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纺织品、土壤与公地,让一座废弃工厂获得新生

景观设计学 2022-12-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本项目尝试从阿尔巴尼亚纺织品中提取体现人们身份认同感、记忆和声音的文化元素,并基于一项覆盖地拉那的多中心空间规划,将其在城市尺度上再现。


注:本文为删减版,不可直接引用,原文中英文全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2019年第3期“多中心治理下的韧性景观”专刊,参考引用格式见文末。点击下载全文请


导读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是一座言论不自由且身份认同感淡漠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相对滞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缺失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那么,景观设计师是否可以通过重构城市公共空间来更好地帮助个人与集体发声?本项目尝试从阿尔巴尼亚纺织品中提取体现人们身份认同感、记忆和声音的文化元素,并基于一项覆盖地拉那的多中心空间规划,将其在城市尺度上再现。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的自由景观

Freescape of Tirana, Albania


 图片

威廉·鲍姆加德纳 William BAUMGARDNER

景观设计师、规划师




失去“声音”的城市


地拉那三面环山,是一个人口约80万的高密度城市(图1),却长期面临着高质量公共空间缺失的问题。位于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广场在2018年才由比利时51N4E设计事务所翻新,并于2018年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图2)。此外,地拉那目前仍缺少公交枢纽站和火车接驳站,且直到最近才开设了第一个地下停车场。其公共空间设计似乎在有意限制公众集会和大众娱乐,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表达。由此可见,地拉那的确是一座言论不自由的城市,几乎无人敢于在这里公开发表个人意见。在这一背景下,景观设计可以作为沟通与表达的媒介,解放和重构城市公民个人与集体的潜力。


图片
图1: 从达捷特山向西南方眺望地拉那致密的城市肌理。


图片
图2: 近期翻新的斯坎德培广场作为一处新的公共空间,为城市中心再次注入了活力。



振兴公共空间的多次努力


在20世纪,阿尔巴尼亚政府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政治调控以实现支柱产业的显著增长和生产的自给自足[1],包括建立大批封闭式工厂,但公共空间和公众自由也因此遭到限制。1992年,在民主政治制度的鼓舞下,地拉那开始尝试投资城市美化工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前任市长埃迪·拉马发起的住宅小区外立面彩绘工程[2],但随着时间流逝,其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已将要消耗殆尽(图3)。


图片
图3:埃迪·拉玛发起的外立面彩绘工程中绘制的图案如今已经开始暗淡、磨蚀,但它们曾试图为市民带来希望和欢乐。


现任市长埃里昂·维利亚吉当选后,也计划在市中心开展一系列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工程,以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供给,即便如此,地拉那公共空间的人均占有面积仍仅有2m2,远低于7m2的欧盟平均水平,使用率也较低(图6)。

2017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应约对意大利米兰斯坦法诺·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领导制定的“地拉那2030”城市总体规划作进一步细化。这版制定于2016年的规划以建筑开发及导则制定为主要内容,但对于整体公共空间及景观的关注不足:其提出新建一项环绕城市的实体绿化工程——“轨道森林”,并将减轻中心区发展压力、促进“多中心”分散式增长作为核心目标;这些新中心大多是后工业遗址,但该规划并未充分认识到对其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将面临的挑战。

本研究项目旨在回应上述问题,指出地拉那应当采取什么方法、在哪些方面对公共空间进行再投资,并选取总体规划指定的第一个中心——坎比纳特(Kombinat)厂区作为研究对象。


图片
图4:地拉那绝大部分公共空间由于疏于维护而难以使用。



改造策略:纺织品、土壤、公地


坎比纳特(在阿尔巴尼亚语中意为“联合”)厂区位于地拉那市区边缘与外围山区的交界处,原为一处废弃的纺织厂,建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反映了那一时期阿尔巴尼亚典型的自给自足生产生活方式。然而,1992年的政变不仅摧毁了坎比纳特厂区,更使整个阿尔巴尼亚陷入动荡,工厂及其周边区域逐步成为非正式社区的聚集地。由于这里基础设施落后、大量建筑与设施年久失修,部分居民不得不依靠私接水管与电线维持生活(图5)。此外,坎比纳特厂区内还有一座维护不善的废弃火电厂,其遗留的粉煤灰渣已经渗入并污染了土壤。


图片
图5:坎比纳特厂区遗址仍在逐年破败,并成为流动人口的聚居地。场地内逐渐繁茂起来的草木则缓慢修复着被污染的土壤。


对地拉那而言,土壤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和地方兴衰的见证,因此,对受污染的土壤与场地进行修复与改造便成为了其复兴之路的第一步。唯有如此,坎比纳特厂区、城市中的其他中心,以及整座城市才有望改写自身命运,从而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为使坎比纳特厂区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地拉那居民提供工作机会,设计团队设想在这里建立一处多功能社区(图6)。“地拉那2030”总体规划为该区域赋予了居住、办公和商业空间多种功能。目前,地拉那有超过30%的18~34岁青年没有工作;作为阿尔巴尼亚的主要城市,地拉那虽然拥有大量的年轻人口,却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将他们留住。如果能将坎比纳特厂区成功塑造为一处基础设施完善的居住空间、一个孕育初创企业与青年文化的摇篮,便有望为地拉那市带来更多的创意活力、更高的连通性,以及新的城市记忆。在该项目中,团队试图重构“纺织品”的概念——它不再是坎比纳特厂生产的商品,而是一个连接体:通过将纺织图案拉伸至三维空间,其可以作为建筑和景观形态,以及对人口和各类发展驱动因素进行布局的参考(图7,8)。


图片
图6:本设计方案旨在将坎比纳特厂区打造成活跃的创新与生活枢纽,并使其与地拉那市中心以及“轨道森林”连接起来。


图片
图7:将复杂的纺织品图案分解为各种单体元素以代表人、座椅、种植池等。


图片
图8:将纺织品图案融合与重组为新的形式,不仅为文化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也揭示了一种研究单体元素群聚过程的新视角。


项目将坎比纳特厂区的中心广场—加里波第广场作为设计的切入点。时至今日,工人们和社区居民都是先乘公交或步行到这里,再进入工厂。设计方案将这一公共空间打造为一处绿树成荫的社区集会场所,并遍植茂密的绿色植物用于净化土壤。与广场相接的大道被改造成一种新型林荫道,其两侧设有专用的自行车道、落座区和日常社交活动空间(图9),可被视为街区向道路的延伸,约占一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使原本的三车道变为双车道。这种新型道路可以从坎比纳特厂区一直延伸至市中心。


图片
图9:新型街道拥有自行车道和小型活动空间,以及可以提高树荫覆盖率并修复土壤的种植区。


穿过广场旁的加里波第大门,便来到了集住房、公地和工厂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区。为了给原本的非正式居民和新居民提供住处,设计团队规划了一系列复合用途的多户集合住宅群,可供800人使用。原有厂房被部分拆除,以提升步行便利性,并留出更多空间用于环境修复与美化;保留下来的厂房则被改造成规模不一的创客空间、企业孵化器及多种必需的城市便利设施,为年轻人提供在本地长期发展的条件,以将他们留在地拉那。如此一来,整个工厂区被转化为居民社交空间。

公地是衔接这些新空间的桥梁(图10),其原本是一处工厂遗址,在本设计方案中用于集中修复环境。设计将部分区域挖开并修建为下沉空间,可供人们亲近土地,感受城市历史;挖出的土壤可用于塑造新的微地形,并栽植丰富的绿色植物来固定和净化土壤;此外,旧火电厂剩下的砖块可以制成石笼,用来辅助塑造和加固地形。在改造其他区域时,粉碎的砖块还可以用作混凝土或其他永久工程建设的新地基。


图片
图10:公地被改造为一处可根据社区需求的动态变化而灵活调整用途的空间,同时也成为坎比纳特厂区的主要公共场所之一。


最后,通过林荫小径可到达社区农场。这里矗立着昔日火电厂的残迹(图11),构筑物仍在逐年不断倒塌。因此,设计方案计划将这些残余建筑拆除,空出土地供社区居民进行农业种植与自主管理,如种植向日葵和苜蓿幼苗来修复土壤,或通过种树将社区农场与“轨道森林”相连。贯穿场地的自行车道可将地拉那市区、坎比纳特厂区与“轨道森林”无缝衔接。

总体而言,上述每处场地的设计都为环境、社交和文化修复创造了条件。随着地拉那的政治历史翻开新的篇章,坎比纳特厂区也将重新成为城市的繁荣中心之一。新建的自行车和机动车交通基础设施使该地区不再是与外界隔绝的孤岛。


图片
图11:火电厂的遗迹被改造为社区农场,并成为连接坎比纳特厂区与“轨道森林”的门户。



结语


在研究地拉那的城市肌理时,设计团队将城市中的每个人视为“纺织者”,是他们将建筑、基础设施、景观等元素编织在一起,使整座城市成为一幅更加恢弘的图景。另一方面,这种肌理或图景也是千人千解的,每个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利用城市空间——这些不同的方式通过聚集与规模化,形成了更大的认同与感知网络。身为“纺织者”的居民们在建成环境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记忆,发出自己的声音, 并将之传达给家人、朋友和同事。在记忆、行为和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城市的活力也得以复苏。

通过多中心改造,城市也在进行自我重构;但发掘与再现每处场地的独特历史仍然至关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唤醒埋藏在建筑、自然环境和人们心中的记忆。正如在地拉那享誉数百年的纺织品中,每一针每一线都有其意义,它们共同织就了恢弘精美的图案;缺失了其中任何一个主要元素,都可能使编织肌理变形、磨损或碎裂。记忆对城市及其居民的影响也是如此,因而成为了景观设计可以借助的关键力量。通过解锁记忆并重构割裂的城市空间,一种开放的公共空间便形成了——在这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致谢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安妮塔·贝里兹巴提亚教授作为作者导师,为文中研究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建议,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 Schmitz. A., Kennedy, P. L., & Schmitz, T. G. (Eds.). (2016). Food security in a food abundant world: An

individual country perspective (First ed., Frontiers of Economics and Globalization; Volume 16). Bingley: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 Bakallbashi, G., Mitro, E., & Gjinali, E. (2010). Tirana, Beyond Color. In G. Doherty (Ed.), New Geographies

3: Urbanisms of Color (pp. 18-19). Cambridg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参考引用 / Source:

Baumgardner, W. (2019). Freescape of Tirana, Albani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7(3), 136-145.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50002 


翻译 | 李慧彦、王胤瑜    制作 | 王胤瑜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