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景观》书评
无论是题材还是作者,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注定小众。它是一本开脑洞的闲书,涉及话题从音乐到比较文学,从景观体验到社会控制,跨度之大,考验读者的功力。你得静下来慢慢读,借助想象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
我选它是因为作者提出了一个自然哲学视角:人的感官体验与环境品质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我们如何看风景,并不完全取决于风景,还有我们与之互动的方式。
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思考人面对自然的哲学问题。
传统科学,无法解释孩子的笑声、亲人的思念代表什么。自然哲学的发展给了人类一个出口,教会我们与自然对话。通过不断的探索自然,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激活人性当中的力量。怀有这种信念的人,不需要依托传说中的转世投胎而获得内心的慰藉,全然沉浸在接触自然的愉悦,乐意接受挑战,享受生命,享受身体精神和灵魂合一的通达。
01 我们如何体验风景
美食、萌宠和人文景观,是互联网上最受人欢迎的视频节目。仿佛人类对于可爱、好看的偏好超越语言、政教信仰和地域界限。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人类的审美是风物驯化的结果。
文明的基础不是人,而是动植物。同一片土地,农业和畜牧业可以供养的人数,远远大于狩猎采集。粮食能储存下来,其他人才能全力以赴发展其他技能。家畜为人类提供肉蛋奶这些维持生命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此外还因为驯化家畜、驯养宠物,让人有机会与人类之外的物种协作,发展生产及爱好。
世界上人口增加,形成集权国家,人口集中的大都市圈,都是因为人类解决了粮食供给效率的问题,动植物驯养技术成熟,随之也建立起强有力的风物景观。
每个文明都依赖食物,摊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亚欧大陆的文明似乎总是比美洲大陆的文明发展更快一些。这是因为亚欧大陆是东西走向的,在同一纬度上更容易传播同种粮食作物的种植经验。因此亚欧大陆的人们,除了依赖当地驯化的粮食作物,还能通过传播获取其他地区的植物,。然而美洲是南北走向的,南边开花结果的植物到了北边就种不出来了,所以农业在美洲发展很慢。
农业文明发达,使得亚欧大陆地区人们的饮食种类相对丰富。地理位置不同,影响到文明的发展速度。
一家名为“世界素食旅游”的公司,向顾客提供全球美食之旅的体验。其中以欧洲作为起点的旅行路线,客人们被安排住在阿尔萨斯地区一家十六世纪的小旅馆,体验拿破仑曾用的当地菜肴。除此之外,游客们还会在巴黎喝下午茶,参加曼谷素食运河巡游,在南非品酒。
▲ 全球各地常见的素食品种
人在风景面前惊奇、感慨,是因为观察者在以不同寻常的心境走进它、体验它。因此,都市忙碌的现代人会选择主题旅游这种方式体验风景,逃离熟悉的日常,带着想象进入另一种情景。
▲ 划皮艇 山地摩托车 通过户外运动体验自然
人们旅游的方式,也因为环境哲学的新概念而变化。在南非开普敦,传统的旅游活动包括骑大象、钓鱼和参观动物园,如今为了推动保护动物运动,传统节目被更加关照动物的方式取代,改为荒野远足、参观动物庇护所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21世纪以来,野生动物园在全球广受欢迎,游客以对动物和生态环境更负责的方式,在自然栖息地观赏动物。
▲ 图片来自文章《美国最佳的30家动物园》
人体验风景,是基于时间的连续性和记忆的警觉。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描述英国人对庄园的钟情时说:“站在这里,就如同十万年前,人类祖先站在非洲草原边缘的森林,内心安定、平静。”
传统景观园林设计,探讨的是风景体验的微观层面,设计师最关心的是城市公园、风雨庭院如何布局。景观设计师使用图形和图形的中断,来满足用户的期望。这一观点在美学理论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本科生教学的景观设计课本,通常围绕着审美体验的解释,主要讨论预期与意料之外间的理想比例,或是秩序与复杂性之间的平衡。
《体验式景观》花不少篇幅研究欧洲景观的序列,捕捉人类感知细节上的共性。景观大多是按一定顺序体验的,人们在物理上穿过它,同时从心理上回应它:广场上的喷泉、中世纪砖石墙转弯处偏隅一侧的座椅,一眼看去,先是开敞的场景,但弧形门框、窗户装饰细节,为想象房屋背后的故事预留可能。继续向前走,这种感情变得强烈,这时展现出序列设计的功力,头上过廊斑驳的光影,暗示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品质,走过门廊进入私人生活部分,节奏会发生突然的转变,带来强烈的愉悦感,私密的场景、个性布置也让人更有控制感。光线让人放松,走廊带来释放感。
02 几何模式探索下的景观
▲ 面向数据科学的建筑人工智能
近年来参数化建筑的发展,理论上任何怪状的建筑,只要人想的出,就能做出来。与此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编程几何模拟技术,能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无限设计的魅力。
在建筑和城市形态中寻找模式规律并不新奇。早在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就创造出“模式语言”,进而发展出描述生命系统和影响极限编程运动的设计规则。
▲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
如今人们可以运用这组规则创造各种可能的城市形式。每条街道稍有不同,但模式语言系统里有相应的数据光谱描述与之协调的建筑物。照此建出来的城市都会是有机协调的。这也正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到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在计算机被发明出来之前,生物学家兼数学家达西·温特沃思·汤普森就试图用数学来描述生物系统的形式和逻辑。他认为生物学家在解释生物形态的演变上,过分强调生物进化的作用,而忽视物理定律的作用。他举了很多例子,描述为什么自然界中某些形式比其他形式更可能出现,而与其进化功能无关,在观察过很多不同尺度的自然物之后,他发现这些形式完全可以用数学来表达(黄金比例就是其中一个)。
后来理查德·道金斯等科学家通过编写算法,进一步推动了模式语言的发展。通过简单的程序,人们可以利用模式语言,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和景观。
▲ 用模式语言建造木屋|by IR Arquitectura
卡普兰是最早的场景偏好研究者之一。他让受试者根据个人好恶给不同的场景打分,然后分析其中内容,得出四个景观偏好指数,连贯性、复杂性、易读性和神秘感。他的研究表明,人对场景中的的二维图像和三维空间都有反应,连贯性和复杂性可用来描述人们对二维图像的认知,清晰度和神秘感则是从三维空间中获得的体验(见下表)。
场景布局需要平衡连贯性和复杂性。结构清晰有助于复杂程度高的场景增进连贯性。越是复杂的场景,越需要清晰的结构来保持连贯性。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个场景要吸引人的注意力,还要有意义。
03 听音乐和看风景
我们怎样听音乐?
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说:音乐,建立在猜测和预言的基础上。
音乐响起时,人们会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有所期待。这样的描述也适用于景观,我们按一定顺序体验一池花海、一座庄园,身体穿过它,全心感受它。作为接收者,听音乐是完整的体验,而看风景是片段式的体验。音乐一节一节地展开,只要你全神贯注,从头至尾每一个音符都不错过,就可以完整地掌握它。这是感受音乐的方式。景观却不行。风景是活的,不可能像关掉音乐一样让山水和花园停止。受时间的摆布,它会继续自我创作。
欣赏景观,如同慢慢读懂一个人。从刚刚见她的18岁一路走来,透过点点滴滴的接触互动加深了解。对于这个朋友的感受和记忆,总有一部分生长,一部分死去。这是一种“当时之美,当时之憾”。如同皮肤脱落一样自然,那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斯特拉文斯基写道:“听众做出反应,就像和伙伴一起游戏,只是这个游戏必须由创造者发起,听众有自由接受或拒绝参加这个游戏”。假如期望总是轻易被满足,听众会感到无聊、缺乏挑战;如果期望一直得不到满足,她便会分心。作曲家需要做到既满足期望,又带来惊喜,掌握好节奏,听众总不可能一口气把音符全吞下去。
作曲家写音乐作品和景观园艺师造景,都要经营接收者的序列体验;满足期待,同时创造意外。看风景、听音乐都是一种沉浸式的审美。欣赏风景,是从外向内,通过耳目鼻舌与皮肤,获得五感的均衡与放松,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建构想象,超出实用的意趣。无论是听音乐,还是看风景,都能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在我看来诗情画意就是:两个人因为看不见的象征,引起共鸣。
而欣赏音乐则完全不同,抽象的旋律与节奏触动的是神经,多巴胺的分泌如同情感巧克力,触及内在情致与自我的发生,打破情绪的平均律。身体随着节拍摇摆,兴奋或快乐,在这里音乐是种抒发的通道,无论对创作者(编码)还是接收者(解码),都是短暂失衡、带来的精神欲求的刺激,因此获得的美感。
04 设计者的用心
景观设计师究竟要做什么?改造自然?模仿自然?还是塑造一种独特的令人迷恋的风格?
简单明了的回答是,景观设计师带你进入他本人对自然的体验,从而“理解自然”。景观设计师首先是大自然的观众,聆听与观看,然后把自己的体验提炼成园林建筑,花园、公共体、或者类似庇护所的功能建筑。
我举两个文化建筑的例子:首先是台北市的北投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建造用到的木材、钢材皆可回收再利用,景观和室内设计充满了对人健康与舒适的考虑。采取最小化装潢,减少对环境污染。台北的冬天,整座建筑嵌在温泉腾起的雾霭之中,在这里建筑者传达了她对自然的理解,一种温柔亲近、不动声色的欢喜,于是每个走进图书馆的人也会通过眼看耳听手触碰,感受到这种喜乐。
▲ 大量木格栅降低热辐射进入室内
另一处是我学校里的贝蒂生物多样性中心。它是一座集研究实验室、博物展览、同时具有生态建筑环境实验功能的综合体。建筑围绕着宽敞的庭院组成,人可以在庭院和建筑里骑自行车。
▲ Beaty Center|Patbau Architects
景观设计还要创造空间体验,重点不仅在创造令人愉悦的场景,还要想办法让人能参与其中。对于那些出了问题、令人困扰的环境,设计师要能像医生一样通过对场地的干预,赋予它新生。
景观建筑师为人服务,就是站在自然倾听者的立场,传达自然的本意,最终回归到人类通感,这是一个从没有身体-穿过身体-离开身体的轮回。
亚历山大提到模式语言的高级阶段,是“无名”之道,我对“无名”的理解是拿掉文化符号和一切刻意风格的形式,因为风格往往是人强加在自然身上的累赘。然而设计师其实很容易忘记这一点,把场地理解为空间组合游戏,把建筑玩成穿衣戴帽的杂耍。
读这本书 我的心得
参考文献
Cardillo & Salvatore (2006).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lanar Graphs of Urban Street Patterns.
Erik Klimczak (2016). Crafting data-driven maps.
Kyle McCarthy (2019). The 30 best zoos in the U.S.
Patkau Architects. Beaty Biodiversity Center.
Ryan Johnson & Darya Minosyants. Off-Grid Scenarios: Solutions for the Endless City.
▲ 令我魂牵梦绕的巴塞罗那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