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万科如何做海绵城市?20年经验分享

景观设计学 2020-07-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1999年,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成立,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2001年,开始践行低影响开发理念,先后在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深圳万科东海岸、天津万科城等项目开展雨水渗透、雨水收集和利用、水质保障及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在透水地面、屋顶花园、溪流冲沟、人工湿地、湿地植物、水质保障等多技术应用、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方面积累了经验。

▲2002 梅林万科建研中心

▲2003 深圳万科东海岸

▲2004 天津万科东丽湖


2006年住建部发布第一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其中对于雨水综合规划、非传统水源利用、节水灌溉等指标为依据,不但将前期积累的成果在众多的绿色建筑项目中进行因地制宜地推广,而且在雨水收集、雨水下渗、水质保障工艺以及景观融合等方面增加了创新的研发实践;其中的代表项目包括:深圳万科城四期、成都万科五龙山以及万科集团东莞建研基地等。


▲2008 深圳万科城四期

▲2010 成都万科五龙山

▲2011 万科集团东莞建研基地


海绵城市既是对自然与土地的尊重、对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关切,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2015年,深圳万科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倡导,选择云城项目进行海绵城市研发和实践。


▲2015深圳万科云城


深圳万科云城项目雨水承接面多为硬质界面:建筑屋面面积大,地面绿地面积小,开发节奏快、城市高密度、业态复杂、硬质地面大;并且可借鉴的行业海绵案例很少,提出可以规模实践的海绵城市系统解决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

基于低影响开发、绿色建筑相关的水环境系统的创新实践,云城海绵城市创新研发主要从因地制宜、卓越目标、产品化思维、类型化技术措施、施工及落地等层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实践;历时5年,从设计到落地并不断修正,形成了高强度开发的海绵城市解决策略。


策略一:可落地·海绵场景化

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对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面源污染等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建设方需要综合项目条件、成本、风险、技术储备等找到一个各合作方能够通力完成的技术解决方案,能最终满足项目的效益及效果诉求;其中,海绵“颜值”是一个关键点。

海绵场景,是一个汇水分区的海绵方案设计,是基于对场地系统分析的整体设计,全面体现建筑功能、丰富景观颜值与海绵技术的融合度。



海绵场景化通过与美感结合的形态设计策略,将美感与生态功能相结合,满足场地不同人群多种生活场景的需求;目前形成的场景系统包括平面屋顶、坡面屋顶、堆坡绿地、儿童活动场地、街道、人行道、车行道、大草地、湖体等在内的近20个场景,成为了深圳万科海绵城市1.0产品体系的重要构成。


海绵场景一:大草地



汇集周边的屋面、平台、台阶、硬质铺装的雨水,通过台阶旁的绿植消能,通过台阶下凹草地内的湿地植物净化,最终进入下凹草坪消纳,较高水位的雨水通过溢水管排出。



海绵场景二:街道



硬质铺装面积较大的商业街道,结合绿化带做下沉式雨水花园,采用耐水湿兼具观赏与净化功能的植物,并完善科普标识系统,起到孩童及市民自然科普教育的作用。



海绵场景三:坡面屋顶



有高差且需要上人、覆土层薄的条件下,用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做地被,通过反梁结构与覆土高度设计形成下凹空间进行源头削减产流,并结合开放空间的使用需要,地面格栅架空处理,使雨天行走不湿鞋。



策略二:可参与·人文海绵

新颖的开放式海绵场景,为社区人群扩充了体验空间,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产生联系;西里的大草地,摇身一变举办音乐节零距离接触海绵,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城市环境承载着全部街区与城市公区的生活。海绵城市应该走进公众视野,通过更为简易、科普化的方式解读环境,成为最美好的环境教育。除了政府、专家、科研院校等参与之外,万科云城的海绵城市运营中还特别关注了与儿童教育的结合;希望海绵城市走进人的心中,将自然教育融入到公共环境,让人们更好了解海绵城市、了解水环境。



解说系统与活动相结合,十多个海绵场景均贴心设置了场地解说系统,将海绵带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让更多人认识、熟悉海绵城市;也让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2017年至今,万科云城已接待了上百批次的国家及省市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学者、行业专业人士考察、交流、评审、评估万科云城海绵城市研发与实践。



策略三:可持续·海绵后评估

为了论证海绵的效果、海绵构造内部的变化以及不断探索可能的创新海绵,从项目海绵建成之初,万都时代从观察、检测、实验三个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整体性评估。


观察

项目运行后,对各海绵场景雨水下渗速度、土壤渗透率进行监测。


2018年4月24日 11:00

2018年4月25日 10:42

2019年5月28日 13:07

2019年5月29日 12:52▲大草地:2018、2019年各一场大雨监控对比,雨水24小时内渗空。


检测

真正地了解海绵及评估海绵,还需要对土壤下渗、植物及土壤配比对于雨水下渗的影响、下凹绿地及雨水花园的生态特性等通过检测试验进行研究,包括:不同海绵设施下渗速率研究、植物根系对土壤下渗速度的影响、土壤配比对下渗速度的影响以及土壤肥力、PH值及渗透效果指标的持续跟踪。



实验

以万都时代庭院作为基地,做了两个版本的海绵城市系统方案实验:

第一版海绵庭院设计理念是以水为脉络,以场地雨水径流流线,结合庭院景观构成形式,采用断接、砾石地面、下凹绿地、生态水系、雨水利用等工法、工艺来实现海绵汇集、分散、下渗、净化及利用的全过程场景;经过近一年观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到85%以上,并且结合空调冷凝水及饮水机反冲洗废水收集完全实现庭院的绿化浇灌。



第二版海绵庭院主要是通过改造原有下凹绿地,不局限于粗放自然常规的海绵种植品种策略,结合改良的土壤配比以及工法结构,提高雨水花园的渗透效果的同时实现海绵景观形式的突破,打造一个能满足高端住宅定位的花境海绵场景;同时通过利用生态水系汇集的非传统水源的节水灌溉系统改造,实现能感知降雨的节水灌溉。


导出图片Tue Jul 21 2020 10_06_52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jpg



策略四:可推广·深圳万科海绵城市1.0体系

海绵城市景观化设计及应用研究贯穿云城项目开发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海绵城市1.0体系,是一种全过程指导海绵城市实施可落地、可参与、可持续、可推广的模式,由场景系统、工法图集、材料库、植物库以及管理动作等构成;其中,创新研发的多种景观+海绵一体化场景,为高颜值海绵城市的落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经过实践检验的工法图集、材料库、植物库为海绵施工树立了严谨的指导规范;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实现了海绵建设的全程指导、监督以及效果监控、工法实验、实地检测管理保障海绵的迭代可持续实施。



目前深万海绵城市产品体系成果已规模应用到深圳万科居住、商办、街道及公园类项目,并且还在不断创新提升:持续挖掘海绵对于人的舒适体验、对于环境的生态调节等的价值。

深圳万科云城最终将高品质海绵城市建设落地,成就效益与品质兼具的精品项目,获得了行业的认可:课题成果《海绵城市景观化设计及应用研究》通过深圳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并获得2019年海绵城市建设优秀研究成果奖;开发项目万科云城一期公寓、北绿廊A\B地块、南绿廊C\D地块获得深圳市优秀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奖。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2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