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Martijn de Waal+Frank Suurenbroek:从服务城市到授权城市
当城市装满传感器,建筑空间可以获得“看”的全部能力时会发生什么?在201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到来之际,Archdaily与双年展“城市之眼”板块的策展人们紧密合作,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如何影响城市建筑和人们日常生活。点击此处阅读由“城市之眼”板块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都灵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Torino)和华南理工大学(SCUT)撰写的策展宣言。
正如歌德(Goethe)所说,城市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形”(见 Batty 2018)。技术发展和人类自身充满希冀的或是反乌托邦式的城市构想是历史上城市变革的主要动力。回顾当代城市的发展进程,除了不断演变的城市焦点,大多数时候还伴随着难以预见的副作用。
通过“城市之眼”的板块概念,策展人和深圳聚焦于一系列正在城市生活中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如摄像头、传感器和在线跟踪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通过测量从空气质量、人群密度,到车辆移动或是社交网络上针对特定场所的评价等一切事物,真实地“看”到城市生活。
当然,新技术的影响并不止步于城市能够看、听或是感知到生活。如果以人体作比,城市技术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大脑,储存和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实时反应。“城市之眼”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堆栈(stack)”,范围囊括了输入传感器、5G通信、在线数字平台及其介面、云储存、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些技术为实时资源分配、交易处理、身份识别、权益保障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上文提到的技术没有一项独立存在,与它们相联结的“直觉城市”(Shepard 2011)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毫无感情偏见的技术集合。在2020媒体建筑双年展中我们透过“示意未来”的镜头调侃新技术塑造、重塑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可供性(www.mab20.org)。如我们所说,智慧城市理念和技术领域已不再置身事外,各个领域的行为者从另一角度表达了设计城市技术的诉求。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和纽约等城市呼吁在应用技术的同时积极维护公民在数字世界的基本权利。设计师、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倡导数字基础设施的设计应充分反映公众价值(Van Dijck, Poell & De Waal 2018; De Lange & de Waal 2013)。同时在媒体建筑设计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Foth & Caldwell 2018; Clarke, Heitlinger, Light, Forlano, Foth & DiSalvo 2019)。
基于这些思考,“城市之眼”应当帮助我们跳出“服务城市”的单一视角。在这个视角中,城市数据、数字平台和移动媒体将城市转化为多个独立消费服务。打车、求职、获取能源服务等都被设计成为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
我们希望更多地探索其它镜头,让“城市之眼”可以看到她自己的流量、移动和行为。如“剧院城市”可以鼓励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又如“授权城市”(Elsden et al. 2018)能够帮助将视角由消费服务转移到公民权利及对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
后者将“服务城市”的逻辑内外翻转,突出区块链平台的可供性以及智能合约对各类交易、身份与权益的微观管理。结合特定技术,公民、消费者,甚至非人类的简历介绍可以和特定的权益或特权相组合,从而实现商业利益、政府政策或社区目标。如商业应用中,“城市之眼”可以找到所有收费停车场所在位置并提供给贵宾使用。又或者,当地社区可能想要设定优先事项,如要求在学生放学时间,从出租车和观光巴士的GPS系统中移除特定街道,以保障学生行路安全。或许未来城市还将感知自然环境的健康,自动调节高速路限速,或是给自行车行驶更多的优先权。
“服务城市”发展成“授权城市”,以城市所见和外部设置的目标为基础,形成统筹微权力、微特权系统之系统。而其核心问题集中在城市技术目标设定的特性。不同参数各占多大比重?互相矛盾的目标如何平衡?何人应受到何种权利或特权?又如何将非人类的权利涵盖其中?多种需求矛盾对立是不可避免的,如个人目标和更宽泛的群体目标;机构的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长远人类视角和环境与地球视角等等。
“城市之眼”并不着眼于城市可以看到东西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引发对城市如何利用其所见及如何引导的思考。
参考文献:
Batty, M. (2018), Inventing Future Citie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Suurenbroek, F., I. Nio & M. de Waal (2019), Responsive Public Spaces. Exploring the use of interactive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s. Amsterdam: AUAS Urban Technology.
Bratton, B. (2016) The Stack: on software and sovereignty. Cambridge, MIT Press
van Dijck, J., Poell, T. and de Waal, M. (2018) The Platform Society. Public Values in a Connectiv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sden, C., Gloerich, I., Spaa, A., Vines, J., de Waal, M. et al. (2019) ‘Making the Blockchain Civic’, Interactions, 26(2), pp. 60–65. doi: https://doi.org/10.1145/3305364.
Foth, M. and Caldwell, G. (2018) More-than-Human Media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4th Media Architecture Biennale Conference (MAB18). ACM: New York.
Heitlinger, S., Foth, M., Clarke, R., DiSalvo, C., Light, A., and Forlano, L. (2018). Avoiding ecocidal smart cities: participatory design for more-than-human fu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Vol. 2. ACM: New York.
de Lange, M. and de Waal, M. (2013) ‘Owning the city: new media and citizen engagement in urban design’, First Monday, special issue ‘Media & the City’, 18(11).
Shepard, M.(2011) Sentient city : ubiquitou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and the future of urban space. Cambridge, MIT Press.
关于作者
Martijn de Waal 是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 Play & Civic Media 研究小组的教授,是“城市作为介面。数字媒体如何改变城市”(2014)一书的作者,并和 José van Dijck 与 Thomas Poell 合作创作了 “平台社会:连通世界的公共价值观”。De Waal 同 Frank Suurenbroek、 Michiel de Lange 和 Nanna Verhoeff 共同组成了2020年23至27日间将在阿姆斯特丹和乌得勒支(Utrecht)举办的2020媒体建筑双年展的执行委员会。
Frank Suurenbroek 是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系空间城市改造(Spatial Urban Transformation)研究小组的教授,同 Ivan Nio 和 Martijn de Waal 合作创作了“智能交互的城市空间:探索公共空间设计中互动技术的应用(Responsive Urban Spaces: Exploring the use of interactive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s)”(2019: www.responsiveurbanspaces.amsterdam)。其现阶段的研究侧重于神经建筑学(neuroarchitecture):www.sensingstreetscapes.com 及包容式邻里社区建设。Suurenbroek 是 MAB20 执行委员会的一员。
城市交互—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将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深圳开幕的“城市交互”是第八届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的主题。这次的展览包含两个部分,分别为“城市之眼”和“城市升维”,将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和科技创新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其中“城市之眼”部分由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卡洛·拉蒂担任主策展人,华南—都灵联合实验室担任学术策展人。而“城市升维”部分则由中国学者孟建民和意大利艺术评论家 Fabio Cavallucci 担任主策展人。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