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川 造城新路径再探
admin
2010-05-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新北川不仅要建起一座新县城,更要在一张白纸上探索科学合理的造城方式
新北川不仅要建起一座新县城,更要在一张白纸上探索科学合理的造城方式
这几天,40万平方米的北川新县城安居房正在进行最后的竣工验收。伴随污水处理厂的加快建设,北川老县城的群众将很快入住。安居房将成为新县城首批投入使用的建筑。去年5月正式开工,公开承诺今年9月正式亮相,进入项目集中交付期的北川各类争议偃旗息鼓,新县城正揭开层层面纱,初具雏形。
既要掂量为北川灾后重建提供必要的空间,又要促进区域人口和产业的优化布局。在一张白纸上绘图的北川新县城建设正在试图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可以模仿的范本。
“漏斗”模式:
5万人的工地如何从属于一个决策中心
由负责总体规划的设计机构进行后期施工技术指导,这在城建领域并不多见,北川新县城成为二者有机整合的最好例证
“禹王桥必须按照风貌优化方案进行施工。”贺旺在施工图纸上签字的时候,自语了好几遍。
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贺旺的另一重身份是,中规院负责北川新县城规划设计的一名设计师。北川新县城所有的项目设计、施工图纸都要经过他所在的办公室审核“画押”。
“这样就能保证规划的完整执行。”贺旺说,北川新县城要达到恢复功能、完善设施的目标,需要启动的项目共221个,估算投资153.7亿元。这些项目要通过山东援建、社会捐建、委托建设、北川自建等方式完成,仅山东就有17个市数十支队伍同时施工,如何步调一致,是一道待解难题。
“尽管情况复杂,但我们坚持采用特殊方式解决了统筹协调的问题。”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绵生所说的 “特殊方式”被北川人比作“漏斗”。
新县城建设之初,北川通过总承包方式,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下称“中规院”)担任技术总协调,统筹规划及建设。中规院不仅是新县城的总体规划者,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的具体牵头者、监督实施者。
新县城里,绵阳市和北川县共同成立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和中规院新县城指挥部在同一个场地办公。
以往,中规院的队伍在做完总体规划后便撒手,由其他的队伍接着做详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结果往往是规划和后续施工脱节,总体规划产生变异。”由负责总体规划的设计机构进行后期施工技术指导,这在城建领域并不多见,北川新县城成为二者有机整合的最好例证。
这样,三个指挥部联系协调机制便建立起来。代表地方政府的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总统筹;中规院新县城指挥部负责整个技术总协调,负责总体规划的监督落实,并对每一个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图纸进行审核、备案;山东援建指挥部则负责援建项目和委托项目的建设。
每周三,三个指挥部一起召开工作例会,解决规划、施工中的矛盾和问题。每周四开展一次工程巡查,确保北川新县城的每一幢建筑都体现总体规划。今年4月,负责自建项目总承包的华西集团参与其中。
今年,新县城建设工地各类施工人员超过5万人,但上百支队伍秩序井然,山东援建北川前线指挥部新县城建设组组长栾厚杰说:“因为新县城始终只有一个凝聚各方力量的指挥中心,建设进展非常顺利。”
历经层层遴选的方案
规划方案在经历一轮轮遴选后,入围者还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评审产生的推荐方案公示后,还要提交北川城乡规划委员会讨论决策,过程可谓复杂且苛刻
在北川新县城中轴线上,特色商业步行街羌风浓郁,其设计方案从6家参与方案征集的单位中遴选出3家合作形成,倾注了近百名专家共同心血。
新县城建设中,每一座单体建筑都要经历严格的产生程序。
去年5月新县城重建拉开序幕之时,北川便出台“政府投资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暂行办法”,成立征集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方案。中规院又利用行业力量,向全国50多家顶级设计单位发出邀请。一时间,海内外知名设计师云集北川,每个项目至少有3家设计单位角逐。
方案征集完成后,中规院组织包括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大师在内的专家组进行评审。中规院院长李晓江记得,每次评审都邀请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到场,采取暗标方式,选出最优的方案。即便这样,规划方案在经历一轮轮遴选后,入围者还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进行新一轮“相马”。最为典型的是地震纪念园的方案,先后经历3轮筛选,在20多种方案中选出3个并进行综合设计。
评审产生的推荐方案公示后,还要提交北川城乡规划委员会讨论决策。2008年底成立的这一机构,负责审议决策北川城乡规划建设重大事项,不仅包含绵阳市县两级政府成员,还吸收了全国规划建设相关的知名专家。尊重专家意见、符合科学规律是北川城乡工作委员会最重要的工作法则。
“经过这样的环节,我们不仅把握了新县城的总体风格,”李晓江说,“还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各项理念贯穿到每一处建筑中。”
理性争论:遵照客观规律,坚持小城尺度
“建设进程争论不少。但各方都展现出谦虚谨慎和少有的耐心,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尽管整个规划建设都尊重专家的意见,建设进程中仍然有不少争论。”贺旺回忆,“但各方都展现出谦虚谨慎和少有的耐心,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争论之一是,新县城应该有怎样的城镇风貌和建筑风格。是模仿和照搬一些羌寨和碉房的做法,还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追求“形似”还是“神似”?风格一致还是允许变化?……最后是北川和中规院联合组织国内专家学者进行研讨,通过实地考察、点评设计方案等方式形成“新县城城镇风格与建筑风格的指导意见”,核心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创新,适应城镇和建筑功能与技术的需要。
争论之二是,如何整治安昌河防洪景观。安昌河是北川新县城一条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北川希望设置拦河大坝形成宽阔水面,然而中规院邀请水利科学院的院士、专家分析论证后提出:安昌河蓄水难度大;河床卵石层厚,渗透性极强,蓄水必须建防渗墙,投资成本大;地震后安昌河携带大量泥沙,容易淤积甚至影响防洪安全。
专家的方案是采用梯级拦水围堰的形式,工程量小,顺应河势,形成低矮水面,既有一定景观,又保证河流的自然生态和防洪安全。如今,安昌河的低矮围堰已经陆续建成。
争论之三是,新县城把马路修得宽敞大气还是坚持窄马路的小城特色。把马路修得大气宽敞是很多人的希望,然而中规院专家给出的意见恰恰相反,基于新县城交通量测算,新县城内最宽的道路只需要4车道,道路断面不超过40米。交通工程专家提出“窄断面、密路网、小街区”的概念,塑造了小城尺度。同时,新县城倡导绿色交通,优先保障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限制机动车速,构建了稳静社区;加大的绿化面积等措施构建了宜人的道路环境。经过多次沟通,多数北川人都认可这样的方案,新县城不贪大求洋,形成别具一格的小城特色。
未雨绸缪:梳理项目,应对“后重建时代”
“任何时候我们都提醒自己,要高效利用这难得的7平方公里土地。严格控制各类设施用地标准,提高容积率。”
新县城建设开局后,资金总盘子和规划项目很快得到批复,但这些项目如何落地,如何整合并确定合理选址、规模和标准?北川、山东和中规院的思路很明确:要用好每一分钱,必须开展项目梳理。
项目梳理中发现问题,一些项目规模偏大,脱离实际,设施功能先进但定位模糊。通过仔细梳理整合同类项目,压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节约资金近2亿元。
“任何时候我们都提醒自己,要高效利用这难得的7平方公里土地。”中规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说,“严格控制各类设施用地标准,提高容积率。”
在最早报批的项目中,羌族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都是单体建筑,而整合后三馆相对集中布局,既节约了土地,方便了群众使用,也形成了一定的建筑体量,成为县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群。
朱子瑜说:“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原来,敬老院、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分别要求独立选址建设,在整合资源集中建设后,三个项目合成一体,建筑面积控制在7000平方米以内,有效节约了土地。
在北川,一个新课题已受到普遍关注:重建结束后,北川该如何发展?一个新县城留下来,将如何管理?对此,北川方面透露,在前期科学设计项目的基础上,近期将提前组建新县城市政管理机构,派出核心骨干赴山东学习培训。与此同时还将通过人才招聘、公开招考等形式广纳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北川正积极开展城市管理政策研究,就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出让转让的课题进行研究。
李晓江则透露,中规院正准备把这样的经验用在玉树的恢复重建上。谈及在北川工作的两年,他无限感慨:“今后的城市建设应该更好地将总体规划和具体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建筑设计更加紧密结合,使城市建设保持规划的完整和严肃。”
这几天,40万平方米的北川新县城安居房正在进行最后的竣工验收。伴随污水处理厂的加快建设,北川老县城的群众将很快入住。安居房将成为新县城首批投入使用的建筑。去年5月正式开工,公开承诺今年9月正式亮相,进入项目集中交付期的北川各类争议偃旗息鼓,新县城正揭开层层面纱,初具雏形。
既要掂量为北川灾后重建提供必要的空间,又要促进区域人口和产业的优化布局。在一张白纸上绘图的北川新县城建设正在试图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可以模仿的范本。
“漏斗”模式:
5万人的工地如何从属于一个决策中心
由负责总体规划的设计机构进行后期施工技术指导,这在城建领域并不多见,北川新县城成为二者有机整合的最好例证
“禹王桥必须按照风貌优化方案进行施工。”贺旺在施工图纸上签字的时候,自语了好几遍。
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贺旺的另一重身份是,中规院负责北川新县城规划设计的一名设计师。北川新县城所有的项目设计、施工图纸都要经过他所在的办公室审核“画押”。
“这样就能保证规划的完整执行。”贺旺说,北川新县城要达到恢复功能、完善设施的目标,需要启动的项目共221个,估算投资153.7亿元。这些项目要通过山东援建、社会捐建、委托建设、北川自建等方式完成,仅山东就有17个市数十支队伍同时施工,如何步调一致,是一道待解难题。
“尽管情况复杂,但我们坚持采用特殊方式解决了统筹协调的问题。”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绵生所说的 “特殊方式”被北川人比作“漏斗”。
新县城建设之初,北川通过总承包方式,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下称“中规院”)担任技术总协调,统筹规划及建设。中规院不仅是新县城的总体规划者,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的具体牵头者、监督实施者。
新县城里,绵阳市和北川县共同成立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和中规院新县城指挥部在同一个场地办公。
以往,中规院的队伍在做完总体规划后便撒手,由其他的队伍接着做详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结果往往是规划和后续施工脱节,总体规划产生变异。”由负责总体规划的设计机构进行后期施工技术指导,这在城建领域并不多见,北川新县城成为二者有机整合的最好例证。
这样,三个指挥部联系协调机制便建立起来。代表地方政府的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总统筹;中规院新县城指挥部负责整个技术总协调,负责总体规划的监督落实,并对每一个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图纸进行审核、备案;山东援建指挥部则负责援建项目和委托项目的建设。
每周三,三个指挥部一起召开工作例会,解决规划、施工中的矛盾和问题。每周四开展一次工程巡查,确保北川新县城的每一幢建筑都体现总体规划。今年4月,负责自建项目总承包的华西集团参与其中。
今年,新县城建设工地各类施工人员超过5万人,但上百支队伍秩序井然,山东援建北川前线指挥部新县城建设组组长栾厚杰说:“因为新县城始终只有一个凝聚各方力量的指挥中心,建设进展非常顺利。”
历经层层遴选的方案
规划方案在经历一轮轮遴选后,入围者还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评审产生的推荐方案公示后,还要提交北川城乡规划委员会讨论决策,过程可谓复杂且苛刻
在北川新县城中轴线上,特色商业步行街羌风浓郁,其设计方案从6家参与方案征集的单位中遴选出3家合作形成,倾注了近百名专家共同心血。
新县城建设中,每一座单体建筑都要经历严格的产生程序。
去年5月新县城重建拉开序幕之时,北川便出台“政府投资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暂行办法”,成立征集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方案。中规院又利用行业力量,向全国50多家顶级设计单位发出邀请。一时间,海内外知名设计师云集北川,每个项目至少有3家设计单位角逐。
方案征集完成后,中规院组织包括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大师在内的专家组进行评审。中规院院长李晓江记得,每次评审都邀请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到场,采取暗标方式,选出最优的方案。即便这样,规划方案在经历一轮轮遴选后,入围者还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进行新一轮“相马”。最为典型的是地震纪念园的方案,先后经历3轮筛选,在20多种方案中选出3个并进行综合设计。
评审产生的推荐方案公示后,还要提交北川城乡规划委员会讨论决策。2008年底成立的这一机构,负责审议决策北川城乡规划建设重大事项,不仅包含绵阳市县两级政府成员,还吸收了全国规划建设相关的知名专家。尊重专家意见、符合科学规律是北川城乡工作委员会最重要的工作法则。
“经过这样的环节,我们不仅把握了新县城的总体风格,”李晓江说,“还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各项理念贯穿到每一处建筑中。”
理性争论:遵照客观规律,坚持小城尺度
“建设进程争论不少。但各方都展现出谦虚谨慎和少有的耐心,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尽管整个规划建设都尊重专家的意见,建设进程中仍然有不少争论。”贺旺回忆,“但各方都展现出谦虚谨慎和少有的耐心,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争论之一是,新县城应该有怎样的城镇风貌和建筑风格。是模仿和照搬一些羌寨和碉房的做法,还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追求“形似”还是“神似”?风格一致还是允许变化?……最后是北川和中规院联合组织国内专家学者进行研讨,通过实地考察、点评设计方案等方式形成“新县城城镇风格与建筑风格的指导意见”,核心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创新,适应城镇和建筑功能与技术的需要。
争论之二是,如何整治安昌河防洪景观。安昌河是北川新县城一条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北川希望设置拦河大坝形成宽阔水面,然而中规院邀请水利科学院的院士、专家分析论证后提出:安昌河蓄水难度大;河床卵石层厚,渗透性极强,蓄水必须建防渗墙,投资成本大;地震后安昌河携带大量泥沙,容易淤积甚至影响防洪安全。
专家的方案是采用梯级拦水围堰的形式,工程量小,顺应河势,形成低矮水面,既有一定景观,又保证河流的自然生态和防洪安全。如今,安昌河的低矮围堰已经陆续建成。
争论之三是,新县城把马路修得宽敞大气还是坚持窄马路的小城特色。把马路修得大气宽敞是很多人的希望,然而中规院专家给出的意见恰恰相反,基于新县城交通量测算,新县城内最宽的道路只需要4车道,道路断面不超过40米。交通工程专家提出“窄断面、密路网、小街区”的概念,塑造了小城尺度。同时,新县城倡导绿色交通,优先保障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限制机动车速,构建了稳静社区;加大的绿化面积等措施构建了宜人的道路环境。经过多次沟通,多数北川人都认可这样的方案,新县城不贪大求洋,形成别具一格的小城特色。
未雨绸缪:梳理项目,应对“后重建时代”
“任何时候我们都提醒自己,要高效利用这难得的7平方公里土地。严格控制各类设施用地标准,提高容积率。”
新县城建设开局后,资金总盘子和规划项目很快得到批复,但这些项目如何落地,如何整合并确定合理选址、规模和标准?北川、山东和中规院的思路很明确:要用好每一分钱,必须开展项目梳理。
项目梳理中发现问题,一些项目规模偏大,脱离实际,设施功能先进但定位模糊。通过仔细梳理整合同类项目,压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节约资金近2亿元。
“任何时候我们都提醒自己,要高效利用这难得的7平方公里土地。”中规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说,“严格控制各类设施用地标准,提高容积率。”
在最早报批的项目中,羌族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都是单体建筑,而整合后三馆相对集中布局,既节约了土地,方便了群众使用,也形成了一定的建筑体量,成为县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群。
朱子瑜说:“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原来,敬老院、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分别要求独立选址建设,在整合资源集中建设后,三个项目合成一体,建筑面积控制在7000平方米以内,有效节约了土地。
在北川,一个新课题已受到普遍关注:重建结束后,北川该如何发展?一个新县城留下来,将如何管理?对此,北川方面透露,在前期科学设计项目的基础上,近期将提前组建新县城市政管理机构,派出核心骨干赴山东学习培训。与此同时还将通过人才招聘、公开招考等形式广纳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北川正积极开展城市管理政策研究,就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出让转让的课题进行研究。
李晓江则透露,中规院正准备把这样的经验用在玉树的恢复重建上。谈及在北川工作的两年,他无限感慨:“今后的城市建设应该更好地将总体规划和具体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建筑设计更加紧密结合,使城市建设保持规划的完整和严肃。”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