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景观  /  正文

2018LA先锋奖:折叠渝中——地域性街巷空间改造设计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2018-11-14
原创
  • 项目名称:
    折叠渝中——地域性街巷空间改造设计
  • 项目地点:
    中国
  • 设计公司:
  • 所获奖项:
    2018LA先锋奖景观设计奖

参赛作者:宗敏

指导老师:刘佳

所在学校:西南大学

LAF711_Z01.jpg

▲总平面图:自西向东包括首尾两个节点广场,上下以梯坎巷进行连接,于街道中布置若干折叠设施,整体以折线铺装带进行串联。

LAF711_Z02.jpg

▲结构分析图:根据市民习俗文化分为两带两点——休闲文化带、饮食文化带、棒棒文化节点、休闲文化节点

LAF711_Z03.jpg

▲策略分析图:主要通过对过街楼、梯坎巷和商业街的改造,增加休闲空间和折叠设施,构建折叠的景观体系

LAF711_Z04.jpg

▲设计构思图:以重庆特色的“棒棒”、坡坎、坡屋顶建筑及山脊线为灵感来源,通过引入折叠的设计理念进行演绎,生成小品、构筑等形态

LAF711_Z05.jpg

▲可移动折叠设施示意图:包括可移动折叠经营车厢和可移动折叠休闲设施,,可根据需要进行旋转、组合,具有灵活、节约空间的特点

LAF711_Z06.jpg

▲鸟瞰图:上下街道以高差为23m的梯坎巷进行连接,折叠设施以不同的形式和排列方式分布在整个街巷空间

LAF711_Z07.jpg

▲棒棒文化广场效果图:“棒棒”以现代化小品的形式呈现,起伏的阵列与山体和层叠的城市建筑相呼应,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棒棒”精神在这里被城市铭记。LAF711_Z08.jpg

▲黄葛树下休闲广场效果图:以保留黄葛树为中心,线性的折叠构架在提供坐憩设施的同时体现了场地的现代感,与周边现代化的建筑更为融合。LAF711_Z09.jpg

▲折叠设施效果图:可移动折叠设施按线性排列在商业街步行道上,在不影响交通功能的同时为小贩提供灵活的就业空间,增加了街道空间的有序性。LAF711_Z10.jpg

▲折叠坐凳效果图:火锅、串串、小面……布置在饮食店铺外的露天折叠座凳接地气的体现了市民户外饮食文化,不同排列方式可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作品介绍:

第 1 章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重庆现代街巷空间的趋同性日益显著。通过串联具有陪都文化特色的抗战遗址、遗迹等,形成了渝中区的静态“文化线路”,但最鲜活的地域文化特色——市民习俗文化却在更新的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街巷空间作为市民习俗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如何以现代化的方式融合市民习俗文化,形成动态“文化线路”,对于增强渝中区现代街巷空间的地域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1.1 渝中区静态 “ 文化线路 ” 背景
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见证了重庆几千年的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其中以巴渝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开埠文化、抗战文化为典型。目前以湖广会馆为代表的移民文化节点、以朝天门码头为代表的码头文化节点和以洪崖洞为代表的巴渝建筑文化节点串联形成了渝中区静态“文化线路”中的一条。根据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通过连接各条“文化线路”,形成了渝中区相对完整的静态“文化线路”的空间布局。
1.2 重庆市民习俗文化背景
由于地域、气候、环境条件的不同,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所展示的习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于重庆而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习俗文化包括重庆人文名片——“棒棒”文化,市民户外打牌、摆龙门阵的休闲文化,以及户外吃火锅、串串、小面的饮食文化。
相对于静态“文化线路”的妥善保存与协调布局而言,重庆市民习俗文化与更新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正逐渐退出现代街巷空间的舞台。以棒棒文化为例。自十九世纪末开埠以来,重庆成为西南地区货运枢纽,在以水运为主的时代,大多数货物都依赖人工转运,“棒棒”第一次大规模出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庆再次出现大量“棒棒”,在 1990 年前后达到顶峰,几乎与城市化、工业化的脚步同步。但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逐渐发达,物流行业逐渐兴起,“棒棒”正逐渐被取代。以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棒棒”,如今仅活跃在固定的几个点,数量也急剧减少。对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棒棒”的减少是进步的标志。但对于城市文化角度而言,他们跟黄葛树一样,能代表这座城市坚韧乐观的性格,他们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也值得被城市铭记。
1.3 传统街巷空间与市民习俗文化
由于地形高差大,重庆渝中区以线形空间为主要特征的街巷空间成为城市的主要公共空间形态,街道、广场和其他线形空间成为市民的主要活动场所 。街巷作为主要生活性道路,集交通、娱乐、休闲、交往等功能于一身,成为重庆市民日常生活的主要行为空间。在重庆传统街巷空间中,人们喝茶、聊天(摆龙门阵)、下棋、打牌、纳凉、阅读、做家务、吃火锅、购物、消磨时光。在街巷不起眼的休闲场所中,演绎着重庆特色的“生活话剧”。
1.4 现代街巷空间融合市民习俗文化的意义
随着重庆的快速发展,渝中区重叠的高楼大厦间一条条笔直的街道早已模糊了其地域特色,市民的部分习俗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街巷空间作为市民习俗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应当结合现代化的城市空间设计对市民习俗文化进行融合,在让人们记住乐观坚韧的重庆市民的精神文化的同时,创造出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街巷空间。
第 2 章  项目概况
2.1 区位分析
本方案所选街巷空间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陕西路片区,属于原朝天门批发市场范围。场地北接朝天门码头,南临湖广会馆,东连东水门大桥。自东水门大桥下街头广场起,经朝东路——港渝广场巷——陕西路——打铜街,至道门口总长约 700m。
2.2 交通分析
场地由陕西路、打铜街两条城市主干道,朝东路、道门口两条城市次干道组成曲折的街道空间,并以一条具有重庆地形特色的老街巷作为上下连接空间。
2.3 周边建筑性质分析
由于周边以商业建筑为主,还包括少量的居住建筑、学校、医院,以及湖广会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建筑群。多种类型的建筑决定了使用群体的多样性。
2.4 地形分析
场地内陕西路与朝东路上下高差约 23m,主要由台阶与平台相连。除上下连接的小巷外,其余街道相对平缓,纵坡在 0.3%~0.6%之间。
 第 3 章  现场调研
调研方式:通过定点观察、现场拍照、与市民非正式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调查内容包括了使用人群类型及对应使用需求,现状存在问题等。
调研时间:2018 年 3 月
3.1 使用人群解读
场地使用人群可分为流动人群和固定人群两大类。其中流动人群主要包括游客、进货商、上班族,固定人群主要包括棒棒、居民、小贩。流动人群中数量游客和进货数量较多,固定人群中本地居民与附近活动的棒棒群体较多。通过对他们的活动观察和非正式访谈,对他们的使用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需要更多的休闲空间、休闲设施与灵活的经营摊位。
3.2 现状存在问题
所选街巷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状问题:
(1) 现有休闲设施、休闲场地严重不足
(2) 小巷平面笔直,立面杂乱
(3) 固化的商业空间与小贩的无序经营
(4) 街道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第 4 章  概念构思
4.1 设计目标
针对街巷空间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结合市民的使用需求和城市街巷空间的地域文化需求,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设计目标:
(1) 提供足够的休闲场所及设施作为市民街头休闲文化的载体;
(2) 创造灵活的就业空间,增加街巷空间的有序性;
(3) 将市民习俗文化和更新中的城市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融合
4.2 设计理念
设计根据场地用地紧张的特点和上下连接的地形特征,提出“折叠”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折叠”本身符合山城重庆爬坡上坎的空间特征,是地域特征的直观体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折叠”,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和功能灵活性,将市民习俗文化折叠于现代街巷空间。
4.3 设计策略
希望通过折叠空间与折叠设施的引入构建折叠的景观体系,融入市民习俗文化,体现重庆地域特色。
(1) 折叠空间:主要针对连接上下空间的过街楼和梯坎巷
过街楼:通过梳理场地交通,将两侧原有的平行台阶改造为台地休闲空间,利用过街楼通风、遮阴的特点,便于市民一系列休闲活动的开展。
梯坎巷:根据巷子平面笔直,立面杂乱的特点,借鉴重庆传统街巷空间的布置特点,增加其空间的凹凸变化,增设台地休闲空间,满足市民更多的休闲需求。
(2) 折叠设施:主要以单体和组合的形式布置在相对平坦的街道空间和台地空间,包括可移动折叠设施和固定折叠设施。可移动折叠设施便于市民灵活的休闲和经营,固定折叠设施便于市民习俗文化的现代化表达。
 第 5 章  设计表达
5.1 总体设计
本方案作为渝中区局部街巷空间的更新改造,在尊重场地现有地形与交通关系的基础上,设计结合市民使用需求,在增加休闲空间与设施的同时融入市民习俗文化,旨在增加渝中区街巷空间的地域特色。
设计根据市民习俗文化构建结构骨架,总体分为两个文化节点(棒棒文化节点、休闲文化节点)和两条文化带(休闲文化带、饮食文化带)。
设计在保留原有交通关系和植被的基础上增加了节点出入口与乔木数量,以提高场地的便捷性,并通过植物遮阴提高市民休闲的舒适度。
根据市民的使用需求和地形关系,在相对平坦的街道空间置入不同的折叠单体与组合;在连接山下的巷子空间充分体现凹凸与层叠变化;在首尾节点空间植入文化设施,以充分融合市民习俗文化,彰显地域特色。
方案以折线作为主要的设计语言,在呼应场地高差关系与周边层叠的建筑立面的同时体现出现代感,与更新中的城市相融合。
5.2 节点详细设计
5.2.1  棒棒文化广场设计
棒棒文化广场位于场地内朝东路起点,面积约 2000m 2 ,功能以休闲和“棒棒”文化展示为主。“棒棒”在这里以现代化小品阵列的方式进行体现。层叠错落的组合立面灵感来源于山体与城市建筑的起伏,橙红色的外观醒目而颇具个性,周边配以植物与休憩坐凳,是展示“棒棒”文化和市民休闲文化的重要载体。
5.2.2  黄葛树下休闲广场设计
黄葛树下休闲广场位于场地内道门口段,面积约 900m 2 ,以休闲功能为主,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设计保留场地原有冠幅约 30m 的黄葛树,利用其本身的遮阳性,在树下设置木质树池坐凳,便于市民乘凉、打牌、摆龙门阵等。线性的折叠构架在提供坐憩功能的同时体现了场地的现代感,与周边环境更为融合。
5.2.3  梯坎巷设计
梯坎巷为场地内原有小巷,长度为 150 m,上下高差约 23 m。功能较为综合,以商业和交通为主,兼具休闲、生活功能。根据其层叠的地形特点,结合现状平面笔直、立面杂乱的问题,设计对巷子进行了梳理。增加了平面空间的凹凸变化,增设了休闲空间;同时对店铺立面进行了改造设计,将原来杂乱的篷子立面改造成与整体设计相融合的折叠立面,增加了巷子的有序性与现代感,使之与周边环境更为协调。其爬坡上坎的空间内部折叠了典型的重庆市民习俗文化,构成了一条狭长而颇具地域特色的风景线。
5.3 折叠设施专项设计
场地内折叠设施主要分为可移动折叠设施和固定折叠设施。
可移动折叠设施包括可移动折叠车厢和可移动休闲构筑。
其中可移动经营车厢由独立车厢与基本交通工具——自行车组合而成,可以便捷地运输商品和货物,也可以展开成经营摊位,使用灵活,功能多样。
可移动休闲构筑由折叠单体构成,单个折叠休闲构筑的尺寸刚好是一个成年人能够坐、卧的空间,不同的排列方式创造了不同的活动可能。合拢式排列可供市民下棋、打牌等围坐活动;展开式排列可为市民聊天、交往提供不同的空间类型,同样灵活。
固定折叠构筑主要由折叠廊架和花架组成。
折叠廊架位于棒棒文化广场,形态的设计来源同样取自山体的立面起伏,同时融合了“棒棒”的柱状元素,采用混凝土板作为材料,简约又颇具特色。
折叠花架位于黄葛树下休闲广场,柱子选用红木材料,廊架顶由暗红色空心钢管组成,整体结构较为轻盈,便于通风,广场原有的黄葛树足够为其遮阴,可满足市民乘凉、
户外休闲的需求。
折叠坐凳分布在场地各个节点与路边商铺外侧,便于市民休闲坐憩。形态的设计也结合了“折叠”的主题,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供不同数量的人群使用。在饮食店铺外摆的布置接地气地融合了重庆市民户外吃火锅、串串、小面的饮食文化,对于城市而言,是一道鲜活而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5.4 结语
该概念方案关注到逐渐淡出城市现代街巷空间的市民习俗文化。方案针对街巷空间的文化承载特性,设计提供足够的空间与设施作为市民习俗文化的载体,期望通过融合动态文化的形式来体现城市街巷空间的地域特色。当人们走入这条街巷时,通过利用这些“折叠”设施,激发互动行为,习俗文化在不经意间展示出来,这也可以说是城市文脉的某种延续。同时,由于景观的介入,街巷空间形成了新的场所体验,市民习俗文化与更新中的城市实现了现代化的融合,增强了现代街巷空间的地域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
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2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