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出炉|2021年第2期“持久性景观”
《景观设计学》
2021年第2期
050|持久性景观
Persistent Landscapes
主编寄语|论文|观点与评论|主题实践|探索与过程
景观具有的持久性使景观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连续性与稳定性,空间维度上则表现出稳定的差异化表征。对于既有景观,持久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人文社会文脉的融合。对于新生景观,持久性表现为其与既有景观的互动、适应与融合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快速增长,中国及世界的城乡景观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景观的持久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乡村景观、城市历史街区等地域性景观让位于机械化大生产;根植其中的重要生态、社会、美学等价值也因设计立案和理论研究的滞后,以及审美意识的局限而被忽视,生态安全格局遭到破坏;与此同时,景观剧变也造成当地原住民集体记忆的消失。
在本期中,我们试图充分挖掘具备持久性价值的城乡地域性景观,以期在景观设计中更好地实现“有所不为,有所为”的生态留白,进而提升城市的韧性,实现景观的持久性。
目录
主编寄语
大历史视野中的人类景观/俞孔坚
景观的“变”与“不变” /罗涛
论文
县级城市居住街区空间形态地域特征的时空差异研究——以庆城县、武安市、长兴县、连江县、金堂县为例/黄圳,刘江,罗涛,洪昕晨*
美国密歇根州麦克斯顿平原矮化植被群丛视觉指标研究/Emily IVES (PRIESKORN), Jon Bryan BURLEY*, Karen RUSSCHER, Robert SCHUTZKI, 周璟
苏州乡村水域空间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刘宇舒,王振宇*,单卓然
21世纪以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基于《园林与设计景观史》与敦巴顿橡树园的历时性考察/张亦弛,王珺哲*
观点与评论
伦理导向下的看护实践和看护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公共景观看护案例研究/刘亚东
遗址生境管理:空间规划中考古遗址管理的跨学科方法/ Holger BEHM,刘江*
物联网视角下的建成景观设计项目运行信息管理:从空缺到途径/周怀宇,刘海龙*
主题实践
始于原型设计与试验——瑞典哥德堡禧年公园的景观设计/ Martin ALLIK
探索与过程
恒久的记忆/陆小璇
暗物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墓地景观演变研究/John WHITAKER
虚位以待的“景观提白”:发掘塑造大淹地的持久性因素/陈嘉诚
01
持久性景观要素识别
城市粗放式开发促使人居环境愈发趋向“千城一面”,如何保持和维护城乡景观的地方特征与自我个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县级城市居住街区空间形态地域特征的时空差异研究——以庆城县、武安市、长兴县、连江县、金堂县为例》一文中,黄圳等对中国5个县级城市的60个代表性居住街区的空间形态差异及表征因子进行了判别,并描述与分析了空间形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历时性变化,试图总结决定县级城市居住街区空间形态地域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未来的政策、规划、建设提供了尊重地域差异的参考依据。
样本街区自身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空间形态演变的相关性分析 © 黄圳
而在《美国密歇根州麦克斯顿平原矮化植被群丛视觉指标研究》一文中,艾米丽·艾夫斯等则对拥有独特生态环境的小型自然区域给予了特别关注。论文采用了两个预测模型,评估了密歇根州德拉蒙德岛麦克斯顿平原矮化植被群丛中植物群落的视觉指标,明确了这类珍贵的矮化植被群丛的空间属性,研究表明,建筑物、入侵林地、农业用地、铺装等景观元素对视觉质量均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为研究全球范围内常见景观及特殊景观的空间特性提供了有效途径。
02
人地关系的重新认识
俞孔坚在主编寄语《大历史视野中的人类景观》中指出,若从大历史的视野出发,无论人类自诩其历史何其宏大,相较于浩瀚的宇宙长河而言,依然是微不足道的。并以婺源县的巡检司村庄周而复始的耕种变化与延续千年的家族历史为例,阐述了人类社会、乡土景观所具备的独特韧性;也借助化学农药施用、河流枯竭、生物消失等现象证明了近几十年来人类的无度开采与肆意的碳排放行为,而这可能会演变为本就只是短暂存在的人类的灭顶之灾。
看似美丽的田野中,各类包装艳丽的除草剂和农药被广泛使用,与超强度的碳排放一起,将使人类及其持续繁衍了数百万年的景观连同自然系统面临生存挑战 © 俞孔坚
中国的园林至今已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国造园艺术、民族特色与地方特性的绝佳反映,同时也正成为国际景观设计行业的研究热点与关注对象。在《21世纪以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基于《园林与设计景观史》与敦巴顿橡树园的历时性考察》中,张亦弛等基于对两个引领国际学术潮流的期刊和学术机构基金项目的历时性考察,指出国际学界的中国园林研究展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并吸引了多学科背景学者的参与;不仅形成了中国和英国两大学术重镇,还在研究范式上呈现出从古典到近代、从单一到多元、从中国到跨国的转变。
《园林及设计景观史》和敦巴顿橡树园基金中国园林研究主题分析 © 张亦弛,王珺哲
而在《遗址生境管理:空间规划中考古遗址管理的跨学科方法》一文中,霍尔格·贝姆等则通过提出“遗址生境管理”(Managing Archaeotopes)的新概念,以将考古学研究与空间规划联系起来。实际上,每一处景观及其历史都是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产物,因此,论文强调了历史变迁和重要事件中留下的痕迹(即景观史),以及遗址景观的动态变化应被视为空间规划的必要信息。并引介了8个相关学科,以指导景观的考古学、美学和生态价值的融合。
陈嘉诚则立足于美国的乡村现状与历史沉积,将水文地质的动态与人的需求视为景观持久性的两大因素,在《虚位以待的“景观提白”:发掘塑造大淹地的持久性因素》中展现了一系列的设计干预策略,为美国纽约州黑土农业区设计了一条兼具生态功能与游憩功能复合路径。“景观提白”为在地质年代尺度下思考景观演化提供了一个契机,也通过创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修复了人地关系。
场地本身的表层地质构成与代表性地点选择与“景观提白”的具体区位。© 陈嘉诚
03
情感记忆的永续再生
《暗物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墓地景观演变研究》一文中,约翰·惠特克研究了遗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对促进城市墓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作用,使墓地景观从静态的纪念场所分散为一个不断演变的纪念体系,鼓励生者参与其中。论文提出将人类生命置于更长久的自然周期将为肉体的消亡赋予助推生态系统中生命再生的意义。
逝者遗体促进了丧葬地的演变。亲属一次次的祭扫中,生态的变迁得以见证 © John Whitaker
04
维护地域特征的系统设计策略
在《伦理导向下的看护实践和看护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公共景观看护案例研究》一文中,刘亚东认为公共景观的持久性是实现社区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但其在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前期”规划设计和“后期”运营管理均未得重视。因此,文章引入西方视角下的“看护”概念,通过研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三个公共景观看护案例,将当代公共景观看护实践勾勒为以景观师对场地的长期责任和主动关心为主要驱动力的场地景观可持续经营,并总结出景观师实现公共景观看护实践的一系列工作原则和方法。
看护的涵义比管理更广泛。看护是比管理更日常的、主动的、无微不至的与场地的接触。© 刘亚东
在《始于原型设计与试验——瑞典哥德堡禧年公园的景观设计》一文中,马丁·埃里克介绍了位于瑞典哥德堡的禧年公园的设计,以“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为基本理念,公园采用“双轨并行”模式——临时公园与永久性园区渐进式推进。通过在临时公园中建立1:1比例的景观实验室,设计团队测试了各类新材料、工作方法,以及种植和维护技术,展开了若干公众参与的工作坊,等待场地逐步演化,以便寻找和构建最适合这片场地的韧性设计方案以应用于永久性园区,借此展开了一场关于营建持久性景观的设计探索。
禧年公园最初5年内的演变:场地的样貌在过去几年中已逐步变化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最后,在《苏州乡村水域空间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中,刘宇舒等基于苏州“以水成聚,因水而兴”的地域特征,识别了苏州水域空间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类型,引入重要性–绩效分析法,建立了CES类型与景观要素及特征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对水域空间CES供需关系的测度与评价,进而依据“继续维持–过度表现–毋须优先–重点改善”的优化需求策略分区,从水网生态治理、挖掘水乡特色资源、强化在地项目策划三个方面提出促进苏州水域空间CES有效供给的规划策略与建设指引。
苏州乡村水域空间CES感知指标体系 © 刘宇舒,王振宇,单卓然
特别感谢学术召集人罗涛老师
对本期的大力支持与贡献!
罗 涛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