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子县北高庙水上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项目名称:
-
项目地点:山西省长子县
-
项目规模:28万平米
-
设计公司:天津市北方园林市政工程设计院 
-
施工单位:天津市北方园林市政工程设计院
一.现状分析:
1.区域概况: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丹朱镇北距省会太原258公里。县城东和长治县相连,南与高平市毗邻,西依安泽县,北连屯留县,东北一角同长治市郊区接壤,西南一角与沁水县为界,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人口35万。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长子县城内,南侧紧邻县政府行政办公区,北侧为雍河,西侧为河东村,东侧为农田及部分民房。区域一、二期总占地约为40万平方米。区域北侧地势平坦,前作为玉米,故土壤适合各类绿化种植,南侧有部分冲击地形,最高处达8米,南北两侧由一条自然排洪渠贯穿。基地东部有长子县著名古迹北高庙、吕祖阁及抗日战争烈士纪念塔。
2.自然条件:
长子县属温带、寒温带交界处,中国北方大陆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度适中,但地处黄土高原边界,常年雨量较少。
3.现有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长子县有记载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但据考察和当地流传,长子县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有种种历史文化线索,故从尧王封子起至商周、战国、秦、五胡十六国、明清至今,历史遗留在长子这片土地上无数宝贵的设计素材,很多的历史事件甚至就发生在规划区域内,如上党战役等。
水资源:区域北侧现有岚河的支流名为雍河,年径流量均值为814万立方米,可控制利用量265万立方米。地下水位线标高为925-930米,距地面仅5-8米。地上河流和地下水源为未来水上公园水系的形成和补给提供了保障。
生态气候资源:长子县温带、寒温带交界的气候说明了公园未来形成的生态气候不仅可以是北方常见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也可依情况适当选用一些生长势良好的常绿阔叶及水生、湿生植物,从而形成北方地区少有的湿地景观。
人文环境:公园位于县政府北侧,政府东侧规划古建商业街和公园内商业、休闲区域贯穿后,可共同促进公园及地块开发,真正实现“由园经商,由商养园”的设想,对公园后期养管起到促进和保障。
二.规划原则:
1.“保护为主”的原则
设计中对现有的历史、文化,山林、湖滨、湿地、岛屿等景观资源进行了充分的保护,防止破坏性建设。
2.“生态效益”的原则
公园的设计应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要有大量的绿色植被以制造新鲜空气;对当地水资源进行涵养;改造以及保护特色品种,让人们在此享受清风流水,倾听鸟鸣,观赏蝶舞。
3.“以人为本,功能多样”的原则
作为一处综合性城市公园,要满足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兴趣爱好游人的需要,增添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与设施,让游人能在公园内各得其所。
4.“主题景观”的原则
历史、文化公园—文明●再生
水上公园—“一池三山”的古典理水
森林公园—生态林地为主,水岸湿地为辅
5.“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设计兼顾远期和近期发展的需求,为以后的建设,发展留出空间。
三.公园的总体布局
根据公园的地形条件,土地资源特征,功能需求与管理可行性几个方面将公园划分为七个功能区,并将其统一在“历史文化公园、水上公园、森林公园”的主题之下。
1.历史、文化主题区:
该区域贯穿公园南北走向,由北入口起将长子县各个历史年代的节点按时间顺序进行串联,它们分别是:两亿五千万年前古树化石,精卫填海的传说,尧王封子(长子县的由来),殷商文化,战国古城文化,秦赵长平之战,西燕慕容永称帝,解放战争上党战役。随着步入园中,依次展现在游人面前。长子县在数千年前的起起落落和曾经的辉煌逐渐为人所知。
2.水体:
公园景观用水由雍河引入配合深井补水形成水系并分布在全园。通过适当防渗处理保持水量均衡并适量进行绿地补给。
排洪景观河在多数时间与湖体相连,当汛期到来时,由溢水围堰将其隔离,洪水通过河道排出,这样保护了大面积水体不被污染,但遭遇特大洪水侵袭时,可以打开溢水围堰,利用湖进行蓄洪,这样可以保护周遍居民和市政设施的安全,待汛期过后,通过生态恢复还原景观功能。,水体在公园内以大、小、开、合、动、静等不同形式出现,主要由排洪景观河和公园水体两部分组成,汛期过后,水质通过河道疏导,在开、合两种空间形成循环流动,运用水生植物自清作用,恢复水质。主要采用的水生植物有芦苇、菖蒲、茭白、千屈菜等。公园主要水体又由大小岛屿划分出开、合两种形态,“开”即是北入口处宽阔的水面,供游人观赏游玩;“合”则是分布在公园各处的溪流、湿地,在商业空间形成水街等特有景观。这样,水在形态、功能等不同方面展现出水上公园独特的景观效果。
3.湿地观赏区:
位于公园南侧入口区域,大量种植水生植物后形成北方公园少有的湿地效果,同时公园水体净化过程也在此区域完成,利用合理的植物搭配形成生态净化流程,保证公园水体景观的持久性。
4.安静密林区:
此区域在原有烈士陵园范围基础上进行演变,既吻合陵园原有的环境气氛,又为公园提供一处静谧的空间,以各色植物形成森林公园的观赏功能,这也是设计中对原有资源的一种保护。
5.娱乐器械区:
公园内雍河以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作为娱乐器械的预留地非常合适,这里临近主入口,与安静区隔湖相望,互不干扰,与商业休闲区毗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6.商业休闲区:
商业休闲区分布在公园东侧,一处位于公园南入口东侧,以远期规划为主,另一处位于娱乐区南侧,主要为配合公园需要设置,水系贯穿于商业区域,形成水街的独特效果。商业范围对内服务于游人,对外向周边开放,可以真正实现“由园经商,由商养园”的理想。
7.园务管理区:
园务区位于公园东南角,既与公园主路相邻,又与外界交通相连,各种管理活动可在此进行,配合小型苗圃和花窖,形成完整的管理功能,这里有管理办公、员工宿舍、器具堆放场,消防设置、苗木基地等具体设置。
四.公园路网及出入口规划设计:
公园园路的规划设计随地形,空间的变化而形成合理的网状结构,利用风景资源达到游人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园路分主路、次路和小路三级。主路宽4米,次路宽2.5米,小路宽1.5米。路面材料随主题空间变化而发生变化,以自然和可再生的材料为主。
公园出入口的规划设计采用全开放式管理,主要有4个大的出入口,进出方式与景观均有明显的可识别性,出入口均于主要城市干道相连,以满足车流和人流的使用需求。南北两侧入口满足游人由南至北的游览需要,东侧入口将人流分向公园和北高庙两个方向,从路线上加以划分,东侧商业休闲入口延续了地块商业走势,并方便游人直达娱乐器械区域。
五.生物景观规划:
公园的生物景观规划主要包括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两个方面,植物景观以地方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景观主题塑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群落,如天然湿地、林荫广场、独木成林、花溪草池等。动物景观则为观鸟、观鱼等为主。
六.景观,时代的标记
任何一处园林景观的建成,其实就已经在无数的细节中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夏商的“囿”记录了当时狩猎场的情景和祭祀园林的特征;清代的“拙政园”则告诉我们当时官场的排挤和园主失意的生活。
今天,公园的设计已经趋于成熟,它能记录下些什么呢?它又能告诉来人些什么?我们希望那是时代的光华,前进的步伐。
天津市北方园林市政工程设计院
200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