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从BIM到LIM,我们还要走多远?| 先锋三人行回顾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2021-05-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探索BIM-CIM-LIM,让我们用5个问答去回顾这期先锋三人行沙龙活动。
图片



本次沙龙活动邀请嘉宾

主讲人:北京中邦辉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兆辉

评议嘉宾: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立言

媒体嘉宾:BIMBOX 主编——孙彬

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奚雪松


“未来从来都不是一群不相关的人预测出来的,而是一群深度相关的人创造出来的。”

—— BIMBOX 孙彬


探索BIM-CIM-LIM,让我们用5个问答去回顾这期先锋三人行沙龙活动。



1.BIM到底是什么,用BIM能干嘛?

从建筑模型BIM出发,探索景观的LIM与智慧城市CIM的畅想。


图片

▲韩兆辉


@奚雪松: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实践探索系列主题沙龙的第一期,之后每期沙龙我们都会像今天一样,邀请一位主讲人和两位评议人,以讲述和对话的方式,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来向学生和从业人员传播行业的前沿理念、技术与实践。接下来先由韩兆辉韩总做陈述,然后我们再开始今天的讨论环节。

@韩兆辉:大家好,作为一家专注于BIM领域的公司,很高兴今天能作为景观和BIM的跨界桥梁,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BIM到底是什么?从概念上来说,就是建筑信息模型,但我个人认为应该这样理解:B是建设工程领域,I是信息化,M是基于模型的模拟。我们想通过BIM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主要是三点,无错建造、成本控制和数据传递及应用,一个好的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节约10%~15%的项目成本。我们已经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和苏尼特右旗至化德县高速公路中了。从运用最简单的工具,挖掘不太复杂的数据,用可视化的方式解决具体问题,到打通施工、项管流程,我们一直在精进。

那说完了BIM,我们再来聊聊CIM和LIM。CIM其实就是由BIM衍生而来的,是城市层面的信息化,它将BIM的作用对象从建筑物扩大到城市范畴,来实现人群聚集情况在空间上的推演等等。而LIM,作为景观设计建造管理信息平台,是大景观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搞定景观设计中的BIM,创建、处理复杂的地形数据和模型,独立运行分析功能,卫星遥感影像识别与三维的空间数据采集就成为了数字景观技术的发展热点及重点。我们要利用新数据、新方法和新技术来研究“新”景观,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创造新的公司、新的人才需求和选择机会。目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成为了一种新兴职业,所以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


图片

图片



2.未来已来,如何实现与迎接?

智能工具作为新抓手,引领行业的变革,利用新数据、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新"景观。


图片

▲孙彬


@奚雪松:我们看到了这个未来,可是它应该怎么实现呢?孙老师是怎么理解的?

@孙彬:以我个人的了解,BIM的起源是一家软件公司把自己相对成熟的方法体系卖了出去,在卖的时候起了一个名字而已,它并不是刚刚才出现的新东西。信息和模型一直是并行的,信息化这件事情并不陌生,但国内外的情况又稍有不同。国外是先有信息,先有需求,然后BIM才出现,所以它的起步很顺。在中国是不一样的,信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被人提到。虽然中国也有人在做信息化的工作,但是和建筑行业并有什么交集。BIM起步前5、6年,我们聊得最多的其实是建模,BIM是后面进入行业的人开辟出来的新的赛道。

但新生的BIM技术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习门槛太高。恰好,这个时候中国发生了两件事,对BIM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国家宏观的数字中国政策,二是2020年的疫情,直接导致了我们行业不得不面对优化转型。现在我去参加各种峰会,数字化转型都是必须要聊的一个话题。我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把老师傅们脑子里的经验拿出来放到公共平台上去让大家取用。在此之前,设计关心的是怎么画出甲方认可的图,施工单位关心的是怎么样在交付出一个实体建筑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现在BIM出来了,设计师不仅要把图画出来,还要保证图纸能够落地。因为有了这个技术,一个外行人也能直观地看出来设计有没有问题。那到了这个时候,施工单位也没办法通过做设计变更来得到更多的收益了。这个过程对双方来说必然都是痛苦的,它让我们不得不从向外要效益转变为内部优化。

@许立言:是的,从城市规划领域来说,1960年代,我们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就从最基本的信息模型开始起步了。开始,中间经历了很艰难的一段时期,甚至有《大模型的安魂曲》这种文章出来,但是到了90年代,“数字化我们的地球”这个口号被提出,2010年左右,信息和建模终于开始汇合了。之前,我们可以做模型,但无法对其进行高频观测,也就是无法验证准确性。到了2010年前后,我们有了大数据,可以对这个短板进行填补。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信息和建模两部分的从业人员沟通不够,缺乏基础,但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不过需要意识到的是,目前要用大数据来洞察问题、做预测,还是太难了,我们可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图片

3. 对传统设计的冲击 新技术的出现怎么去应对?

设计师、工程师到底要不要【+BIM】? 传统建筑业从业【+BIM】到底能不能更赚钱?【+BIM】的行业信息化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图片

▲奚雪松


@奚雪松:谢谢三位老师的追溯和分享。我替观众问几个问题。首先,有一位听众问,BIM的出现对传统的设计方式会不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孙彬:答案是一定的,但我觉得要看所谓的冲击是什么。如果设计师把出图看作是唯一的工作,那一定会受到冲击,或早或晚而已。大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快更猛烈,小企业还有几年的缓冲时间。另外,我们还需要看是什么领域。因为BIM的实质就是前置信息,如果是在普通的工民建领域,由于没有那么复杂,冲击就没那么大。但如果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路桥、水利水电等,则面临的很可能是摧枯拉朽式的颠覆。因为我们设计时用的工具是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的,三维的设计和二维的设计,思考模式必然不同。但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去抗拒它,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工具,多了一个选择。我建议在个人专业技能持续精进的前提下,对更新的技术始终保持一定的好奇心。



4.数据与服务对象:LIM的挑战

LIM“含苞待放”,需要更肥沃的土壤,“大景观”的未来……(再想一下)?


图片

▲许立言


@奚雪松:那么BIM技术在景观行业的推广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呢?

@孙彬:第一个就是软件工具的挑战。我们之前通过3000多份问卷了解到,BIM领域用得最多的软件是Revit,这是没有争议的。但这个软件的商业奇迹已经不能再复制了,Revit催生出来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却并没有给中国提供一个很符合本土化要求的功能,也就是算量,所以现在做二次开发的人很多。第二,我们这个行业需要通过算法来将数据放到城市里面去,但是第一步就遇到问题了,数据从哪儿来呢?我们不得不一边编算法,一边要写数据,同时还要做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前进必然是艰难的。

@奚雪松:可能不容易上手也是一个问题。现在Revit的普及率还不够高,它没有试用版。而很多人需要考虑好不好学,方不方便,学完以后好不好找工作,这对软件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普及率就高不起来。

@许立言:对于BIM和LIM技术的运用,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想想,除了形态不同以外,到底希望从设计中得到什么?比如建筑,我们设计的是空间,但追求的其实是空间以外的东西,这个过程中对表达和便利性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难免需要一些3d技术的支持。而景观的话,按照行业发展的脉络,我们也迟早要去追求生态等等形态和美之外的东西,到了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5.追求意义:如何搞定景观设计中的BIM?

让设计回归创意,把其他交给科技。从BIM出发,探索LIM边界,未来行业变革的核心将是数据如何服务人。

@奚雪松:能不能请韩兆辉老师深入介绍一下BIM技术在景观行业的应用案例?与传统相比有什么差别吗?此外,有人在建立植物和土壤的BIM基础数据库吗?

@韩兆辉:案例确实有,但是时间有限,我简单说一下。一个是景观河道的坝体,我们运用BIM技术,通过坝体的模型来方便施工管理和造价管控。另外还有一个是快速渲染的应用,我们曾经在方案阶段,用1天的时间就做出了视频,如果用传统方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显然是拿不出这么一个成果的。数据库的话,据我所知,内蒙有一家公司在做植物的种源、生长数据收集工作,数据几乎覆盖全内蒙。

@孙彬:我猜观众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一种数据形式可以让我们直接放到模型里面去使用。实际上BIM一开始也没有数据,因为Revit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互界面,让我们可以不用学编程也可以建立一个族。发展到现在,我知道已经有人基于BIM在做模型本土化的这件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点是,我们不能指望某一个厂商去做,还是需要有一个平台,让大家能一起来做这件事。

@奚雪松:是的,未来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造的,景观领域其实拥有无限可能

@韩兆辉: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有很多痛点的,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建议同学们不要等,我们非常缺乏相关的人才。


图片

注:本文由沙龙交流内容整理,仅代表嘉宾观点。



感谢嘉宾

图片


主讲人 韩兆辉 

中国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历,国家注册造价师,建造师。曾就职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规划局,内蒙古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现任北京中邦辉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年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BIM大赛一等奖。


评议嘉宾 许立言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生态城市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学院数字技术与地理设计实验室主任。许立言研究员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为时空智能技术在城市和区域研究、规划及设计中的应用,在智慧城市优化治理、生态智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乡村发展振兴、城市规划建设历史与理论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


媒体嘉宾 孙彬 

BIMBOX 主编。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从事建筑及轨道交通行业设计工作十余年,2017年创立BIMBOX,目前BIMBOX已在微信公众号、知乎、B站、今日头条等平台积累工程数字化垂直粉丝近50万人,致力于建筑信息化的推广与合作。内容以视频与文章结合的方式推广,挖掘行业一线的实践经验与需求痛点,分析政策走向,关注建筑数字化前沿科技。已出版书籍《BIM大爆炸》,《智能化装配式建筑》,待出版书籍《数据之城》。


主持人 奚雪松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