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
admin
2003-05-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非典”是一场灾难,一场可能持续许久的灾难。 灾难给我们带来空前的恐慌,但灾难同时又可以引发思考,使我们对存在的隐患和缺憾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ARS
“非典”是一场灾难,一场可能持续许久的灾难。
灾难给我们带来空前的恐慌,但灾难同时又可以引发思考,使我们对存在的隐患和缺憾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ARS这一灾难性的病毒,正以肆虐和嚣张促使我们反观自身,思考自己的行为———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我们应该构筑什么样的住宅?我们如何善待我们的环境?
面对SARS疫情,我们的城市失去了往昔的活力,人们的恐慌一方面来自于对病毒的恐慌,另一方面则来自城市突然陷入沉寂。我们看到,步履匆匆的人们真正闲下来了,当他们想要寻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场所时,却突然发现,在钢筋林立的水泥森林里,可供休闲的场所却非常的少;我们看到在“非典”恐慌下的人们,开始拥挤在小区和狭小的绿地上锻炼身体,那些用来锻炼的风筝在天空中拥挤着,在有限的空间里摆动,暗示着这个城市的拥挤;我们还看到,更多的人蜗居在斗室里,细数着时间,忍受着耐力的考验……
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城市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的设计要基于人性化的设计,然而在SARA这个病毒考验下,我们看到我们对这一理念的遵循竟是那样的不够,我们的人性化设计至少还不到家。当前各个城市争相建造的中心广场,在这非常的时刻,有多少能为市民缓解紧张的神经?有多少能使人们驻足停留,胜似闲庭散步?长期以来,在城市整体规划上,我们尽管强调了人均公共场所的面积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落实不力,而在一些新建小区的规划和管理上,公共场所被严重挤占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城市只注重在城市中心区建大型广场,却忽视了一些小型公共空间的营造,忽视了环境主体本身———人的需求和感受,结果使得“以人为本”成为一个口号。“非典”时期,既能保持人际正常的沟通又能防止传染的惟一办法,就是鼓励人们在开放式的公共场所活动,而北京的居民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却很难实现这种沟通和开放,公共场所显得弥足珍贵。有人说,他曾在一些靠近绿化带的地方看到很多想放松心情的北京人,因无处可去,只能将车靠在路边,打开车窗吸一口烟,那是一种很无奈的表情。
吴良镛先生批评当前“在城市建设上重‘形象工程’,建筑设计上追求‘形式美’,不重视建筑功能,忽略技术经济。建筑的科学技术,被用来为追求奇巧的形式服务,甚至到了荒诞的地步。”正是就此而言。绿化带搞的花花绿绿,却让人无法享受;广场铺排的宽广宏伟,可供休息的地方却非常少。
众多在设计上注重形式忽略功能的公共建筑,很大程度上都是对资源的浪费。我们的城市建设不仅仅要有“装点门面”的高楼、广场,更应该有绿地、小广场这样舒适的供人们生活的“缓冲地带”,如同一个音响,不仅要有“开”和“关”,还要有音量的调节机制。“非典”这次向我们昭示:我们的建设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带有政绩色彩,我们应该呼唤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建设,这样的建设根据人的尺度和需求进行更贴近生活的设计,注重人性,彰显人文关怀。
纽约的房子特别挤,特别是曼哈顿,但它有非常大的中央公园,人们在那里感觉非常漂亮、舒适,有效地缓解了钢筋水泥林立的压抑状态。“君子见机而做,不俟终日”,我们的城市应该是舒适、美丽、充满人文关怀的、最具人情味的城市,面对“非典”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更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牛建宏)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