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后现代建筑大师六角鬼丈逝世
朝日新闻报道,日本著名后现代建筑大师六角鬼丈与2019年1月12日离世,享年77岁。
六角鬼丈简介
六角鬼丈,1941年生于东京,是日本4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队伍中比较独特的一人,他的作品跨越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1965年,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学科毕业之后,六角鬼丈进入矶崎新事务所工作,矶崎新的很多建筑观念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969年独立开设六角鬼丈设计事务所。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在东京艺术大学任教,2004年就任该校美术学部长,2009年9月开始作为特聘教授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日本建筑师六角鬼丈是日本194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队伍中独特的一人,他的作品跨越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在现代主义蔓延的年代,他寻求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六角鬼丈关注自然,近年来,他的设计开始由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入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生态表达。在这一时期,他的很多作品中都传达了人与自然相融合这种观念,考虑人、环境与自然相协调,他认为建筑本身不是独立存在于环境之中的,总是与环境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六角鬼丈关注人文,对于空间中的人,他着重于研究人的五种感觉,归纳成五感:视、听、触、味、嗅,注重人的感觉和体验,他的设计总是试图全方位的和建筑参与者交流。六角鬼丈关注文化,由于他的逆向思维和反叛的生活态度,他深入研究东方文化并且从中国的道家和风水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并将对此的理解不断地融入自己的作品,希望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寻求新的突破。
《日本建筑师六角鬼丈的创作思想及作品分析》——王祖远
曾在中央美院举办的建筑展
六角鬼丈实践作品
六角鬼丈关注自然,他的设计在抽象的哲学概念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生态表达之间转换。其很多作品都传达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观念,注重考虑人、环境与自然相协调。他认为建筑本身不是独立存在于环境之中,总是与环境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六角鬼丈早期的作品大多在东方的易经、风水学、佛学的哲学基础上所创作。他的创作与自然地貌、风水、佛教信念、心理及人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赋予人们一个个可感知、冥思、体验的场所,直接激发人的心灵和恰能。在空间处理手法上,六角鬼丈采用现代美学的、文化的表达方式,把对原型图像学的兴趣,如:地、水、火、风、空等自然物质,转化为对建筑的思考,让人们在经过他的建筑时,获得如电影片段般的回闪。
东京武道馆
作为建筑家的六角鬼丈,从1960年代后期,作品开始表现出独特的创作观念,他用"新鬼流八道"来定义自己的作品,并且为了在创作中避免自己失败,虚构了"鬼流"与"八道"两个人物分别代表自己的双重性格,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讨论。他将中国的道家和阴阳家的自然观融入建筑创作中,密切的关注人的各自感觉和记忆,并把这种理解和情感融合在作品中,同时还加入了对人性本质和宗教的探索。内容涉及了作品创作与社会、人、风土、历史、身体、意识等多种要素的关系,体现了对理想孜孜以求,永不放弃的创作态度。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六角鬼丈的设计注重人的体验和感觉,他总是试图全方位地与人交流,其作品时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建筑。他关注人文,对于空间中的人,他着重于研究人的五种感觉(视、听、触、味、嗅)和体验。通过设计的手法,去强化人的这些感觉,使人集中注意力去体验日常生活不留意的感受。如,他在英国设计的“感应迹线”(Sensory Trail at Earth Center)特别处理了“听”和“触”这两种体验,在听觉区域,独特的环境和装置设计能帮助人聆听到平常听不到的声音,使人回忆起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过去。在触感区,用许多不同材料辅成步道,不断刺激游人的裸脚底部的穴位,就像中医的指压效果一样,使人精神振奋。
杂创的森林学园
六角鬼丈与同时代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一样注重建筑中的时间和光线要素,他认为空间是物质的媒介,物质存在于色彩、味道、芳香、触摸、声音、感觉所触及的和感觉所反射的原型之中,而时间是时光记忆的素材,大自然之力的作用,开始与终结的象征。
杂创的森林学园
杂创的森林学园效果图
热河河川公园
江合川是受台风及大雨影响数年一次浸水的河川。根据这个状况,反向入手提出了“留下没有水的时候也可以戏水的图案,漂浮的景观设计,这种坚硬的印象,以及‘身体得到恢复,有利于康复的场所’这种柔软的印象,从这两方面的想法开始着手设计这个公园。
流水形象的散步路上铺设出旋涡状的“水纹”,每个漩涡里都放置了根据运动要素制造的“艺术健身器”。不只是用于观看的造型,而是为触摸,随意躺卧,扭转身体下了功夫设计的,并且看着人们活动身体也是一种享受,营造一个快乐的公园。
“河底小路”,裸足在上行走,可以刺激脚底穴位,满满的铺设了沙,沙砾、小石子及混凝土等素材。是至今实现的作品中最长的裸足道。同时,利用河川边上的自然石头防护堤设置了“浸水平台”,是一个让鲜有机会接触河川的孩子和座轮椅的人也可以享乐的公园设计。
热河河川公园
理念与思想
谈青年学生
现在的学生和年轻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很多,来的也很简单,可能一眼就过去了,所以可能会造成学的东西趋于表面化,而不是去考虑它的实质的东西,我就经常对学生说:拿你们的脑子去思考一下,再深一步去想。
建筑是不能够脱离城市,不能够脱离社会的,我们所做的事情全都是围绕社会去做的。但是现在年轻的学生,他们没有这种思考的意识,他们不了解社会,也不了解城市。
在做一个作品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要完成他,而是应该思考在这个区域里头,它需要有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样的东西植入进去以后,可能对这个周围的社会,周围的城市会有一些好的影响等等。
在东京也是,一般能够考进建筑学的学生,分数其实都很高,就是学科的分数都很高的。但是人的能力有两种:一种是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自我思考的能力。其实建筑师更需要有后面的这种能力。
用建筑连接人与自然的巫师
在六角鬼丈先生一些其它的作品中,先生将中国的道家和阴阳家的自然观融入建筑创作中,他的作品密切的关注人的各自感觉和记忆,,并把这种理解和情感融合在作品中,同时还加入了对人性本质和宗教的探索,内容涉及到社会、人、风土、历史、身体、意识等多种要素的关系。
六角鬼丈先生与同时代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一样将建筑中的时间和光线要素运动得非常好,先生认为空间是物质的媒介,物质存在于色彩、味道、芳香、触摸、声音、感觉所触及的和感觉所反射的原型之中;而时间是时光记忆的素材,大自然之力的作用,开始与终结的象征。
诺伯格.舒尔茨(C..Norberg-Schulz)所倡的“场所精神”在六角鬼丈先生的作品里完美体现了,先生的建筑起到一个沟通天、地、人三者的作用,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是一种很深的思想。
“巫师”、建筑家、诗人六角鬼丈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