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卢萨提亚蒂亚地区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位于德国东北部地区的卢萨蒂亚(Lusatia)是欧洲历史上曾经的中心地带。这一地区的工业采矿业在19世纪到20世纪发展迅速,但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九十年代开始,部分矿区关闭,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环境严重污染,居住人口下降。在2000到2010年期间,根据德国的IBA(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 也称作InternationaleArchitecture Exhibition),对此地区进行区域发展分析并建立了30个项目,目的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使景观结构重新转型。
一方面,工业景观遗产的保留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工业发展。其中采矿的机器F60是曾经这一地区最大的采矿传输构架。长度502米,重达11000吨的钢铁组成。现在的F60成为当地重要的地标,部分结构被改建为餐馆,人们可以在这里登高参观整个构架,远眺周围的景色闭并在此地用餐。(图1和2)
图1. MineF60 in Lusatia
图2. MineF60 in Lusatia in the night
另一方面,通过回填的方式,逐步的恢复矿区生态,原来的采矿区通过人工防水处理,逐年的回填补充水,建成人工湖区及森林,并在湖区开发新型的居住区(图3和4)。根据现有的资源设置旅游路线及发展相关的旅游项目,在恢复生态的同时,提升此地的人口居住率,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利用原有的煤矿区,这里建立了大大小小30个湖(图3和4),成为欧洲最大的人工湖区(完全被水覆盖之后的面积大约14000公顷),其中10个湖区通过运河连接。在湖区的中心,新的地标是一个30米高的观景塔,在这里可以最大可能的看到新的湖区景观。(图5和6)
图3. Floating homes on Gräbendorf Lake _Diving in the opencast mine
图4. Geierswalde leisure and water world_ Living on the waves
图5. Sedlitz Lake waterscape_Farsightedness in the lake land
图6. Looking waterscape from observationtower
由于时间和篇幅关系,我只选择了这30个项目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来介绍,同时,这几个项目也是教授带我们做学术考察参观的,所以我更能身同感受的介绍给大家。棕地的再利用,在中国还处在一个才起步不久的道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而这样的景观恢复不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起其他类型的景观设计,我们需要等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时,不断的改善此类型地区的生态也是景观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