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轴两带绘京城新格局
admin
2004-02-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B]年内完成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B] 王岐山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市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
[B]年内完成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B]
王岐山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市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确保年内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从2003年开展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对北京市未来空间发展布局作出了战略性的规划。
[B]“两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B]
有关专家介绍,北京市的空间发展战略可以归结为“两轴—两带—多中心”。
“两轴”是指结合北京城市轴线的布局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在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十字轴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职能,构筑起北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条轴线。
“两带”包括京城东部的“新城发展带”和西部的“绿色生态带”。“新城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中部,串联顺义、通州、亦庄新城,东南指向廊坊、天津,与北京的区域发展的方向也相一致。按照规划,这条发展带将承接起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全面实现新北京发展构想。而“绿色生态带”则与北京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构成了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起延庆、昌平、沙河、门城、良乡、黄村等新城。所谓“生态带”,就是指该地区将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进行调整改造,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
[B]北京城未来发展分成“三步走”[/B]
市规委主任陈刚称,北京未来空间发展战略为:旧城有机疏散;市域战略转移;村镇重新整合;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对国内外首都城市的发展趋势,基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专家提出北京未来发展的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四个方面,即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
目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有:有限的土地资源及绿色空间对人口及建设规模的制约;适宜人口密度的制约;水资源条件的制约;空间布局制约。陈刚称,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出分阶段目标,即第一步:2003年至2008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年至2020年。全国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B]名词解释[/B]
“两轴”
“两轴”,即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十字轴,这是北京城市的精髓,主要是强化政治、文化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职能,在其外围构建“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两带”
“东部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重点发展顺义、通州、亦庄,东南指向廊坊、天津,与区域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应主要承接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
“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门城、良乡、黄村等,应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各级城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
“多中心”
“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的设定。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
总体战略
完善“两轴”、发展“两带”、建设“多中心”,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完善“两轴”,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强化“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整合“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