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性的思考中渐行
admin
2003-05-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访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康居示范处处长孙克放 户型设计——不进则退 北京的地价较高,珍惜用地是设计的一个原则。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地盘上,盖高层塔楼因可
——访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康居示范处处长孙克放
户型设计——不进则退
北京的地价较高,珍惜用地是设计的一个原则。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地盘上,盖高层塔楼因可采用较小的日照间距系数,比板式高层多出面积,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将这种观点发挥到“极至”,就会使塔楼的户型设计引入歧路,于是,高层塔楼从一梯6户逐步演变成一梯12户,甚至到一梯14户,每层面积从600平方米扩展到每层1100平方米,东西向的户型成倍增加,个别塔楼在没有景观环境的条件下,出现了大量纯北向户型,达不到规范所规定的舒适度要求。按理说,北京的住宅发展到今天,不允许再出现这种应该淘汰的户型,但事实却不令人满意,这种老百姓都不认可的户型仍在市场上频频出现。除此之外,这些高层塔楼在外形上也往往显得比例失调、臃肿呆板。然而,在上海的住宅小区中,所看到的多是平面舒展、进深较浅、体态轻盈的一梯3至4户的高层塔楼,其朝向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北京通用的塔楼。这种设计方法是否会降低容积率呢?其实不然。近几年上海的高层住宅多为“短板式”的塔楼,即追求板楼的进深,又追求塔楼的面宽,也同样达到较高的容积率,并且使小区的空间变得灵活通透,大大提升了环境景观效果。在北京,目前出现了像万科星园、珠江绿洲类型的“蝶式”高层塔楼,平面大有改进,得到消费者的好评。但就北京整体水平看,优秀的塔楼设计还不多。
板式住宅与塔式住宅相比,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采光面大,通风条件好等等。板式高层住宅设计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进深、开间尺度和厨房、卫生间的位置。在追求高容积率的驱动下,北京“大进深住宅”大行其道,这类住宅进深超过16米,有的甚至达到20多米。为了解决中部暗区的采光问题而设置天井,造成户间通视和污浊气体排放不畅,更重要的是导致户型设计不合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户型,在北京往往只能设计出二室二厅二卫,但在上海,肯定是设计出三室二厅二卫。即使是在进深不太大的条件下,北京的住宅多把厨房放在靠北墙面,全部挡住了餐厅北向的采光,上海的住宅则把厨房放在一侧,给餐厅闪出观景采光面,并与南面的客厅连通,形成南北通透的户型。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反映出北京的住宅在挖掘户型的功能价值和空间价值方面缺少细致的推敲,普遍存在追求大客厅、大餐厅、大卧室的倾向,忽略了其他空间的设置,你会发现150平方米的户型没有贮藏空间,没有洗衣空间,没有晒衣空间,甚至没有一个稳定的就餐空间;你还会发现,200平方米的户型,没有走入式衣柜,没有书房和儿童(老人)专用空间,餐厅和客厅不能分离,洗衣和洗浴不能分离等等。对上述问题,上海人早就着手开始解决,而北京人却抱着几个过时的“经典户型”沾沾自喜。在住宅户型的“精打细算”方面,北京明显落后于上海,北京的户型不是做到头了,而是更新慢了。
环境管理——流于粗放
对上海新建住宅区进行过考察的人都会有一个同感,就是上海的住区环境在建设与管理上都显得“精细”,甚至有人讲,随便拿出一个上海新建的小区,都能与北京的所谓明星楼盘相媲美。这句话也许有些偏激,但从整体水平上衡量,上海的住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绝对高于北京,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不是地理位置决定了上海一定优于北京呢?就气候条件讲,上海比北京温暖,利于环境景观的建设,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归根到底是居住标准和管理水平上存在的差异。自1999年以来上海市开展创建“四高”优秀住宅小区(即高起点的规划,高水平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高标准的管理)和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2年又出台了“上海市新建住宅小区环境导则”和“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进一步丰富了“四高”小区的内涵。为了创建“四高”优秀住宅小区,上海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重在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突出时代亮点。这些亮点体现在产业化的推进和四新技术在小区建设的应用方面。2002年上海住宅局提出在小区建设中推广的10项四新技术成果,带动了全市住宅整体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对照上海的一系列做法,是否会引起我们北京人的反思呢?北京人的居住环境难道就只能停留在粗放的管理模式上吗?仅就小区环境绿化而言,能够达到北京中海雅园和万科星园水平的就不多见,达到上海优秀小区水平的就更少了。上海住宅管理系统近年来加强管理力度,居住区绿化建设已经占到全市绿化建设的1/3。2002年建成居住区绿化464公顷,围墙透绿180公顷,新建居住区环境绿化得到了长足发展。2003年1月20日上海市启动建设“住宅林”的公益活动,在市民心中树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实现上海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十五”计划,市政府要求各部门结合本区域、本单位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措施,达到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目的”,“有目标有措施,有深度有层次,有点有面”,这就是当今上海住宅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