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景观  /  正文

深圳华侨城综合市场设计 | 奥雅设计

奥雅设计 2020-11-26
原创
  • 项目名称:
    深圳华侨城综合市场升级改造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EPC)
  • 项目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
  • 项目规模:
    2500平方米
  • 设计公司:
  • 建成时间:
    2019年12月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跳动的脉搏。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说:“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菜场,就是生活场。

如同一阵风,菜场的改造潮流逐渐兴起,吹动着传统的烟火气息。众多菜场摇身一变,顿时红遍全网,成为“别人家的菜市场”,但本地居民却众说纷纭。 带着最为朴素的信念和共识,奥雅的设计师在华侨城综合市场开启了一次“接地气”的设计之旅:“项目的挑战不仅是单纯地做好创意,而是在有限的造价内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既提升商户和顾客的体验感,又保留传统的烟火气息。” 


 

与深圳其他的农贸市场相比,华侨城综合市场的周围是品质化的住宅区和旅游景区,身份也变得有些不同。作为片区内重要的基础配套措施,综合市场于1993投入使用,并承担着华侨城及周围近两万居民日常食用品的供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菜场终究未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往日的温情逐渐成为了消失的记忆。


11111.webp.jpg

 

2019年3月,奥雅的设计师参与业主单位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EPC)公开招标,经评标委员会评议及招标人定标,最终从数家公司中脱颖而出,获得项目中标权。在解决市场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改造方案更是融入了一个“小目标”:打造服务社区的特色产品,成为深圳城市更新的新亮点。


  

如今,这个老市场充满了新的活力:瓜果蔬菜码得整整齐齐,沾着露水和泥巴,就像初夏的早晨新鲜又舒服。美好现实的背后,是业主单位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


   


客户需求为导向,直面限价的挑战

隐藏于高楼间的菜市场,是城市最深层的肌理。理想的改造模式如同“针灸”,看似寻常,却又需要精准的判断。


问题0改造前的入口.jpg

▲改造前的综合市场


在前期调研中,设计师归纳出市场现状面临的缺失的品牌形象、落伍的功能定位、弱化的消费场景、陈旧的设施环境等四大困境。在有限的造价之内,如何进行因地制宜的转型升级,促进市场的客流量,进而提升商户的收入,成为了业主单位最迫切的需求。



缺失的品牌视觉

市场内缺少与场地符合的视觉导视系统,店铺的门头过于朴素,与年轻主流群体高效品质的需求相悖。


 


保守的功能定位

现状的业态分布缺少清晰的规划,不能匹配居民多样的消费需求,社区营造的存在感薄弱。

 

问题2.jpg



弱化的消费场景

摊位的台面老旧,商品摆放杂乱,部分区域光线不足,导致体验感缺失,产品附加值降低,进一步影响营商整体活力。

  

问题3 (1).jpg

问题3 (2).jpg



陈旧的设施环境

市场内部分地面湿滑,流线混乱。内部扶手老旧,影响市民日常消费,制约市政管理服务提升。


问题4.jpg

 

面对多方的诉求,团队结合建筑、景观、室内、策划、平面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多专业,提出适合场地的方案,打造多元化的功能空间。 



因地制宜的策略,改造更具性价比

从市场本身的需求来看,改造设计是一次对内部业态的合理规划与重新布局,需要将环境与人类心理习惯的差异性结合考虑,使市场环境及流线符合人的行为规律。针对现状的四大困境,团队经过激烈的头脑风暴,相应地提出了解决方案“BCCF模式”的解决方案,进而将总体设计分为功能、场景、设施及品牌四个主要部分。


▲入口场景改造



新功能,指引新方向

通过踏勘现场,设计师对原有摊位进行考察和梳理,将市场中心的主要摊位划分为食品、鲜肉、水产及蔬菜等四大片区,并将周围的店铺划分为杂货、熟食、水果等区域,以便业主单位进行规范管理。 


▲改造后的引导标识


为了更加鲜明地体现不同的功能分区,设计利用红、黄、蓝、绿等四种色彩,对应不同的食物分区,这种方案既解决了成本,也增加了辨识度。在此基础之上,为菜市场的人群定制了清晰可辨的铺装导视系统,快速引导顾客和游客,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联系。



新店铺,延续旧温

针对市场内老旧的摊位,按照副食、鲜肉、水产、蔬菜等不同区域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改善摊位环境。根据临近区域的主题色彩,设置不同风格的店铺招牌。招牌名称直接采用店主的名字,设计呼应食材的特点,形成美观、亲切的市场氛围。


▲改造后的店铺招牌


多元化的功能带来更丰富多彩的场景营造,设计在不同入口处增设华侨城综合市场的品牌标识,营造消费场景,让商户运营更具竞争力。


02.0模型.jpg

 

//副食品区

此区域位于市场入口处,改造前的摊位设施老旧,缺少吸引力。设计采用亮黄作为主题色彩,更吸引年轻人。与此同时,针对每个摊位进行相应的改造。


02.1杂货区-改造方案.jpg

▲副食摊位单体改造分析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策略:顶部设置亮色分区、增设吊顶轨道;摊位定制摆货架和玻璃摆货柜、绕中岛一圈设置人性化的扶手


//鲜肉区

鲜肉区设施老旧,部分砧板晃动,影响商户的使用体验。设计采用红色作为分区主题色,并通过创意墙绘增加品牌属性。市场内的光线主要依靠自然采光和灯光补给,光源不均衡,环境较为昏暗。根据不同分区内摊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摊位灯、日光灯,提供光感均衡明亮的买菜体验。


02.2鲜肉区.jpg

▲鲜肉摊位单体改造分析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策略:运用红色划分区域,提升摊位配置,设置创意墙绘,增加市场的品牌吸引力


//水产区

水产区位于市场的天井区域,摊位大多使用泡沫箱作为鱼缸,商品摆放较为杂乱,容易导致地面湿滑。设计采用蓝色作为主题色,着重改造台面和排水问题,并增设帆布顶棚。


02.3水产区-改造分析.jpg

▲水产摊位单体改造分析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策略:翻新水产区台面,并量身定制鱼缸,使用专业4000K生鲜灯照射,营造崭新的市场氛围


//蔬菜区

该区域位于西侧天井区域,改造前的摊位缺少店铺招牌,缺乏可识别性,而且塑料篮、泡沫篮摆放杂乱。设计改造绿色作为主题色,并统一改造店招和台面。


02.4蔬菜区-改造分析图.jpg

▲蔬菜摊位单体改造分析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策略:西部蔬菜区处于露天位置,故增加遮阳防水棚,中间增加隐藏式灯带;采购标准化菜篮,菜品摆放有序



新设施,保障各需求

针对市场摊位的台面,设计采用“微影响”的策略,保留台面现状的同时,增设扶手等必要的设施。与此同时,利用不同摊位区域之间的空间,设置休憩场所,打造儿童友好、老年友好的公共空间。


▲改造后的设施


//排水设施

摊位的排水设计以地面积水能快速排干为标准,在紧贴外瓷砖面内部,设计带有斜坡面的排水管作为“沉井式”暗渠,防止下水道中的异味向市场上传,同时保障摊位地面排水有效而快速。 


03.1排水.jpg


//环境整治

针对市场每天都会产生出大量的生鲜垃圾,普通做法是和其他垃圾一起运走、统一处理,设计师经过调研预判,重新规划垃圾站房,并进行外观整改,为市场内部的有序管理和运营奠定基础,进而提升吸引力。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策略:垃圾房使用春草和秋草两色草皮进行外部整改


//休憩空间

现状缺少合适的休憩空间,设计利用市场内不同区域的闲置空间,增设座椅,便于顾客休息。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策略:墙绘趣味故事“猪的一生”,下方配置长条彩虹椅,供客人休息


//细节设计

人性化处理收边细节。每个铺位增加垃圾桶,并使用铝扣板装饰,所有楼梯再次加强防滑功能。


▲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策略:所有楼梯再次加强防滑功能,加固扶手



新品牌,吸引新青年

海报设计从食物中提取的红、蓝、绿、黄四色作为海报主色调,通过考究的配色与主题文字,强调市场的态度与理念,从而引起消费者共鸣。




菜场,就是生活场

经过完整的改造,华侨城附近的居民有了新的打卡地点,“华侨城综合市场见”。于是,这个位于“世界之窗”附近的菜市场,逐渐成为年轻人日常购物的去处。市场入口处,亮黄色的主题颜色呼应着华侨城片区的文化气质,摊主们在白话和普通话之间自由切换,迎接着来自城市各方的食客。



漫步在华侨城综合市场内,摊主与顾客之间的招呼声、活蹦乱跳的鱼虾溅起的水花,这些场景“有声有色”,更多的年轻人体会到升腾的生活气息。看到这样的场景,各位摊主也有一分感慨:这并不是华侨城综合市场进行的第一次改造,却是最接地气的一次转变。


“现在这里变得漂亮了,价格还是没有变,店主每次都会送一株小葱,非常亲切。”


“水产是蓝色的,鲜肉是红色的,副食品是亮黄色的,我们的蔬菜是绿色的。”摊主杨师傅一眼看出了这些色彩的奥秘,他所在的蔬菜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整洁的环境中,生活也变得更加悠闲。

 


二十多年前,华侨城综合市场周围还有大片的工地,小杨时常和小伙伴们在附近玩耍。如今,他子承父业,这个三平米的摊位,成为他一辈子打交道最多的空间。与过往不同的是,他接上流行的互联网买菜平台,并在这个崭新的档口,看人来人往,见证城市日新月异,畅想着新的未来。“现在小朋友们在整洁的市场里玩耍,比我们当年幸福多了。”他不禁感慨。 

“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这也正是奥雅的使命。




设计师说

菜市场的改造,是让人兴奋的城市更新项目。但“网红”菜市场的更新结果,往往带来严重的士绅化(Gentrification)后果,造成原有业态的普遍流失,以及物价上涨。这种城市更新的潮流于2015年后在国内开始逐渐显现,特别是在上海以一大批以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更新项目中。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对相关动向的反馈尚未显现。华侨城综合市场项目的早期,奥雅设计的团队接到的客户需求,其实仅仅是对综合市场的翻新改造。奥雅设计的提升思路,以及EPC工程中心的管理模式,让合作各方都发现了亮点。


▲改造过程中,市场外的临时摊位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面对有限的预算和周边居民的刚性需求,设计师对市井生活与城市更新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的思考;在密切接触周边居民、摊主的公众参与调研过程中,设计师们也对这一座城市的市民福祉、管理发展的不断追求有了更深的认识。 

华侨城综合市场项目的设计不尽完美,它需要兼顾性价比和功能实现,既改善环境、完善功能以及配套,又保证菜价的稳定。与此同时,与城市更新相伴而生的士绅化进程并没有在这里发生。设计师与业主单位一起,以限价设计的空间成果,为后续的长期运营奠定基础,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路径。


 


项目名称:深圳华侨城综合市场升级改造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EPC)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

项目类型:城市更新改造

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客户名称:深圳市华侨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奥雅设计 杭州公司项目一组 深圳公司公共设计组 EPC工程中心

设计时间:2019年3月

竣工时间:2019年12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光头UU:  费用不是很足的情况,能让项目眼前一亮,前期调研、设计定位下了一家的功夫,EPC模式是否对项目改造有帮助?
2021-10-18 16:08:20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