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逵:深圳的秘密
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津逵
11月6日-8日,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不同的道路和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在京召开。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全球各地的官、产、学、媒体领域的精英以及社会人士参与了此次会议,共同商讨此次论坛主题——新型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道路。就以下五个议题展开对话与讨论:欧美国家城市化道路的教训与借鉴意义;城市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经验与途径;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发展模式反思;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机制与途径;新型中国城市化建设途径。
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津逵以《城中村:理解深圳未来的关键》为题,首先提出了“深圳为何能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动力的城市”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在深圳悄然发展、深具特色的城中村文化,指出了城中村是如何支撑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其中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李津逵在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发言全部内容:
如果说美国的房价在100年间涨了一百倍,那深圳三十年间涨了三十倍。深圳是非常特殊的城市,我们今天共同探讨一下,深圳这个城市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七年之前,华盛顿还没有人知道这个城市,现在,深圳城市形象广告已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深圳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么有活力?为什么有中国最好的企业?这座城市没有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也没有北京海淀区三分之一的中国两院院士,却贡献了中国将近半数的国际专利,为什么?他有最好的通信公司、生物工程公司、互联网公司、新能源汽车公司等等,为什么?为什么是深圳?
我认为深圳的秘密在城中村,中国有很多城中村,但是深圳的城中村和全国很多的城中村不一样。
首先,深圳的城中村最初是岭南文化的村落,更具体一点就是广东人的村落,广东人的村落和河南人、山东人的村落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发现在深圳的村落历史最久的大概有八百年以上。
广东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广东是一个最传统也最西化的地方。我们发现,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路,西方文明反过来走,这种文化不是广东一省文化,它跨越了中国,跨越了亚洲,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遍布世界的文化。
这样的村庄在中国大陆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的浪潮和运动的时候,居民的反映是什么样呢?1956年全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人民公社的时候,广东人的退社是最强烈的,退社风中,退社的社员全国只有半数出资广东一省,1984年取消的时候,分田到户的时候,就在那一夜深圳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他们说我们要组成一个集体股份制,集体股份制就是把大家的土地集合起来,大家分股不分田,这种股份制广东人已经实施了三十年。把土地集中起来,农民和政府的谈判中就有议价能力了。全中国的征地拆迁补房安置,华东华中的人说,拆迁之后户均三套房。在广东不是这样,是人均一栋楼。为什么同样的国土的整地的法律在华南和华北华中有这么大的区别?就是因为传统不一样,广东人是组织起来的。
城中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特区建设,城市化的大潮来了,当政府在征地建设一个新特区的时候,深圳是三天盖一层楼的时候,组织起来的农民就会把他们的家乡重新装点,把村庄进行切割,每一个男丁获得一个宅基地卖出去,福建、广东、香港、深圳其他地方的人都到这里买地盖私宅。
城中村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土地集体所有,其实就是几十年前的家族所有,因为每一个自然村基本是一个姓氏一个祠堂。土地是自己的,公共服务由自己提供,而不是政府提供。清洁卫生自己打扫,治安是自己雇佣的保安队负责。
城中村经过了新中国二十年的停滞,从1980年解散了人民公社之后,中国的农民得到自由之后,不愿意在村里饿死,于是开始向城市里涌,从80年到现在突破了55%,这个过程中城市拿什么东西接纳他们?难道他们能够等待政府安排公租房吗?深圳的城中村已经为了迎接这些年轻人,从全中国来的各地年轻人,特别是一下班走在街上川流不息的年轻人,整个城中村变成了最好的承租房。三层楼之后变成了七层楼,现在有的城中村的楼房已经变成了十几层。就是在这样低成本生活中走出了深圳众多的企业家,深圳的艺术家、发明家,深圳的创客绝大部分都是从城中村走出来的。因为这个地方是低成本生活区。
城中村的规模非常惊人,我们估算了一下,如果由政府来建这样的规模的承租房,需要35年才能建成,如果等着政府来建,产业早就转移到越南了。城中村不仅有惊人的规模,也有罕见的密度,最高密度居住人口可以达到每平方公里23万人的居住密度。这是罕见落脚城市的景象。
深圳的城中村就是这样,是所有来深圳的人梦开始的地方,梦想有一天能够走出城中村。我们从城中村能不能看到深圳的未来呢?深圳的城中村告诉我们,这个城市将持续保持活力。无数年轻人组织起来,办一些公益的慈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找到城市中间合法结社的途径。大家要做老乡会很难,做一个工资维权的组织很难,但是上街做好事总是可以,于是在深圳看到很多草根的义工组织,可以通过城中村里看到深圳产业转型的步伐。
欢迎到深圳,欢迎到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