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发言致辞
admin
2015-11-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曾经和自然有着和谐的关系,几千年来在土地上建设着自己的乐园,但就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这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环境恶化、社会公正受到破坏、中国人的社会文化身份缺失。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
11月6日-8日,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不同的道路和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在京召开。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全球各地的官、产、学、媒体领域的精英以及社会人士参与了此次会议,共同商讨此次论坛主题——新型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道路。就以下五个议题展开对话与讨论:欧美国家城市化道路的教训与借鉴意义;城市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经验与途径;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发展模式反思;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机制与途径;新型中国城市化建设途径。
俞孔坚在开幕致辞中说,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曾经和自然有着和谐的关系,几千年来在土地上建设着自己的乐园,但就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这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环境恶化、社会公正受到破坏、中国人的社会文化身份缺失。因此,我们必须要追寻一种新型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让人们重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因此,我们举办了“新型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道路”专题论坛,聚集来自国内外的一流学者、建筑师、规划师和城镇化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帮助中国探索一个理想的新型城镇化方案,实现中国梦。
以下是俞孔坚在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发言全部内容:
尊贵的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道路。在过去两千年以来,可能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农民都非常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希望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希望与自然天人合一,和中国道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毛泽东为我们勾画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改变了五十万人们的生活。人们有了新的梦想,希望有自己的土地,同时所有人能均等享有我们发展的成果。这当然是非常理想的共产主义的梦想,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概是这样的。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加速了经济发展,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我们见证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城镇化,随着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是我们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城镇化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朝,大量的人从农村迁向城市,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大概三十年,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城市的一分子。结果其实并不尽如人意。我只是简单的指出三点:首先是环境资源紧张,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三分之二的中国城市都面临着干旱、水旱这样的问题。大面积水体在消失,水资源遭受到污染,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侵害。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下去,并且和我们的环境共生存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我们曾经承诺说我们要有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但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社会面临着很多很多的挑战。
第三点,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导致我们文化身份的缺失,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有着很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老百姓过上望山看水的生活,希望人们再一次在城市里能够看见自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梦,就是新型城镇化,一种新型的城市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今天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我们非常荣幸请到国际上非常著名的社会学家、景观设计学家、城镇化专家来帮助我们,共同探讨中国如何走向这样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帮助中国像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然后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我非常荣幸能够主持这个会议,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发言嘉宾:
Thomas Campanella于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康奈尔大学获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他是一位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建成环境的历史学家,现任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不同社会环境背景下的文化-空间关系,致力于探讨多种机构、个人和社会力量对世界各地城市景观的塑造。康帕内拉教授不仅研究美国问题,对后毛泽东时代飞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也开展了研究和著述。他还担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李津逵,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2000年创办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经营研究中心,任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城市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他还担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高级会员、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城市思想者研修计划首席学监、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副会长、以及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是深圳发展协会的一名研究专家,他的关注点是城市中的一些郊区,不太发达的一些地区,可以说是城市里的村庄,如何在城市里的村庄生存下去,并且会谈到一些相关的社会话题。
Roberto Bannura, 2007年加入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建筑事务所,2010年起任北京地区总监,负责北京地区项目,尤其是设计管理,包括协调、竞赛和展览事务,团队管理,以及与斯蒂文•霍尔和纽约团队在设计事务上保持联络。他会讲到和天津相关的一个生态城市的相关情况。
象伟宁,象伟宁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景观与城市规划、城市与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分析、评价以及空间决策和规划支持系统。二十余年间, 主持由包括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部门资助的近40项研究课题。
John R.Logan 是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社会学、种族和民族、移民、家庭以及政治社会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中国的社会变革,主要关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混合政治经济体制的过渡如何对个体、家庭和社区产生的影响。1999年,他最终在安德鲁梅隆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城市研究网络,鼓励更多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并加强该领域学者间的联系。最近,他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Robin Visser她是哥伦比亚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研究系主任。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中国文学、视觉文化、城市研究和环境研究等。她2010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包围农村:后社会主义城市美学》,分析了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城市绘画、小说、电影、艺术和文化研究。
隋殿志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学教授、社会与行为科学杰出教授,地理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灾害、农业和公共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兴趣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与建模及其在社会经济与环境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科学理论问题、城市地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社会中的新兴地理学等等。近年来其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开源城市设计与规划、时空融合、志愿者地理信息以及众包地理知识产品。隋殿志博士的研究还涵盖地球空间技术的运用引发的一系列法律与道德问题。
杨经文博士是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设计师之一,以其标志性的大胆创新的绿色建筑设计杰作而享誉业内,并在建筑生态学、生物系统特性方面具有4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他是最早为超高层建筑物破坏环境的传统印象提出解决方案的建筑师,追求为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好融合提供解决方案,尤其是通过设计来模拟生态系统。其名为“生物气候设计”的被动式低能耗设计方法最为出名,该概念被许多国家接受。他的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项目从马来西亚和东南亚扩展到伦敦、新加坡、科威特、加拿大、土耳其、中国、卡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200多个建筑项目。
John Kaliski 198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是一位知名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师和作家。研究成果广泛发布于Harpers、《设计书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ARCA, Cite, Log, FORM等杂志上,并合著有《日常都市主义》。他在多所大学教授历史、理论和设计课程,其中包括美国南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波莫纳分校、休斯顿大学、密西根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罗斯金公共事务学院。
Gareth Doherty曾在多个地方任教,包括伦敦建筑协会,Aarhus建筑学校,Aalborg大学,荷兰鹿特丹的Berlage学院,伦敦的Kingston大学,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昆士兰科技大学,墨尔本的RMIT大学以及谢菲尔德大学。他参与的著作《生态都市主义》(哈佛设计学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主编)于2010年出版,这本书深入阐述了城市化与艺术、环境、政府、公共健康、社会、技术、生态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生态都市主义的理论内涵和应用。多尔蒂教授是《新地理》期刊的创始人之一,也是2011年出版的《新地理3:色彩的都市主义》的主编。这部作品获得格雷姆美术高等研究基金会的资助,其中探讨了身份、性别、权利以及通过颜色进行的空间设计等议题。
Stephen Ervin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计算机资源系主任,景观设计系讲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设计、计算、媒体和技术,特别在景观建模,可视化及CAD, GIS集成、算法设计和新兴的地理设计技术和实践等方面有突出成果。斯蒂芬•欧文教授于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获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为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FASLA)。
Mark Turpel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前总规划师。
Stephen Passmore 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学院,获可持续城市化领域硕士学位。他目前担任生态封存信托基金(Ecological Sequestration Trust)的城市模拟平台总监,负责在线平台Resilience.io的开发与布署。Resilience.io是一个开源、基于云的综合平台,用可视格式将卫星、地球观测数据与关于政府、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开放数据结合,用于可视化和预测,从而促使人们制定更好的低碳城市规划、投资和发展决策。他是建筑改造、智能电表和可持续能源系统方面的专家。
John Keith Zacharias 长期关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化过程及相关社会问题,包括行为与环境设计,城市慢性交通,步行环境动态,建成环境中的环境偏好,与研究相结合。他为学生开设行为与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开发和高级城市实验研究(Advanced Urban Laboratory)等课程,他创建的步行行为模拟实验室已经11年。近年来,他的最新研究领域与中国城市密切相关,主要关注城市中心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混合利用等方向,以深圳、广州和天津为例,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为上述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成果。
俞孔坚在开幕致辞中说,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曾经和自然有着和谐的关系,几千年来在土地上建设着自己的乐园,但就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这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环境恶化、社会公正受到破坏、中国人的社会文化身份缺失。因此,我们必须要追寻一种新型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让人们重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因此,我们举办了“新型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道路”专题论坛,聚集来自国内外的一流学者、建筑师、规划师和城镇化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帮助中国探索一个理想的新型城镇化方案,实现中国梦。
以下是俞孔坚在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发言全部内容:
尊贵的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道路。在过去两千年以来,可能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农民都非常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希望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希望与自然天人合一,和中国道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毛泽东为我们勾画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改变了五十万人们的生活。人们有了新的梦想,希望有自己的土地,同时所有人能均等享有我们发展的成果。这当然是非常理想的共产主义的梦想,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概是这样的。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加速了经济发展,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我们见证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城镇化,随着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是我们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城镇化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朝,大量的人从农村迁向城市,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大概三十年,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城市的一分子。结果其实并不尽如人意。我只是简单的指出三点:首先是环境资源紧张,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三分之二的中国城市都面临着干旱、水旱这样的问题。大面积水体在消失,水资源遭受到污染,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侵害。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下去,并且和我们的环境共生存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我们曾经承诺说我们要有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但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社会面临着很多很多的挑战。
第三点,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导致我们文化身份的缺失,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有着很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老百姓过上望山看水的生活,希望人们再一次在城市里能够看见自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梦,就是新型城镇化,一种新型的城市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今天北京论坛(2015)新型城镇化专题论坛,我们非常荣幸请到国际上非常著名的社会学家、景观设计学家、城镇化专家来帮助我们,共同探讨中国如何走向这样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帮助中国像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然后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我非常荣幸能够主持这个会议,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发言嘉宾:
Thomas Campanella于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康奈尔大学获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他是一位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建成环境的历史学家,现任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不同社会环境背景下的文化-空间关系,致力于探讨多种机构、个人和社会力量对世界各地城市景观的塑造。康帕内拉教授不仅研究美国问题,对后毛泽东时代飞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也开展了研究和著述。他还担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李津逵,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2000年创办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经营研究中心,任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城市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他还担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高级会员、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城市思想者研修计划首席学监、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副会长、以及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是深圳发展协会的一名研究专家,他的关注点是城市中的一些郊区,不太发达的一些地区,可以说是城市里的村庄,如何在城市里的村庄生存下去,并且会谈到一些相关的社会话题。
Roberto Bannura, 2007年加入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建筑事务所,2010年起任北京地区总监,负责北京地区项目,尤其是设计管理,包括协调、竞赛和展览事务,团队管理,以及与斯蒂文•霍尔和纽约团队在设计事务上保持联络。他会讲到和天津相关的一个生态城市的相关情况。
象伟宁,象伟宁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景观与城市规划、城市与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分析、评价以及空间决策和规划支持系统。二十余年间, 主持由包括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部门资助的近40项研究课题。
John R.Logan 是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社会学、种族和民族、移民、家庭以及政治社会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中国的社会变革,主要关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混合政治经济体制的过渡如何对个体、家庭和社区产生的影响。1999年,他最终在安德鲁梅隆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城市研究网络,鼓励更多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并加强该领域学者间的联系。最近,他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Robin Visser她是哥伦比亚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研究系主任。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中国文学、视觉文化、城市研究和环境研究等。她2010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包围农村:后社会主义城市美学》,分析了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城市绘画、小说、电影、艺术和文化研究。
隋殿志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学教授、社会与行为科学杰出教授,地理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灾害、农业和公共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兴趣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与建模及其在社会经济与环境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科学理论问题、城市地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社会中的新兴地理学等等。近年来其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开源城市设计与规划、时空融合、志愿者地理信息以及众包地理知识产品。隋殿志博士的研究还涵盖地球空间技术的运用引发的一系列法律与道德问题。
杨经文博士是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设计师之一,以其标志性的大胆创新的绿色建筑设计杰作而享誉业内,并在建筑生态学、生物系统特性方面具有4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他是最早为超高层建筑物破坏环境的传统印象提出解决方案的建筑师,追求为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好融合提供解决方案,尤其是通过设计来模拟生态系统。其名为“生物气候设计”的被动式低能耗设计方法最为出名,该概念被许多国家接受。他的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项目从马来西亚和东南亚扩展到伦敦、新加坡、科威特、加拿大、土耳其、中国、卡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200多个建筑项目。
John Kaliski 198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是一位知名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师和作家。研究成果广泛发布于Harpers、《设计书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ARCA, Cite, Log, FORM等杂志上,并合著有《日常都市主义》。他在多所大学教授历史、理论和设计课程,其中包括美国南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波莫纳分校、休斯顿大学、密西根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罗斯金公共事务学院。
Gareth Doherty曾在多个地方任教,包括伦敦建筑协会,Aarhus建筑学校,Aalborg大学,荷兰鹿特丹的Berlage学院,伦敦的Kingston大学,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昆士兰科技大学,墨尔本的RMIT大学以及谢菲尔德大学。他参与的著作《生态都市主义》(哈佛设计学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主编)于2010年出版,这本书深入阐述了城市化与艺术、环境、政府、公共健康、社会、技术、生态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生态都市主义的理论内涵和应用。多尔蒂教授是《新地理》期刊的创始人之一,也是2011年出版的《新地理3:色彩的都市主义》的主编。这部作品获得格雷姆美术高等研究基金会的资助,其中探讨了身份、性别、权利以及通过颜色进行的空间设计等议题。
Stephen Ervin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计算机资源系主任,景观设计系讲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设计、计算、媒体和技术,特别在景观建模,可视化及CAD, GIS集成、算法设计和新兴的地理设计技术和实践等方面有突出成果。斯蒂芬•欧文教授于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获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为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FASLA)。
Mark Turpel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前总规划师。
Stephen Passmore 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学院,获可持续城市化领域硕士学位。他目前担任生态封存信托基金(Ecological Sequestration Trust)的城市模拟平台总监,负责在线平台Resilience.io的开发与布署。Resilience.io是一个开源、基于云的综合平台,用可视格式将卫星、地球观测数据与关于政府、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开放数据结合,用于可视化和预测,从而促使人们制定更好的低碳城市规划、投资和发展决策。他是建筑改造、智能电表和可持续能源系统方面的专家。
John Keith Zacharias 长期关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化过程及相关社会问题,包括行为与环境设计,城市慢性交通,步行环境动态,建成环境中的环境偏好,与研究相结合。他为学生开设行为与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开发和高级城市实验研究(Advanced Urban Laboratory)等课程,他创建的步行行为模拟实验室已经11年。近年来,他的最新研究领域与中国城市密切相关,主要关注城市中心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混合利用等方向,以深圳、广州和天津为例,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为上述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成果。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