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该不该做水景住宅
admin
2003-06-21
来源:景观中国网
■ 水景住宅渐热北京楼市 一项调查显示,79.0%的购房者认为:“水景是高尚住宅的必备条件”;景观与朝向不能兼得时,46.2%的被访者选择景观。颐源居北向住宅高出南向住宅500至1000元,濠景阁西向水
■ 水景住宅渐热北京楼市
一项调查显示,79.0%的购房者认为:“水景是高尚住宅的必备条件”;景观与朝向不能兼得时,46.2%的被访者选择景观。颐源居北向住宅高出南向住宅500至1000元,濠景阁西向水景单元平均高出南向单元每平方米1000元以上,至今所剩无几。万科星园朝水单元平均高出400元,美林花园高出600至700元。金晖家园位于规划中观光河道南侧,为充分利用临近河道优势,金晖家园依地形走势设计成板楼形式,使整个楼盘北向居室全部朝水,北向有水景,南向有阳光,金晖家园竞争力凸显。珠江骏景西南临观光河道凉水河,园区景观设计由泛亚易道主持,主张将自然景观溶入人文生态中才是环境规划设计的主流。濠景阁、中海紫金苑、颐源居、圆明园花园、美林花园、人济山庄等以公园、水景为卖点的楼盘几乎都有上佳业绩。如今,媒体广告中“卖景”、“卖水”的吆喝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与自然水系无缘的开发商则不惜重金营造仿生水景。银湖别墅环水而建的十余栋别墅,卖出了一套1000万元的天价,在短期内被抢购一空。其他项目也大做水文章,碧水庄园掘地为湖,曙光花园修砌了小小的水码头,连经济适用房项目天通苑小区也不惜重金兴建欧式水景广场。北京水景住宅行情看涨。
■ 水景住宅能否畅行其道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博士认为,制约北京水景住宅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1、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消耗大;
2、由于气候季节问题,冬季结冰,需把水抽空,水底暴露;
3、北京是严重缺水城市,地下水在下降;
4、防水和渗漏技术问题。
目前北京部分水景住宅存在如下问题:
1、好大喜功,缺乏亲切感,很铺张,做大水池、大喷泉。这样耗水大,实际上根本就做不起来。为了防渗,水池底部也很生硬,缺少生态技术保障;
2、目前北京很多水景住宅大部分只有观赏功能,缺乏亲人性、生态性;
3、由于北京引水渠多,大水面少,整体规划缺乏对水的整治,河岸很陡,水泥坡岸这种硬质水面处理,显得比较生硬,缺乏生态美的功能,只具备防洪、排污功能;
4、忽略了与城市的关系,蓝道与绿道协调性差,应充分注意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与开放空间的延展功能。
所以北京水景住宅能否做到位而不拘泥于形式,是关系水景住宅在京城楼市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全球淡水的消耗量正在快速地上升。
21世纪水将成为最紧迫和最有争议的资源。现在占全世界人口1/3的国家已经处于中等或高度的水资源紧张状态,如果不采取严格的水保护和协调的流域规划措施,那么,预计今后30年,全世界将会有2/3的人口处于水资源短缺状态。水被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水是生命之源。有人说,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水都喝光了,用光了,子孙后代怎么办?于是,一个矛盾产生了:享受今生,还是造福后世?北京该不该做水景住宅呢?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