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LA先锋奖:流媒体——新媒体视域下地铁交通枢纽景观装置艺术化构建
-
项目名称:流媒体——新媒体视域下地铁交通枢纽景观装置艺术化构建
-
项目地点:中国北京国贸
-
设计公司: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
所获奖项:2018LA先锋奖景观设计奖
参赛作者:李越 王逸舟
指导老师:赵艳 张宗森 边小庆 李伟佳 刘韦伟
所在学校: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作品介绍:
装置中“城市”这个部分设置于通道的天花顶部,它的外形来源于北京CBD商贸区城市立面剪影,矢量化后加以抬升、平滑等手法处理,放样立体模型就形成了装置的整体雏形,从前后两个方向观看可清晰看到城市剪影的形态,并用LED灯带加以装饰,突出其特点。装置整体由上至下包括天花连接层、顶盖层、结构龙骨层、电路版排布管道及投影装置电路板层、投影装置安置管层、底部造型面层及灯光线路排布层、造型灯光排布层组成,其中电路排布管及投影装置电路板层和投影装置安置管层为装置为此装置的核心部分,它与下部“铸造者”部分相连接,投影装置会放出投射影像投射到地面装置部分,这也是装置与参与者互动的关键部分。
装置中“铸造者”这个部分是装置互动功能的直接体现。装置整体铺设与通道地面,与上部设备垂直对应,经过精密计算后安装,总体分为:跟踪投影面层、玻璃面层固定钢架、玻璃面层、图案呈现面层、地板这5个部分。由于玻璃不成像的特性所以在最上方加装了一层投影面层用来承接上方装置的投影,玻璃面层的存在是为了使同行者可以透过这层观看到下方图案呈现面层的图像,团呈现面层将呈现北京CBD商贸区标志性建筑的比例缩放图像,将巨大壮观的建筑物比例缩放后放入通道地面,最后加盖固定钢架构成了整个装置。
参与者互动的过程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就是正常的通行,当参与者在通道中通行时抵达装置前端的第一个投影装置下方,投影装置上的激光传感装置将开启并打开投影装置向下投射具有颜色的灯光,灯光的形式时下方图案呈现面层中标志性建筑物的整体描边效果,用以不同的颜色来呈现,当参与者继续前行时可继续开启下一个投影装置,以此渐渐完成建筑物的所有描边,当参与者完成整个通行后,建筑物也被完整的“呈现”在地面上,这就是装置的互动全过程。其中同行者到达感应边界后投影设备开启,随同行者移动逐步向前推进形成图像,但投影装置的速度会快于通行者移动速度,目的在于便于通行者观察影像变化。另外,当第一名通行者进入感应区域后,需走完全程后感应设备才会复位到起始点,换言之,设备每个投影间隔只可识别一名参与者,当前一名参与者完成全部过程后才会对下一名第一个通过传感器的通行者产生感应。
我希望参与者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视觉上可以观看到光影带来的效果,形式中体验“铸造”过程的乐趣,与此同时发现其中的寓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你从事着什么工作,身处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你都是这城市中的一份子,是我们铸造了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
家的时空之旅
该装置的灵感来源于恩格斯的经典语录“历史是螺旋上升的”一言。
装置的外形演变过程是一个由意向虚体向有机实体转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无限循环的圆(代表一成不变的生活),打破缺口,向内螺旋前进,两端拉伸,形成三位实体,经历规划、扭曲等过程最后放样得到一个向内螺旋的实体模型。
向内螺旋的模型最大圆周部分于地平面成15度倾角,此做法使向内螺旋的外边线形成了一个横置的完整的等边三角形,底角为60度,顶角为30度(同时对应着螺旋的圆心)。组成部分分为:装置固定支架、发光晶体管装饰、固定龙骨支架、外表皮固定面层、互动展示面层以上5个部分构成。其中,外表皮固定面层与互动展示面层组成了装置整体最大的展示部分,宽度为1米,此举也是为了使影像呈现部分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整体装置的支撑由4个部分构成,其中三个支撑住分别位于三个突出圆拱的下端,连接着一个半环状支撑用不锈钢锁扣与固定龙骨支架部分项链(此举为方便装置的安装与回收)。第四个连接圆环位于装置的尖端尾部(也就是螺旋圆心位置),这个部分使装置核心的成重点也是视觉焦点。通过以上的模型推敲、创造以及渲染,我希望用一个静止的外观实现视觉上的时空流动的感受,这就是我对标题中“时空旅行的诠释”。
在独特外形的先提条件下,我需要一个主题物来完成这次“时空里穿行”,于是我加入了另一个“家”的概念,原因来源于我对北京南站中人群实地调查中的亲身体会,随着交通出行的便捷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出差的时间占据了
大部分的生活,并且频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大部分的工作者因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逐渐淡化对“家”的概念,使他们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对此,我将中国自50年代初直至21世纪现在的北京市民的居住空间通过照片、拟态化图形、VR实景体验的方式展现在参与者面前,面向全年龄段的参与者,唤起他们对他们某一段时间居住过的“家”的回忆。
参与者于装置互动的过程为一个VR虚拟现实体验过程。装置提供向参与者提供了三个参观阶段:1、装置外形带来的时间流动模拟体验。2、装置向内面层的半球投影技术。3、拱形区域的VR实景体验。
当参与者参与至装置中时,将会踏入到装置下方的一个具有颜色的平面区域,这个区域上的指向标识会指引参与者站立于最佳观看点,装置整体共设置有4个观看点,其中位于螺旋起始点正对1.5米处为形态观测点,当观测者位于这个点位时可观看到装置螺旋外形带来的时间流动的视觉效果;位于螺旋型三个拱下的桥洞型区域为装置的三个VR体验区,在这个位置可肉眼观看到装置下方的半球形投影装投影到半圆形拱面上的投影画面,还可戴上装置内提供的VR眼镜,观看设计者提供的实景空间,身临其境体会更真实的场景。
▲人与空间互动解析
▲实景拟像效果展示图片
▲实景拟像效果展示图片
▲人与空间活动分析示意图
▲地铁演变历史图
▲家时空概念分析图
▲人与空间互动解析
▲装置概念图
▲人与空间互动解析
▲景观装置效果图
评委推荐意见1:
选题、思考方向有趣,对人视觉与行为的研究有一定的结论成果、项目主题展示的内容略有不足、有待进一步考评。
评委推荐意见2:
1、命题富有趣味,并有现实意义;
2、构思和设计成果创意较为突出;
3、需加强对地铁人的行人的分析,装置2易成为通行的障碍物。
评委推荐意见3:
作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地铁空间,进行装置艺术设计。作品具有较为准确的地铁搭乘人行为分析,设计基本合理,具有一定趣味性。但选题过小,社会文化意义相对不足。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