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京杭大运河 申遗悬而难决“卡”哪了?

admin 2006-01-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为了保护大运河,不让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断流’,我们几个老人愿做运河上的纤夫!”前不久,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3位专家,就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
  “为了保护大运河,不让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断流’,我们几个老人愿做运河上的纤夫!”前不久,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3位专家,就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问题,联名向运河沿途18座城市发出一封信,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申报进程。

  3位专家的呼吁,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运河申遗的思考。

  贯通6省市18座城市

  北京能当申遗“领头羊”吗?

  “大运河首先是与长城并重的我国古代大型工程奇迹”,罗哲文说,“其次从人文的角度而言,其水系绵延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有关专家因此提出遗产廊道概念。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指出:“实际上大运河可以实现三个战略性的目标:一、遗产廊道,历朝历代丰富的历史痕迹在运河流域留下了清晰的足音;二、生态廊道,是中国东部唯一一条从南到北横跨五个水系的一条水系廊道;三、休闲廊道,是沟通中国东部城市密集地带的一大休闲空间。”

  然而,在面临申遗问题上,全长1794公里的大运河却面临着“独有”的难题。从南到北,大运河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贯通北京、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南、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湖州、杭州18个城市。大运河要申遗,其价值评估和归纳研究由谁来做?做调研就要用钱用人,整治保护更要用钱用人,钱从哪里出?人由何处来?如何统筹管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大运河申遗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有关部门也为此做过一些调研论证工作。2004年7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承担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课题组曾经在运河沿线6省市展开实地考察。2004年9月,在山东济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艺术节上,运河沿线18座城市达成共识:联合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明,发展运河沿线城市特色文化。但到目前为止,进展似乎并不大。

  “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项目仅仅开了个头,18座城市联合申遗没有下文。原因何在?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说,申遗的具体步骤基于统一规划,统一规划基于共同认识,大运河跨省跨市,认识难以统一,申遗也就无从谈起。

  专家呼吁,无论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出面,还是由18座城市推选一个代表,作为申遗操作的第一步,应该尽快确定牵头者。

  “北京具备条件,有兴趣也有能力为大运河申遗当‘领头羊’。”前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挺身而出”。北京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吗?其他城市能够积极响应吗?人们拭目以待。

  保护状况有好有坏

  整体规划何时才能出台?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要求,所有申遗项目必须提交景观整治保护的具体材料。再观察近年申遗成功与失败的先例,整治保护规划,显然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呼吁申遗,是为了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保护才是第一位的。”郑孝燮说。

  事实上,运河沿途保护状况有好有坏。在有的地方比如北京和苏北地区,运河不仅畅通,有的河段甚至担负着货物运载的重责,而有的河段却淤积干枯,不再为河。

  俞孔坚介绍说,前不久,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对京杭大运河沿线进行考察,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运河的生存现状非常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断流使运河的基本功能丧失,山东济宁以北段基本断流,好多河道已经变成垃圾坑,填满垃圾,有的已经被农田蚕食,中运河和南运河虽然还有水,但时刻面临断流威胁。二、污染严重,现代化的船只运输严重损害了运河的环境风貌。三、真实性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丧失,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穿错的运河风光已成记忆。运河两岸有的造了高高的水泥墙,有的搞起房地产,有的造了一些假古董。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俗等非物质遗产也在消失。作为文化遗产,大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消亡的危险。”

  专家们对目前大运河沿岸由于行政区划而产生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不一致甚至相左表示忧虑。据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运河故道调水,这对运河及其两岸的文物保护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专家认为,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修复带来机会,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

  罗哲文说:“大运河途经18座城市,哪些要保护,如何保护?哪些要整治,如何整治?内容多,情况复杂,必须要在调研的基础上,认定保护内容,做出统一规划。这是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当务之急。”

  ●延伸阅读

  大运河的遗产价值


  “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突出的价值”―――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认定的最核心的尺度。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作为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大运河可谓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凝结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时至今日,运河两岸依然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重心区域之一。

  除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形态,在运河的开凿、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包括曲艺、舞蹈、戏剧、文学、民间艺术等相当多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构成了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