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千村计划”入选全球十大典范
admin
2011-12-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12月6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大会高端会议——“驱动变革,全球行动”会议上,贵阳市与气候组织合作开展的“千村计划”项目,入选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十大全球典范案例之一。
12月6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大会高端会议——“驱动变革,全球行动”会议上,贵阳市与气候组织合作开展的“千村计划”项目,入选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十大全球典范案例之一。
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千村计划”以其卓有成效的努力,促进了绿色增长、节约能源,减缓了气候变化对农村的影响,并且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在众多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长青在会上介绍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特别是开展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照明等情况。
2007年底,贵阳市委结合实际,着力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生态观念浓厚、文化特色鲜明、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09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极大地提升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国际影响力。
名词解释:
千村计划
由气候组织、壹基金联手共同发起的“千村计划”,是在世界气候变化急剧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在农村实施的一项重要节能减排工程。
该工程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在全球分阶段选择1000个村庄,建设公共绿色照明体系,逐步探索、建立和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具体为:前两年,中国有400个示范村参与该计划;后三年将有中国、印度和非洲国家的另外600个村庄参与该计划。
2009年8月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期间,贵阳市委、市政府与气候组织磋商,共同确定将贵阳市作为“千村计划”的起始城市,并在贵阳市花溪区摆贡寨正式启动,摆贡寨自此成为“千村计划”的“全球第一村”。
目前,“千村计划”已在贵阳市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和修文县的15个村寨落地,共安装太阳能LED路灯157盏。这些路灯采用太阳能离网LED照明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清洁能源、离网使用与节能高效的照明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解决了一直困扰农村的夜间照明问题,改变了村民出行不便的状况,同时有效推动了新型环保理念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真正实现了低碳排放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新农村建设迈上一个新阶段。
气候组织
2004年由时任英国首相的托尼·布莱尔先生和来自北美、欧洲等地的20位商业精英和政府领袖共同发起成立。以“减碳增益”为宗旨,气候组织始终与领导者同行。到现在,气候组织已发展成为在全球最享有盛誉的专注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之一。目前分支机构分布在英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
气候组织在中国的工作始于2007年,建有北京和香港两个办公室,以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进程为使命。发展至今,气候组织(中国)的活动和项目已涵盖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致力于推动城市低碳实践的“中国再设计”项目,以及以企业碳战略为核心的“碳路未来”项目、国际国内政策研究、消费者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并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课题的研究。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创立和应用于1992年,旨在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个合作模式。这是一种以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项目模式。
“驱动变革,全球行动”
(Momentum for Change Initiative)
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发起,旨在宣传那些应对气候变化,以切实改变人们生活质量,并有推广潜力的气候变化适应或减缓的项目,为建立气候变化可持续应对机制提供动力。这些典范案例能够为全球的低碳实践与行动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愿景早日成为现实。在“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下,UNFCCC秘书处致力于打造一个平台,以表彰和鼓励那些帮助家庭和社区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驱动变革,全球行动”是该系列中首个活动,重点面向成功、有效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尤其是那些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项目。
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千村计划”以其卓有成效的努力,促进了绿色增长、节约能源,减缓了气候变化对农村的影响,并且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在众多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长青在会上介绍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特别是开展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照明等情况。
2007年底,贵阳市委结合实际,着力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生态观念浓厚、文化特色鲜明、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09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极大地提升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国际影响力。
名词解释:
千村计划
由气候组织、壹基金联手共同发起的“千村计划”,是在世界气候变化急剧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在农村实施的一项重要节能减排工程。
该工程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在全球分阶段选择1000个村庄,建设公共绿色照明体系,逐步探索、建立和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具体为:前两年,中国有400个示范村参与该计划;后三年将有中国、印度和非洲国家的另外600个村庄参与该计划。
2009年8月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期间,贵阳市委、市政府与气候组织磋商,共同确定将贵阳市作为“千村计划”的起始城市,并在贵阳市花溪区摆贡寨正式启动,摆贡寨自此成为“千村计划”的“全球第一村”。
目前,“千村计划”已在贵阳市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和修文县的15个村寨落地,共安装太阳能LED路灯157盏。这些路灯采用太阳能离网LED照明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清洁能源、离网使用与节能高效的照明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解决了一直困扰农村的夜间照明问题,改变了村民出行不便的状况,同时有效推动了新型环保理念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真正实现了低碳排放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新农村建设迈上一个新阶段。
气候组织
2004年由时任英国首相的托尼·布莱尔先生和来自北美、欧洲等地的20位商业精英和政府领袖共同发起成立。以“减碳增益”为宗旨,气候组织始终与领导者同行。到现在,气候组织已发展成为在全球最享有盛誉的专注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之一。目前分支机构分布在英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
气候组织在中国的工作始于2007年,建有北京和香港两个办公室,以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进程为使命。发展至今,气候组织(中国)的活动和项目已涵盖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致力于推动城市低碳实践的“中国再设计”项目,以及以企业碳战略为核心的“碳路未来”项目、国际国内政策研究、消费者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并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课题的研究。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创立和应用于1992年,旨在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个合作模式。这是一种以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项目模式。
“驱动变革,全球行动”
(Momentum for Change Initiative)
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发起,旨在宣传那些应对气候变化,以切实改变人们生活质量,并有推广潜力的气候变化适应或减缓的项目,为建立气候变化可持续应对机制提供动力。这些典范案例能够为全球的低碳实践与行动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愿景早日成为现实。在“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下,UNFCCC秘书处致力于打造一个平台,以表彰和鼓励那些帮助家庭和社区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驱动变革,全球行动”是该系列中首个活动,重点面向成功、有效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尤其是那些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项目。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