对你所在学校的教育以及老师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阙逸滨:我认为大学的教育不单只是对专业的学校,也有很多别的素质需要学习,就专业而言,我感觉我们学院的理论知识不够强,老师应该增加一部分理论的学习。但总体而言大学的学习还是很好的,对人的改变还是很大。
8、“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最吸引你参加的地方是什么?你认为“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要办得更有活力、更受欢迎,最应该增加(或减少)什么内容?或者还应该如何改进?
阙逸滨:我认为这个比赛最吸引我的是组织了全国大多数高校参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景观设计未来的人才都在参加这个比赛,也可以看出将来景观设计的方向。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