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光靠公众参与就够了么?
微观情境视角下日本社区营造运动的全球本土化分析
Glocalization-Based Analysis of Japanese Community Building Movement from a Micro-Context Perspective
周详,成玉宁,窪田亚矢(Aya KUBOTA)
01 全球本土化与微观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个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种族变得更加相似和同质,还是更加相异与多样?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的顺利推进必定会以“全球本土化”的形式予以呈现和发展[1]——“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本土化(localization)的结合,体现了全球网络与本土社会力量此消彼长的互动过程,亦即全球性和本土性相互适应与联结的过程[2]。
“Glocalization”一词源于日本的“土着化”(dochakuka)概念,最初意指农业技术需要因地制宜,以适应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3]。20世纪后期,这一概念在社会学、经济学和城市研究领域广泛传播。1997年,流行词汇研究专家、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在关于“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会议中指出:“全球本土化意味着一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时性与共存性,”[4]其结果是产生一种特殊的普遍化现象,即强调通过独立的案例分析寻求具有普适性的价值[5]。
由于“全球本土化”概念同时表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协同与抗衡,因此它包括两方面的交互作用:既可以是自上而下的由国家通过强大的行政措施使本土社会接受全球化洗礼的过程,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使本土社会以特殊的制衡机制促进全球化与在地社区交融的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全球化的蔓延可能导致本土社会的同质化,但商品、服务和观念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差异会在大规模的同化作用下消失。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正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应对全球化的影响[6],这便是微观全球化的研究范畴。微观全球化以社区个体成员为观察对象,重点关注全球化进程中地域社会的行为、态度和观念转变的过程。
通过分析全球本土化和微观全球化各自的内涵,可以发现本土社会的变迁不仅表现为城市宏观发展模式的变化,还体现在嵌入微观情境中的个体价值与行为的聚集性变化。因此,通过具体的微观情境来理解全球本土化是把握和概括本土社会全球化进程最适宜的分析框架[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和治理结构出现了重大变革。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与公正性,决策权逐渐从中央向地方转移。然而,这些在地实践究竟如何缔结为一场全球化运动?具体而言,即在地生活与全球化的互动是如何展开的?最终又将形成何种意义上的社会?
02 社区营造:全球本土化进程中的地域再造
“社区营造”(community building)的概念是相较于具有权威性的城市规划系统而言的:社区营造是以地域社会现有资源为基础,通过多元化协作使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从而提升社区活力的一系列活动[8]。日本将其作为一种解决地域问题的方法论,并开始地域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本文研究案例神乐坂隶属东京都新宿区,占地面积约16hm2,由6个小型街区组成,现有居民2600余人。© 周详
20世纪末,高度城市化下的草根力量开始尝试从市民社会中寻找突破口。伴随着地方政府等基础自治体权限和力量的扩大,社区的概念开始超越行政管理的物理边界,营造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空间[9]。两者的叠加使日本的社区营造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并显现出其在空间、文化和政策等方面的多维含义。
日本的社区营造除了具备西方社会倡导的“公众参与”(public engagement)所普遍具有的政治学和社会学因素外,还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日本传统空间意象的保护意义——这一点尤为重要[10]。在日本,“町”(machi)既是社区营造的基本单位,也是传统街区的计量单元。因此,以町为单位的社区营造的核心便是从非官方、非专业的民间维度对地域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进行衡量[11],为町内居民勾画出一个颇为明确的文化及社会集体心理意识,从而促使人们对其所在的町进行防卫和保育[12]。
神乐坂街道街景:街道两侧是日本传统的街巷空间——“路地”(ろじ,Roji)网络;在这些2~3m宽的街巷中坐落着神社、旅馆、餐厅以及传统工艺品商店。作为日本传统文化景观的代表,神乐坂地区的路地空间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由装饰性路地和迎客性路地构成的“花街路地”;第二类是由小型商店构成的“商铺路地”;第三类则是由高密度的小型低层住宅构成的“生活路地”。© 周详
在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中央政府虽对一些管理领域进行了赋权,但在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等核心议题上,自上而下的行政作风仍在延续[13]。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议题上缺乏独立的决策权(决策权归于中央),且受到财政预算的限制,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权力最弱的行政单元[14][15]。由此可见,在日本的社区营造过程中,中央政府通过法规控制、行政管理等手段塑造了一个权威阶层所乐见的市民社会框架。
当前,日本社区营造的产生是城市治理上下角力的结果,这种冲突性表明:介入社区管理领域是一项高度政治化的活动,因为它不仅会触动既有的管理体制,还影响着市政预算的支配,其终极目标是希望形成一种上下均能接受的管理体制[16],而全球化的外部压力使日本的本土化改革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
调和全球化进程与地方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打破物理地域边界并建立集合意识;同时,加强有关地域独特性的认知对于维护具有韧性的地方本土性也至关重要[17]。因此,基于微观情境的本土化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日本的社区营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居民的地方自治,还便于认识全球范围内经济重组和去中心化的趋势。
路地承载着神乐坂地区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公共活动:在这里,人们身处由社会、历史以及文化交织而成的复杂空间中,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在世界存在和延续的具体呈现。© 周详
03 新的全球化风景:社区营造的当代内涵
在日语中,“社区营造”一词中的“营造”(づくり)兼具“稻米的培育”及“人的培养”等含义[18]。这意味着社区营造在诞生之初就不同于生产或制造某种物品,而是一种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用心规划和孕育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日本的社区营造并非旨在创造全新的东西,而是对现有的事物进行仔细琢磨以使之脱胎换骨。
因此,社区营造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一个地区长期、稳定、持续地开展在地活动,才能激发本地活力,形成可持续的社区良性经济模式。这当然还取决于地方政府、投资者、当地居民、社区规划师和志愿者对社区营造本身的理解和耐心。
当下,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紧张关系令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变得愈发复杂。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已不能再沿用旧有的概括性结论,而需要更加细致地研究特定场所和地域文化对城市社区的影响。
神乐坂社区营造运动演进过程 © 周详
在实践指导方面,亦不可虚假地“创造”所谓的地域传统,或在全球化的压力下对地域传统进行全盘否定。相反,全球本土化需要更加细致地关注当代文化中必然出现的杂交性,不仅要重新审视既有的历史和传统要素,还要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生活便利性。
全球本土化学者吉利·S·德罗里(Gili S. Droli)认为[1],可从三个维度讨论全球本土化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的问题:全球性和本土性两种力量此消彼长的关系、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在不同部门或领域的超越与融合,以及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在不同年代和地域的扩散与调适。
作为全球化与本土化共同作用的产物,社区营造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交织在一起的国家宏观的整体变迁和家庭微观的个体需求,使社区成为展现城市社会变迁、利益冲突和邻里抗争的重要空间[19]。
全球本土化的三维度解析 © 周详
目前,对于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发展目标已非经济粗放增长时期的新区创造,而是促使已有资源朝向更加成熟、可持续的微观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社会结构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肇始于50年前的日本社区营造的城市再造方式对于中国当下倡导的“存量规划”和“参与式设计”仍然具备充实工作内容、指引发展方向的借鉴意义。
学者赵汀阳认为:“生活的一切问题都是共在问题,如果像叙述事物的物理运动那样去叙述生活的命运,那么将取消生活的一切意义和价值……幸福的概念也将因此消失,因为没有一种幸福属于个体事物的存在状态——幸福是一件事情,一件属于共在状态的事情”[20]。在此意义上,基于全球本土化进程的社区营造的当代内涵便是形成一种关乎幸福的新的全球化风景。
主要参考文献
[1] Sun, Y., & Wu, D. (201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Age of Glocaliz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Epitropoulos, M. G., & Roudometof, V. (1998). American Culture in Europ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3] Knowles, E., & Elliott, J. (1997).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New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4] Giulianotti, R., & Robertson, R. (2009). Globalization and Football: A Critical Sociolog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Ltd.
[5]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6] Breidenbach, J. (2009). Seeing Culture Everywhere: From Genocide to Consumer Habit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7] Ebo, B. L. (2001). Cyberimperialism: Global Relations in the New Electronic Frontier.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8] Sato, S., Aiba, S., & Uchida, N. (2017). Textbook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Tokyo: Kajima Publishing House.
[9] Sorensen, A. (2003). Building World City Tokyo: Globalization and Conflict over Urban Space.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37(3), 519-531. doi:10.1007/s00168-003-0168-3
[10] Zhou, X. (2017).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s of Neighborhood Conservation-Based Community Building in Jap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5(5), 10-25.
[11] Miura, T. (2011).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Suburbs? Story of Tokyo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Tokyo: Chuokoron Shinsha.
[12] Waley, P. (2002). Moving the Margins of Tokyo. Urban Studies, 39(9), 1533-1550.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220151646
[13] Yorifusa, I. (2006). Local Initiatives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Planning Power in Japan. In C. Hein, & P. Pelletier (Eds.), Cities, Autonomy,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Japan (pp. 25-54). London: Routledge.
[14] Goldsmith, M. (1995). Autonomy and City Limits. In J. S. Davies, & D. L. Imbroscio (Eds.), Theories of Urban Politics (pp. 228- 252).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15] Mulgan, A. G. (2004). Japan’s Interventionist State: The Role of the MAFF.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6] Sorensen, A. (2007). Changing Governance of Shared Spaces: Machizukuri a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A. Sorensen, & C. Funck (Eds.), Living Cities in Japan: Citizens’ Movements, Machizukuri and Local Environments (pp. 56-9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7] Sun, M. (2018). Collective Territories: Public Art Practices for a Resilient Localiz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6(1), 28-39.
[18] Nishimura, Y. (2004). What is Neighborhood ConservationBased Community Building. In Japan Architecture Society (Ed.), Neighborhood Conservation-Based Community Building in Japan (pp. 2-7). Tokyo: Maruzen Publishing House
[19] Zhou, X., & Kubota, A. (2018). Between Family and State: Discussion on the Segment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Daily Living Space within Shanghai Historic Lane Neighborhoo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5(4), 34-40. doi:10.14085/j.fjyl.2018.04.0034.07
参考引用 / Source
Zhou, X., Cheng, Y., & Kubota, A. (2020). Glocalization-Based Analysis of Japanese Community Building Movement from a Micro-Context Perspectiv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8(5), 32-45. https://doi.org/10.15302/J-LAF-0-020004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