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国际建筑奖(IAA)中国获奖名单!
2020 国际建筑奖 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01 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
地点丨中国香港
设计丨Aedas in Joint Venture with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摄影丨Aedas




02 香港西九龙站
地点丨中国香港
设计丨Aedas
摄影丨 Paul Warchol,久保铃木,Edmund Sumner,Virgile Simon Bertrand,黄水蓉@ JSRPIXEL,南希·达坎波

香港西九龙站位于西九文化区以北港铁九龙站与柯士甸站之间,占地 11 公顷,总建筑面积达 40 万平方米。站内地下设有四层,地下一楼为售票大厅,地下二楼为抵港层,地下三楼为离港层,分别设置内地口岸区和香港口岸区,地下四楼为站台,共有 15 条轨道,其中 10 条会在通车初期启用,另有 5 条预留日后扩充。车站天幕呈流线型,由 4000 多块大型玻璃组件以及 16000 多块铝板构成,其中 90% 为不规则形状,施工难度极高。
作为主要力学支撑的 V 型构架设计,像一棵棵参天大树张开枝杈,进入车站,让人仿佛有置身原始森林的感觉。

©Edmund Sumner



03 SOLAR ACTIVATION OF FOOTBRIDGES FOR BEIJING
地点丨中国北京
设计丨Peter Kuczia Architects
摄影丨Nomadd Studio



04 下福市民活动中心
地点丨中国台湾
设计丨IMO建筑暨设计事务所
摄影丨Kyle Yu and Li Dilong
©Kyle Yu and Li Dilong


05 石窝剧场
地点丨中国山东
设计丨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摄影丨金伟琦

△手绘图


06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
地点丨中国台湾
设计丨梅卡努建筑事务所 Mecanoo
本地设计丨瀚亚设计
摄影丨Iwan Baan




07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博物馆重建工程
地点丨中国香港
设计丨夹集建筑设计 PLY Union Limited
设计团队丨Lucia Cheung,Raymond
摄影丨PLY Union Ltd.

该项目是为艺术博物馆附楼做的重建设计,以用于教学、研究和展览使用。整个建筑以下深上浅的色彩搭配,并不显厚重,外墙弯曲的弧度与直竖线也形成了有趣的组合,看起来极具个性。
08 郑州文化区
地点丨中国郑州
设计丨Aedas
设计团队丨Andrew Bromberg
摄影丨AsymmetricA
该项目结合了当地的自然地形呈逐步上升趋势设计,整个建筑上下高度差接近 30m。你可以沿着坡道和楼梯,从峡谷旁的河滨广场走到高处的街道广场,在此期间,你就像是穿过了一道空间峡谷,还能欣赏很多自然的美好景观。
09 园林艺术馆
地点丨中国南宁
设计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摄影丨Zhang Guangyuan & Xu Songyue

园林艺术馆是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主场馆。用地内有两座小山丘,设计上遵循了「自然优先,建筑隐于环境」的理念。将山体开槽,一层展厅整体嵌入其中,减小建筑体量对自然环境的压迫。二层小展厅的散布于山坡之上,营造出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空间氛围。
设计师还利用地形环境的优势,打破自然与室内展览的界线,将东西两侧的山坡作为展园,让展示空间向自然延伸,形成了「一馆对一园」的展览方式。
10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基地
地点丨中国上海
设计丨Ennead Architects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基地是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筑项目,坐落在长江口的一个小岛上,占地 17.5 公顷。整个基地由双重功能的水族馆和研究设施组成,其中还包括了一系列内部和外部水池,用于繁殖和饲养中华鲟和无鳍海豚。访客们可以通过沉浸式水族馆观看到中华鲟和无鳍海豚的生活场景。

©Ennead Architects
11 璧山文化艺术中心
地点丨中国重庆
设计丨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摄影丨存在建筑 / 何震环
璧山文化艺术中心是重庆绿岛新区公共服务中心建筑群中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南临中央公园人工湖,西接市民广场公共绿地,景观资源优越,是整个区域最早启动的几个项目之一。
建筑主体的「外」表皮采用了灰色铝单板格栅结合玻璃幕墙,很好地解决了建筑东西日晒的问题。整齐划一的金属板形成横向线条,让「外」表皮简洁、纯粹又现代,凸显了「内」的复杂和多变。

12 青浦档案馆
地点丨中国上海
设计丨UDG联创设计
摄影丨ZYStudio

青浦档案馆位于上海青浦新城的文化娱乐功能区,已于 2019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公共文化建筑,档案馆成了一所城市精神魅力和文化内涵的载体。
整个建筑外观主要以灰色、白色和黑色为主,部分区域用红色作为提亮处理。设计师还将多种材料合理分配使用,并通过色调和纹理搭配,以实现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江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层次性。


13 中国陈家沟「印象太极」剧院
地点丨中国河南
设计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摄影丨李海茹
©李海茹
该项目位于河南靠近陈家沟功夫博物馆和太极拳祖庙,剧院共有三层楼,分别是地上一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为 17150㎡(地面 9150㎡,地下 8000㎡)。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设计师希望创造一个和谐的空间,以传统,现代,人造,自然和文明而狂野为特色的建筑。
剧院设计与传统建筑形式不同,它借鉴了太极文化的特点,创造了一个灵活而简单的圆形屋顶,同时展现了力量和温柔。起伏的屋顶在两侧围绕着中心建筑,并存有一定的装饰性。
设计师希望为建筑物注入新的活力,并将其与城市文化融合,从而打造出一个城市生活和艺术相结合的绝佳胜地。
14 成都大熊猫国际研究与繁育中心熊猫馆
地点丨中国成都
设计丨EID 建筑事务所
当地设计丨成都建筑设计研究院
摄影丨SAN

该方案被设计为成都国家大熊猫研究与繁育中心的延伸。作为位于森林中的现有设施的一部分,新的干预措施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 2022 年实现。
这四座建筑物旨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还充当着研究实验室的角色,安置并研究大熊猫的行为和活动。
©SAN
15 保定高新科创产业园展示中心
地点丨中国河北
设计丨SZAD / Atelier Apeiron / Yunchao Xu
摄影丨苏圣亮



16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地点丨中国成都
设计丨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摄影丨Yu Tang hua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17 墨脱气象中心
地点丨中国西藏
设计丨EID 建筑事务所
摄影丨CreatAR Image

墨脱气象中心位于中国西藏林芝境内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基地周边群山环绕,景色壮丽,半山的峡谷之中,可远眺南迦巴瓦峰,周边景观植被茂盛,蕴含原生态的朴素之美。
由于周边建筑对项目基地形成独特的围合之势,设计总布局也采用了围合式格局,以此来回应所处位置的景观与环境关系。
©CreatAR Image
院落的回廊顺应地域性气候,在最大化景观视线的同时,结合当地居民对工作与生活的使用需求,形成一个相对内聚的院落空间。
屋顶通过有序的曲折变化,使建筑形态与对面的峡谷山体走势相呼应,同时充分考虑到了雨量较大时期迅速排水的需要。底层局部架空,承袭当地杆栏式建筑特色,高低错落的隙间有效促进自然通风,同时丰富立面形态。
18 昆明恒隆广场「春城 66」
地点丨中国昆明
设计丨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 PC
协办设计丨Wong Tung & Partners Limited-Architects and Planners
摄影丨艾青



19 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
地点丨中国无锡
设计丨UDG 联创设计
摄影丨MLee Studio


20 高雄燕巢 焦宅 COMFORT IN CONTEXT
地点丨中国台湾
设计丨橙田建筑丨室研所
摄影丨吴启民

©吴启民
庭院中的天然草坡与山坡的绿色相呼应。设计师所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内部物理照明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此来确保不会干扰该地区的栖息地。
21 台东金樽林宅 GASEA-THE CLIFF HOUSE
地点丨中国台湾
设计丨橙田建筑丨室研所
设计团队丨Keng-Fu Lo
摄影丨Chain10 Architecture & Interior Design Institute

©Chain10 Architecture & Interior Design Institute
这个房屋位于中国台湾,建筑主体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构成。东侧面对台湾的太平洋悬崖,可以欣赏到极好的海景,而沿海山脉的西侧在下午 3 点后阳光会变弱,因此建筑物的外墙使用不同类型的玻璃幕墙设计。
室内设计注重空间的安排,画廊与客房,游泳池和大厅之间的路线相连。且每个空间都可以获取自己的隐私。屋顶使用了「 STO防水保温系统」隔热层达 10cm,可以降低屋顶的平均传热率(Ui),并使用「 ZINCO屋顶绿色防水系统」增加绿化面积,并使用植物来调节气候。
©Chain10 Architecture & Interior Design Institute

22 贵州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入口
地点丨中国贵州
设计丨西线工作室
摄影丨魏浩波

该项目位于贵州省赤水市珠海国家公园,包括进入国家公园的主要入口,一个茶亭以及一个较大的景观项目和连接各个区域的木板路。设计师利用该地区的各种天气条件(太阳,雾,雨,风和雪)与项目形成相互作用,使其有了更多的不稳定和灵活。
23 江阴星河城市体验中心
地点丨中国江阴
设计丨KLID达观国际设计事务所
摄影丨林嘉欣

本项目位于江阴市,在紧邻长江的高新区板块 1.5 km处,设计师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在此打造出一个城市艺术体验中心,以此寓意着对整个城市未来的期许。设计师依托长江之上优质的水域环境,利用极具张力和表现力的几何结构呈现出大气、纯粹的建筑美学,远眺建筑的整体,在结构的设计上如同一对展翅欲飞的翅膀,充满力量感和律动感。
外部材质以白、灰色铝板搭配米色大理石,简洁有力,严谨大气,将几何造型贯穿于室内外空间。通过体块的转折穿插形成了空间感官上的透气性,弱化了内外空间的界限,同时顺势营造出不同的功能性空间。从一个建筑穿行至另一个建筑,整体动线呈现出高低错落的动线走势,经过蜿蜒小径,来到主展示区的城市展览馆,颇有先抑后扬、豁然开朗之势。
24 碳佐麻里时代广场
地点丨中国台湾
设计丨橙田建筑丨室研所
摄影丨吴启民



25 领航者 NAVIGATOR
地点丨中国天津
设计丨KLID达观国际设计事务所
摄影丨Lin Kris
该项目位于天津,地理位置靠海,原先是一个天津造船厂,出于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与对原建筑造船厂的尊重,设计师以船在海面上行驶的概念来做设计,并选用了灵动而优雅的线条来描绘建筑轮廓。
这个富有艺术性的「巨轮」,搭配室外的水景,远远看来真的有种一搜巨轮正在水上航行的感觉。
©Lin Kris
26 生活实验所 JCA LIVING LAB
地点丨中国台湾
设计丨柏成设计 JC architecture
摄影丨Lee Kuomin Lee


27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学生中心
地点丨中国深圳
设计丨GL Studio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摄影丨Fang Jian Liqi

该中心位于深圳,占地面积为 2685㎡ ,其主要用途为:展览、艺术研讨会、演讲、社交和休闲活动。整个项目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亭子,屋顶覆盖着纵横交错的木横梁,排布整齐的天窗也为室内带来了足够的采光,这也让室内增添了一种有趣的光影变化。
28 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丨中国杭州
设计丨靠近设计 Approach design (ZUP)
摄影丨毛联平

杭州的这个会展中心的设计,抛弃了刻意的造型与所谓的仪式感传统造型,取而代之的是轻盈简洁的形体、模糊的边界、以及可供任何人自由进出的完全开放的空间。自由、平等、轻松、开放的场所体验如同小镇氛围的缩影,使所有来到这里的使用者都能够获得一种归属感与愉悦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