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国:“弹性城市”2012年度论坛
安建国/ Jianguo AN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与法国尼姆美术学院兼职教师、法国DPLG注册设计师]
演讲主题:中国现代景观教育侧重方向
今天的发言我想从教育的角度来谈一下,刚才嘉宾们有很多的案例已经谈到了城市的问题,谈到了整个规划未来的问题。那么我今天抛出三个论点,第一个论点是感知引领设计。感知从何而来,它事实上是对我们模式化教学的一个批判。在我从事教学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的学生都在向老师要一个案例。先学习一下上一届的学生90分的试卷,然后开始做自己的设计,争取得92分。学生们会想尽办法去找各种各样的优秀案例来抄袭,抄袭我们现在已经出版的很多书籍,设计手册,尤其是其中的分析过程。他们首先分析土壤结构,然后分析植物,然后再分析人流、建筑、水文等等。他们感觉分析的越多,似乎就越懂土地。恰恰相反,其实他们什么也不懂。厚厚的设计文本,分析报告,可能会把甲方忽悠得晕头转脑,但是重新回到办公室,他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入手。前期的分析和后期的设计已经完全隔离开来。这就是我抛出的第一个观点——感知引领设计。感知非常简单,我告诉学生,到场地去,不要去想你应该怎么设计,要把你最基本的感觉拿出来,看看这些感觉能不能引领你去发现一些东西。今年9月份我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一个课程,项目地点在平山村。我们前期有调研,我们把它叫成景观设计表达,这个表达是对场地的认识和再表现。有学生跟我说:“安老师这个太难了,城中村,这个楼房丑得不得了,每一栋楼之间的间距只有一米到一米五,根本就没法插脚,并且又臭又阴暗,又压抑,我们怎么设计?”我说:“其实你已经开始设计了,你看你刚才对我说了什么,压抑,很臭,没有安全感现在你就告诉我,你是怎么得到压抑的感觉的,你是怎么闻到了臭味?”这个学生讲:“对,是建筑之间的间距过于挤压,让我们有压抑感,小商贩占据了一些道路,使我们感觉有压抑感。这些气味与垃圾有关。“人们为什么随便乱扔垃圾,这些垃圾都扔在什么地方,这就和人们通行的道路有关。他们住在哪儿,到哪儿去上班?这些是我们前期需要关注的。我说:“你看你已经开始设计了,因为你已经开始去理解场地了,你怎么说你无从下手呢?”前期场地调研,就是应该从感知开始理解场地,开始整理场地调研的思路,而不是非常僵化的进行流程式设计,第一个,要分析城市形态,第二,要分析建筑造型,第三,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分析。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你的汇报顺序第一个一定是你在场地感知过程中,最重要的感觉;其次,你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你将这种感觉重新研究分析,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做设计了?还不行!因为设计师现在已经不能成为主导了。以欧洲为例,在80年代的时候,我们设计师在谈论着一种英雄主义,我希望怎么怎么样,我设计了什么,我改变了什么。你住的这个地方有上千万人,你去改变谁,你有什么资格改变呢?设计师必须要后退。设计师事实上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不论是景观设计、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甚至于是一个雕塑,它提供的都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完成了使用者、社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感知引领设计要求设计师从个体感知的角度去认识场地。同样使用者也有感觉。设计师的调研和感受,不一定正确,必须要由使用者的感受来做补充来,然后再论证我们的前期调研是否符合这个场地的需求,是否符合这个场地人们生活习惯。这一幅图事实上是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在一个闲置土地上建设的苗圃,也就是说它可能有20年的建设工期,那么这一部分土地闲置可能大约有10年。我们种上苗圃之后,大家发现上面有很多坑坑洼洼的,这些坑坑洼洼的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它其实是使用者提供的一种暗示。比方说,有一个人今天从东面走到西面来了,他发现今天下雨了,这儿有一个水坑,我过不去了,他就把旁边建筑拆下来的陈砖废瓦拿上一块砖垫在靠水边的地方,从水边绕过去。又有人发现有一个地方可以吃烧烤,又有人会发现这个地方植物长得比较密集,在这儿谈情说爱比较好。你看,使用者对这块地方,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苗圃,已经开始有使用意向。他们从哪儿经过,怎么经过,这是生活。你为什么要在办公室里再给他设计道路?你有什么权利让他从这儿都到那儿?你设计的道路穿过这片低洼地的时候,你知道你要付出的代价吗?要把这个低洼地填平要多少钱,再铺上砖有下陷的危险,又付多少钱,后期的一些维护又需要付多少钱。这就是我讲的第二个观点——关注景观的再创造。
图1
这是在法国里尔火车站上广场的一个雕塑(图1),是日本艺术家的设计。在这个雕塑里边,大家看到有一个人坐在这儿,从另一个角度看,还有一对情人就躺在叶子里边,大家看一看,这是多么生动的作品,对这件作品来说,你认为设计重点是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雕塑,还是这两个情人才是真正的作品呢?是他们的存在,才使这件作品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动感,这件作品才不会死掉,艺术的生命,景观的生命,就在于这种参与。
图2
这一幅图片就很奇怪,其实没有设计。这是一个博物馆入口处的广场(图2),这个广场上的路灯有很多漂亮的小彩色点,这些彩色点其实是门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门票都要换一个颜色。你买了票进了美术馆以后,会给你沾上一个小圆贴,出来以后,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始把这个小圆贴贴在路灯柱上,从此以后,就会有人这样陆陆续续地贴出来。有一次我来到这个广场坐在旁边上,我认认真真地观察,发现有一个走出博物馆的人拿着他的小贴,非常认真的在比量。这个地方已经有一个红色了,他这个贴也是红色,因为是同个颜色所以他换另一个地方。他贴的那么认真,那么感人,这是一个集体创作,如果有一天景观能够让使用者参与进来,才能够真正实现景观的社会性,才能使景观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我要提出的第三个观点是提高基础知识教学的实用性。在法国和中国两个国家进行教学,我发现有很大的差异,法国教学有它的难题,在中国就更加严峻了,尤其是基础课教学。我们需要学习很多的基础知识,水文学、生态学、植物学、大气学、土壤学、消除污染学等等。而教这些基础专业课的老师并不知道景观设计师需要用哪些知识。于是老师们就漫无边际地讲课,可能有70%的时间被浪费掉了,老师需要把课时上满,学生有的时候又不爱听,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东西用不上。在教学上需要我们重新组织基础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设计课教学的联系,那么我鼓励各类院校在进行专业点评的时候,把基础课老师带上,请他们过来。谈到湿地设计的时候,当提到植物的时候,当提到水文的时候,请这些基础课的老师来点评。这些点评有两个预示,一个预示告诉这些基础课老师,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出来;第二个是在变相地告诉基础课老师,你需要重新备课,根据景观设计学专业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所以在教学调整上,不单单是学生要进行思路的调整,在教学组织上对老师的一个授课内容要进行严格的监管。
图3
这一幅图我想给大家看的是中间这一片并没有推掉的草坪,这是法国凡尔赛宫(图3),现在是非常时髦,非常生态的。我们想象着把它剪成一个圆球,如果把它剪成一个方形,才是法国风格,欧洲法国应该是这样,其实我们所想象中的法国风格都已经落伍了,已经是过去了。很多人还在谈论风格,这是法国风格,这是意大利风格。但是景观有风格吗?我们所谈到的风格只是狭隘的景观造型上讲到的风格,你只是从造型的角度去谈论一种风格。但景观如果用风格来代替就过于狭隘。这一幅图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地表改造,中间这一部分并没有修剪到的草坪,有两个作用第一:设计师做了一个下凹式的地表处理以后,雨水会非常自然地汇总在那个地方,草会长得很好,你就不需要浇水了。大自然可以自我繁衍生息,可以自我管理,我们根本不用花费时间和人工费请园丁维护景观。第二:我们现在在城市里已经看不到蝴蝶,蜻蜓这样的昆虫,因为它们要在这些杂草的缝隙当中,杂叶的缝隙当中去产卵,我们错误的把杂草铲平了,它产卵的地方也没了,那自然就会没有蝴蝶。另外,法国,美国,德国,包括中国,它们的思想概念有很大差异,不要用我们的思想去投射别人,用我们的观点去理解别人。中国故宫是皇宫,圆明园、颐和园是皇宫,苏州是贵族待的地方,这些都是为了贵族服务的,狭隘的,为少数人服务的,但是法国凡尔赛宫从17世纪初,路易十四开始建设凡尔赛园林的时候,一直就是向公众开放的。
图4
这棵树(图4)是我8年前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做的一个课题,它倾斜了大约15度。当时课题的名字就是城市里的树,教授们让我们到城市里去找感兴趣的一棵树或者是一排树,去研究研究它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好,我开始研究这棵树,这排树为什么能这么整齐地倾斜15度,我分析了半天,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英吉利海峡的季风,把它吹歪了。这个论点在我进行论证的时候,被否定了。然后我继续分析:由于这条路有机动车通过,地表的这种挤压,使表面的根系萎缩,导致树木倾斜,也被否定了。教授说,像这棵树根系可以达到地下18米,地表的压力不会影响它吸收地下水。后来我又想到是不是由于阳光造成的。是的,的确是由于阳光,教授跟我说,在里尔这一带,夏天也会很热,可以达到35度的高温,那么阳光从南面照下来以后,在100多年前,道路还是土路,并没有汽车的情况下,有很多的地表根系就在这个路的表面,这个时候当地表温度升到25度的时候,植物根系就受不了,植物自动地向太阳的方向倾斜,给自己的树根降温。各位专家、同学,这是对植物的关爱和研究,知道这棵植物叫什么名字,还要知道这棵植物为什么生存,它能够生存在哪儿,这更重要。回顾一下发言中的三个论点,感知、引领设计、关注景观设计的再创造,提高基础知识教学的实用性。
图5
这是我上个月出版的一本书籍叫《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在这本书里边,我对景观设计做了新的定义,我认为景观是以土地为依托,以时间为脉络,以自然自我管理为特征,以使用者的体验为论证依据的现代科学,它研究着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