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江于民——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景观设计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
项目名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
项目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岸通北路至丹东路段
-
项目规模:38000平方米
-
设计公司: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
建成时间:2016年7月
-
图片来源:苏圣亮、占长恒、章勇
杨浦滨江示范段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启动段,为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乃至整个45公里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都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意义。由于密集的厂区、单位割据江岸,建筑师作为多年生活在该区域的市民中的一员,从来不曾在杨浦区段接近滨水区域。“临江不见江”是这一区域近百年来的城市空间难题。第一次经过重重障碍步入场地,站在老码头上,摸着满是印痕的栓锚桩,眺望远处陆家嘴金融中心。我们意识到这将是城市空间的一次重要的蜕变,也将是这个城市百年工业文化历程鲜活呈现的重大契机。
▼清晨的液铝码头
▼清晨西侧入口处往来的市民
既存工业环境的挖掘和延续
将老码头上遗留的工业构筑物、刮痕、肌理作为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映射的记忆进行保留,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记忆的空间化和物质化。站在老码头上,倚靠着曾经的拴船桩,遥望黄浦江对岸陆家嘴CBD的场景,城市文化在这样的时间厚度中得以延续。
▼1、2号码头间搭建的钢栈桥
▼复合功能的钢廊架
▼钢索坡道廊架和奔跑的小孩
▼广场上用栓船桩布置形成的矩阵
原生态的景观设计理念
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在防汛墙后腹地较大区域原本是一片低洼积水区,水生植物丛生,我们保留了原本的地貌状态,形成可以汇集雨水的低洼湿地。大雨时能起到调蓄降水、滞缓雨水排入市政管网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水泵和灌溉系统,湿地中汇集的水还可用于整个景观场地的浇灌之用。而植物配植以原生草本植物和耐水乔木池杉为主,同时配以轻介入的钢结构景观构筑物,形成别具原生野趣和工业特色的景观环境。
▼芦苇丛的自然野趣
▼夏日傍晚纳凉的周边居民
▼雨水湿地 钢结构栈桥 和 历史建筑
▼雨水花园内的钢结构廊桥和凉亭
基础设施的景观化利用
贴近黄浦江的杨树浦水厂为公共空间的贯通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利用水中基础设施的结构作为栈桥的结构基础,实现了断点的贯通。同时将正在工作的基础设施纳入景观设计的范畴,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原来难得一见的角度和景象,也为景观设计和公共活动增添新的内涵。
▼水厂栈桥和保留的保留系缆墩
▼同水厂建筑相结合的坡道
▼总图
▼生态设计
▼湿地通道方式结构示意图
▼剖面及节点图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谷德设计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