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活动  /  正文
  • 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的人地关系研讨会

    日期:2022-11-29---2022-11-29
    地点:线上
    是否收费:否     
    报名方式:

为开展关于流域聚落人地关系演化的多学科、国际性线上学术合作研讨,推动流域聚落可持续发展与流域遗产整体保护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拟于2022年11月29日开展“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的人地关系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得到2022年度“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基金”项目资助,由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汪芳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所郭庆华教授共同申请。



会议时间 Seminar Date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16:00 – 21:40

16:00-21:40 on 29th November, 2022 (Beijing Time)

伦敦时间2022年11月29日08:00 – 13:40

08:00-13:40 on 29th November, 2022 (London Time)


主办单位 Sponsor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Peking University


合办单位 Co-sponsor

剑桥大学考古系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协办单位 Co-organizer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所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承办单位 Organizers

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北京大学)

NSFC-DFG Sino-German Cooperation Group on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学术委员会

Watershed Spatial Planning Academic Committee, Urban Planning Society of China


会议直播 Live Broadcast

B站直播地址:https://live.bilibili.com/23450335

Live streaming website: https://live.bilibili.com/23450335


背景信息 BACKGROUND

流域是人地系统中人类最早活动的地理单元。世界范围内,早期文明与聚落多发祥于大河流域。不同流域的文明演进轨迹,与人地关系演化息息相关。例如,在中国,黄河流域及下游黄淮海平原,河流的泛滥、改道、迁徙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曾一度对文化遗产造成毁灭性影响;在长江流域,受到自然灾害事件、气候干燥及跨流域文化冲击的影响,早期聚落文明普遍存在中断现象。流域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空间媒介,亦是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纽带,是城乡聚落与文化遗产的基底与容器。理解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的人地关系,对流域聚落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流域自然和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和考古工作,强调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持续聚焦流域环境,出台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本次国际研讨会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目标,邀请国内外多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与主题报告,就流域聚落人地关系演化展开学术交流。


会议日程 SCHEDULE

欢迎致辞(北京时间 16:00-16:10)

Opening (London Time 08:00-08:10)


主持人:汪   芳 教授,北京大学

Moderator: Prof. Fa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致辞:郑如青 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

Welcome Remarks: Dr. Ruqing Zheng, Deputy Director,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eking University 


网络合影

Group Photo Online


主旨报告(北京时间 16:10-18:30)

Keynote Reports (London Time 08:10-10:30)


主持人:汪   芳 教授,北京大学

Chair: Prof. Fa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时间 16:10-16:40 水  涛 教授,南京大学

London Time 08:10-08:40 Prof. Tao Shui, Nanjing University

题目:中国西部干旱区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Title: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Human-Land Relations in Arid Region of West China: A Case Study of Tarim River Valley in Xinjiang


北京时间 16:40-17:10 Marie Louise Stig Sørensen 教授、院士,剑桥大学 

London Time 08:40-09:10 Prof. Marie Louise Stig Sørense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题目:面对河流还是背对河流:通过黄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对河流史前关系的思考

Title: Facing the River or Turning Your Back on It: Reflection on Prehistoric Relations to Rivers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Danube


北京时间 17:10-17:20 点评与交流

London Time 09:10-09:20 Comment and Q & A

 点评:张昌平 教授,武汉大学

Comment: Prof. Changping Zhang, Wuhan University


北京时间 17:20-17:50 方  勤 研究馆员、院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London Time 09:20-09:50 Prof. Qin Fang, Hube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题目:石家河聚落的分期与变迁

Title: Stages and Changes of Shijiahe Settlement


北京时间 17:50-18:20 Christopher Evans  高级研究员、院士,剑桥大学 

London Time 09:50-10:20 Senior Fellow Christopher Evan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题目:时间与河流:调查英国剑桥郡大乌斯河的史前史

Title: Time and the River: Investigating the Prehistory of the River Great Ouse, Cambridgeshire, England


北京时间 18:20-18:30 点评与交流

London Time 10:20-10:30 Comment and Q & A

 点评:张昌平 教授,武汉大学

Comment: Prof. Changping Zhang, Wuhan University


中场休息(北京时间 18:30-18:40)

Halftime (London Time 10:30-10:40)


主题报告(北京时间 18:40-21:40)

Theme Reports (London Time 10:40-13:40)


主持人:王长松 研究员,北京大学

Chair: Prof. Changso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时间 18:40-19:00 史宝琳 副教授,吉林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London Time 10:40-11:00 Associate Prof. Pauline Sebillaud, Jilin University & CNRS

 题目:中国东北嫩江流域的聚落形态:环月亮泡区域性系统调查主要收获

Title: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Nenjiang River Valley in Northeast China: Results of the Systematic Regional Survey around the Yueliang Lake


北京时间 19:00-19:20 曹  凯 博士生,南京大学 

London Time 11:00-11:20 Kai Cao, Ph.D. candidate, Nanjing University

 题目:新疆喀什乌帕尔绿洲史前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以阿克塔拉遗址群为中心

Title: Research on Prehistoric Remains in Kashgar Wupaer Oasis in Xinjiang: A Case Study of Aketala Site Complex


北京时间 19:20-19:40 薛鹏程 博士生,北京大学 

London Time 11:20-11:40 Pengcheng Xue, Ph.D. candidate, Peking University 

 题目:“人口-生产-生态”演化视角下流域聚落的适应性发展路径

Title: Adaptive Development Paths of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Production-Ecology" Evolution


北京时间 19:40-20:00 林诗婷 博士生,剑桥大学 

London Time 11:40-12:00 Shiting Lin, Ph.D. candidat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题目:原真性与怀旧: 探析珠江三角洲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

Title: Authenticity and Nostalgia: Exploring the Adaptive Reuse of a Historical Distric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北京时间 20:00-20:15 点评与交流

点评:王长松 研究员,北京大学

London Time 12:00-12:15 Comment and Q & A

Comment: Prof. Changso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主持人:高晨舸 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Chair: Associate Prof. Chenge Gao,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京时间 20:15-20:35 杨泽坤 博士生,北京大学 

London Time 12:15-12:35 Kunze Yang, Ph.D. candidate, Peking University

 题目:激光雷达在文化遗产建模中的应用

Title: Modeling Cultural Heritage Using LiDAR Remote Sensing


北京时间 20:35-20:55 卫  然 博士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ondon Time 12:35-12:55 Ran Wei, Ph.D. candidat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题目: 从殖民历史到殖民遗产:关于鼓浪屿的遗产话语与选择性阐释的探讨

Title: From Colonial History to Colonial Heritage: Debating Heritage Discourses and Sel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Kulangsu, China


北京时间 20:55-21:15 杨国华 高级研究员,剑桥大学 

London Time 12:55-13:15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Guohua Ya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题目: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发展和演变

Titl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rchitecture during Yangshao Culture Perio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本报告不提供B站直播)


北京时间 21:15-21:30 点评与交流

点评:高晨舸 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London Time 13:15-13:30 Comment and Q & A

Comment: Associate Prof. Chenge Gao,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结束致谢(北京时间 21:30-21:40)

Closing Remarks (London Time 13:30-13:40)


致谢:汪   芳 教授,北京大学

Address: Prof. Fa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报告专家 REPORTERS

水涛 教授,南京大学

Professor Tao Shui, Nanjing University


图片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委会副主任,从事青铜时代考古,早期中西交流考古研究,著有《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Marie Louise Stig Sørensen 教授、院士,剑桥大学

Professor Marie Louise Stig Sørense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图片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考古系史前欧洲和遗产研究教授、莱顿大学青铜时代研究名誉教授;剑桥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剑桥遗产研究中心成员;研究领域为文化遗产、遗产管理。因为其对文化遗产的杰出贡献,荣获欧洲考古学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rchaeologists,EAA)颁发的“欧洲文化遗产奖”(European Heritage prize)。


方 勤 研究馆员、院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Professor Qin Fang, Hube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图片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馆员,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商周考古及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研究。


Christopher Evans 高级研究员、院士,剑桥大学

Senior Fellow Christopher Evan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图片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附属研究员,剑桥遗产研究中心成员。从70年代中期开始在英国挖掘遗址(例如温彻斯特和芬盖特),并在1980年代指导伦敦博物馆的挖掘工作,并共同指导剑桥的哈德纳姆项目。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后欧洲史前/罗马聚落和景观考古学,特别关注英格兰东部和芬兰兹地区。


杨国华 高级研究员,剑桥大学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Guohua Ya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图片

英国剑桥大学项目首席研究员、剑桥大学考古系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所高级研究员。先后获得英国伦敦大学 (UCL)公众考古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考古学哲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亚洲学会院士、剑桥大学哲学学会院士、世界考古大会(专家级)会员。现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研究,暨仰韶文化视野下中国考古史和中国博物馆史研究。


史宝琳 副教授,吉林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Associate Professor Pauline Sebillaud, Jilin University & CNRS


图片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东亚文明研究所(CNRS, CRCAO UMR8155)研究员、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2020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铜质奖章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聚落、空间分析、商周考古等。


曹凯 博士生,南京大学

Kai Cao, Ph.D. candidate, Nanjing University


图片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边疆青铜时代考古、丝绸之路考古。参与新疆额敏也迷里古城、巴里坤泉儿沟、哈密黑山岭、疏附阿克塔拉、甘肃庄浪王家阳洼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2017-2018年参与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


薛鹏程 博士生,北京大学

Pengcheng Xue, Ph.D. candidate, Peking University


图片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NSFC-DFG中德中心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成员。研究方向为“流域聚落的适应性”,围绕传统村落、历史街区、文化遗产政策、城乡网络结构等内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奖励荣誉。


林诗婷 博士生,剑桥大学

Shiting Lin, Ph.D. candidat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图片

剑桥大学考古系、格顿学院、剑桥遗产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受管理,景观设计和遗产研究多学科专业背景的影响,其研究兴趣主要是遗产品牌化,遗产管理,遗产旅游和文化景观。已发表的论文涉及历史街区、城市记忆、文化公民身份、消费者行为等。


杨泽坤 博士生,北京大学

Zekun Yang, Ph.D. candidate, Peking University


图片

2022年于北京大学取得地理信息科学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雷达硬件设备和算法研发、激光雷达植被遥感。曾获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三好学生等奖励荣誉。


卫然 博士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Ran Wei, Ph.D. candidat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图片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地理与环境系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于批判遗产研究理论的中小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项目的决策与实施,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遗产旅游,世界遗产的提名与管理等。


点评专家 DISCUSSANTS

张昌平 教授,武汉大学

Professor Changping Zhang, Wuhan University


图片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目前负责盘龙城大遗址考古,出版有《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吉金类系——海外及港台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研究》等著作。专业为考古学,主要从事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的研究。



王长松 研究员,北京大学

Professor Changso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图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地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梅喜德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文化遗产管理。



高晨舸 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Associate Professor Chenge Gao,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图片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景观设计学、艺术设计教育双硕士,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会议主持 MODERATOR

汪  芳 教授,北京大学

Professor Fa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图片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组长;故宫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牵头成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学术委员会”;《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等3个SSCI/SCI期刊编委、国内英文期刊《River》副主编。专业领域为城乡规划,聚焦流域人水关系,从事“城乡建成环境的地方性和适应性”研究。


承办单位 ORGANIZERS

NSFC-DFG中德科学中心“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是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批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德国研究联合会共同资助,研究中国黄河-德国莱茵河流域的基础平台,由北京大学汪芳教授、德国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担任组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学术委员会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批准成立,由北京大学作为依托单位,从长时序、多要素、多尺度聚焦流域城乡空间的规划学术问题,从流域区域系统空间、流域城镇村落空间、流域地段建筑空间等统筹协调流域中“城-水”关系,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等,以充分发挥规划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规划学科的深化与拓展研究,支撑流域空间层面的规划工作。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