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海淀区人民政府
中央美术学院
共同主办的
亚洲数字艺术展
即将于2019年5月16日—6月15日
在北京举办
本次展览由四大版块组成
亚洲数字艺术主题展
文化+科技展
视听艺术展
亚洲数字艺术大会
这是在数字艺术领域
首次以“亚洲”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展览
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艺术家的数字艺术作品
将家通过数字媒介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及回应
呈现看似不同的数字艺术面貌背后
繁复错根的亚洲在地性及全球化语境下的交融性
构建一个文化与科技对话的平台
推动面向未来的跨领域文化创新
亚洲数字艺术主题展作品及艺术家
《汉字的性格》
《汉字的性格 The Character of Characters》 ,2012 by 徐冰
此作品的立意是来自于对“观远山庄”所藏的赵孟頫手卷这件传世之作的观看、分析与想象。以动画影片的方式,阐述中华民族特殊性的来源——在中国,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先要用几年时间牢记、书写几千个字型。每一个字就是一幅图画。此动画片最终是要表明的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与能量,以及在未来人类新文明建设中的利弊与作用。整个片子看完,实际上是了解了一篇关于书法与中国人特性的“论文”的内容。
徐冰 / Xu Bing
中国
1955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纽约,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1999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5年被美国国务院授予“AIE艺术勋章”。作品展出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并被广泛收藏。
《毛球镜》
《毛球镜 / Pom Pom Mirror》,2015 by 丹尼·罗金
《毛球镜》是由928个人造毛皮球同步排列组合而成。这座雕刻被组织成一个由黑色和象牙构成的三维网格,并由数百台电动机控制,而这些电动机则利用计算机视觉勾勒出观众的轮廓。图形在图像平面内看起来蓬松,但表达精确,其通过网状的“像素”向前和向后的“推拉”运动使其具有渗透性。随着机动装置以统一的动作嗡嗡作响,人物轮廓的痕迹出现又消失。
《自私基因写照》
《自私基因写照 / Selfish Gene Mirror》2015 by 丹尼·罗金
《自私基因写照》是丹尼·罗金以形象塑造为基础对生物进化机制的研究而作的最新作品。作品探讨了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描述的新达尔文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私基因”唯一的动机就是在基因群体中繁殖,而进化变异则是由其引起。同样地,在该作品中,成功地采用了能与观众肖像的颜色进行对比的微小的彩色线,从而将基因可视化表现出来。其结果是一种类似于水彩画的色彩效果,在整个屏幕上不断蔓延,不断更新观众的形象。
丹尼·罗金 / Daniel Rozin
以色列
丹尼·罗金是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互动电子传播研究所的艺术教授。他曾获得耶路撒冷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双学士学位,以及纽约大学的专业硕士学位。近三十年来,丹尼·罗金一直在实践中研究图像的构造和物质性。从马赛克到由像素组成的数字图像,都是通过离散元件而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罗金采用了从废物废料到手扇等一系列材料,来探究图像的构成,以及探究图像是如何转化而来。
《两只或三只老虎》
《两只或三只老虎 / 2 or 3 Tigers》,2015 by 何子彦
《两只或三只老虎》是一件行为剧场装置作品,主要由两块面对面的屏幕构成,主角分别是计算机生成的老虎和人。他们以二重唱的形式讲述了马来半岛一百万年来虎与人之间的故事精髓。期间,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态巧妙地贯穿其中。老虎和人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均从英国音乐人Vindicatrix的真实动作中进行动态捕捉。在整部录像作品中,自动化和同步化的剧场设备激发出一种超越图像本身的张力。随着二重唱的展开,老虎和人逐渐融入了对方的样子,而呈现作品的媒介也逐步拓展到“真人实景”。
何子彦 / Ho Tzu Nyen
新加坡
何子彦的作品脉络参考一系列文学、艺术史和音乐的文献,一种被扩大强化的模糊、戏剧性和不安的感受充斥于其中。他借由身心两方面来调动观众多种感知,并促使其思考那些我们已知的和更为重要的未知。
《京东AI生成地图》
《京东AI生成地图 / Jingdong AI Generated Map》,2018 by 邱志杰 & 何晓冬
《京东AI生成地图》是一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实时互动作品。地图的前端显示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团队根据艺术家邱志杰的手绘地图制作,而数据库内核则由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完成。经过艺术家一个月的训练,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按照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将观众口述的词汇发散成一张包含着山水、建筑形状及其他关键词汇的连绵起伏的地图。通过这种方式,人工智能机器人“绘制”出不断生成的地图,而观众借助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地图生成的过程中完成一次与艺术家的深入对话。艺术家对每个词汇的广阔语境进行了视觉呈现,与观众形成一种“超级交流”的状态。
邱志杰/ Qiu Zhijie
中国
1969年生于福建漳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北京。他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现为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及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他曾参与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3);横滨三年展(2005);圣保罗双年展(2002,2014)等。曾参与策划:中国首个影像艺术展“现象与影像”(杭州,1996);1999-2015年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下展览“后感性”系列;第9届上海双年展(2012);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7)等。
何晓冬/ He Xiaodong
中国
何晓冬博士现任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及深度学习及语音和语言实验室主任,并任华盛顿大学(西雅图)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兼职教授,他也是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他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领域,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及多模态智能。
《纪念计划:走向复杂 – 为勇敢、好奇和怯弱的人》
《纪念计划:走向复杂 – 为勇敢、好奇和怯弱的人》,2001 by 阮初芝淳
本次参展的影像作品是艺术家阮初芝淳第一次亲身尝试在水下作业。在此之前,他从未有过潜水经历。阮初芝淳从事纪念影像拍摄的想法由来已久,对如何开展纪念影像创作的好奇心促使他逐步推进并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艺术家原本只是迸发了一些关于人们如何在水下奋力兜售三轮车服务同时猛烈呼吸空气以保生存的图像。
阮初芝淳 / Jun Nguyen-Hatsushiba
越南
阮初芝淳于1968年生于东京,其父为越南人,其母是日本人。在日本生活到9岁时移居到美国,并在美国渡过青春期。他于1992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马里兰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97年回到越南胡志明市。作为越南最具国际知名度的艺术家,其“纪念计划”录像装置曾第13届悉尼双年展(2002年)、第8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3年)、上海双年展(2011年)上展出。
《书法运动视觉》
《书法运动视觉 / Chinese Calligraphy in Motion》,2016 by 托比亚斯·格莱米尔
该作品为Tobias Gremmler新创作的动态视觉艺术,承继了艺术家的惯有风格,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书法的笔触及运劲,通过感应追踪设备,撷取书写时的动作、力度及移动路劲,并以动态视觉的方式,呈现出不一样的汉字形体美韵之艺术,运用当代手法,展示中国书法里天人合一的精神。
《京剧运动视觉》
《京剧运动视觉 / Virtual Actors in Chinese Opera》,2016 by 托比亚斯·格莱米尔
该作品为中国戏曲与新媒体融合的祖尼戏剧创作而设计,虚拟演员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服饰和舞蹈的形状、颜色和动作。该项目探讨了服装和运动实际上可以重塑人体。舞蹈:国光歌剧团。
《功夫运动视觉 》
《功夫运动视觉 / Kung Fu Motion Visualization》,2016 by 托比亚斯·格莱米尔
当我在这个项目上工作时,我深深地被运动力学和功夫哲学所启发。特别是Lee Shek Lin、Wong Yiu Kau两位大师。视觉化不可见之物总是令人着迷的,甚至在数码时代之前,人们就已经用光、摄影、服装或绘画来创造出运动视觉。在我的著作《动态图像网格》2003版中描述了我在这项工作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
托比亚斯·格莱米尔 / Tobias Gremmler
德国
托比亚斯·格莱米尔是一位设计师,艺术家,作家,研究员和音乐家。他出生于德国,工作在香港,活跃于欧洲和亚洲,他主要从事的领域为数字媒体,动画和界面设计以及艺术创作。
《功夫可视化》
《功夫可视化 / Kung Fu Visualization》,2016-2019 by 邵志飞 & 莎拉·肯德丁
几年来,莎拉·肯德丁和邵志飞二人一起在香港国际国术协会(IGA)共事,根据对香港著名武术大师功夫电影的动态捕捉制作艺术装置。肯德丁女士和邵志飞先生的互动式作品《功夫可视化》中创造了一个全景虚拟现实,其中功夫大师的表演被重新设定和构想。该作品通过六个不同的视角呈现,参观者可以从六种不同的阐释大师动作内在动力和美学的可视化风格中进行选择。
邵志飞 / Jeffrey Shaw
澳大利亚
邵志飞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就成为了新媒体艺术的领军人物。在其广泛展出并广受好评的众多作品中,他初创并建立了在虚拟和增强现实、沉浸可视化环境、通航电影系统以及互动叙事领域创造性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标准。他是卡尔斯鲁厄ZKM艺术和媒体中心(1991-2002年)以及新南威尔士州互动电影研究中心(2003至今)的创始负责人。自2009年起,他成为了香港城市大学媒体艺术的讲席教授,同时也担任该大学应用电脑和互动媒体中心的负责人。2015年,他荣获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媒体艺术先行者电子艺术大奖。
莎拉·肯德丁 / Sarah Kenderdine
澳大利亚
莎拉·肯德丁女士是一名致力于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互动和沉浸体验前沿领域研究的著名研究人员。她在工作中将文化遗产和新媒体艺术实践进行了融合,突出表现在互动电影、增强现实和具体化叙事领域。2017年,肯德丁女士被聘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数字博物馆学的教授,在那里她创建了一个关于实验博物馆学的新实验室,主要探索审美实践、视觉分析和文化数据(eM+)的融合。同时她也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艺术实验室新艺术/科学馆的策展人和馆长。
《引力场域研究 — 想象悬浮》
《引力场域研究 — 想象悬浮 / Study of gravitationalfield-imaginary suspension》,2018-2019 by 陈小文
物理世界中引力无处不在,虽说是物质间四个基本相互作用中最弱的,而其作用的范围却无限大。基于这个定律,想象的速度越缓慢其空间是否约深远?“引力场域研究”可以说是一个虚假物理实验,验证:想象的纬度以“反相”受制于眼球运动的速度。
《引力场域研究 — 镜像 / Study of gravitationalfield-mirror image》,2018-2019by 陈小文
物理世界中引力无处不在,虽说是物质间四个基本相互作用中最弱的,而其作用的范围却无限大。基于这个定律,想象的速度越缓慢其空间是否约深远? “引力场域研究”可以说是一个虚假物理实验,验证:想象的纬度以“反相”受制于眼球运动的速度。
陈小文 / Chen Xiaowen
美国
艺术家,教育家,策展人,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终身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美术、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和美国罗特岛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从事绘画、视频和视频装置艺术、互动媒体艺术、艺术与科学的创作与教学。
《数据库之梦》
《数据库之梦 / Archive Dreaming》,2019 by 勒菲克·安纳多尔
受委托与SALT Research合作,艺术家Refik Anadol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梳理了170万份文献之间的关系。档案中发现的多维数据的交互作用进而转化为一套沉浸式的媒体装置。作品《数据库之梦》作为艺术应用的一部分呈现:最终展览在欧盟文化计划的支持下,以用户为导向;然而该装置空转时呈现了文献之间的意外相关性。由此产生的高维数据和交互被转化为建筑沉浸式空间。
勒菲克·安纳多尔 / Refik Anadol
土耳其
勒菲克·安纳多尔1985年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是一位媒体艺术家、导演,也是机器智能美学领域的先驱。其作品的精髓在于充分呈现人类与机器结合的创造力。勒菲克·安纳多尔以我们身边的数据为主要素材,将计算机化思维的神经网络当成他的合作者,用思想的画笔呈现出极为形象的数字化记忆,同时扩展了建筑、叙事和运动中身体的可能性。
《有趣的世界》
《有趣的世界 / Interesting World》, 2019 by 费俊
《有趣的世界》是一个关于连接的作品,它试图连接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场域。作为对“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主题的回应,艺术家设计了一套社会化建造游戏来连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里,参与者可以使用艺术家提供的大量回收自现实世界的三维模型来建造一个“有趣的世界”,也可以通过“桥”的连接来形成与其它“世界”的联通与互动。“桥”可以帮助人们跨越障碍,实现资源共享或建造协作,但是“桥”也可能引发无法预计的、令人不适的介入。
费俊 / Fei Jun
中国
曾就读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专业方向教授,某集体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他的艺术和设计作品多次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德国设计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
《千月》
《千月 / Thousands of Moon》,2012 by 吴俊勇
作品的思路源自“千月有水千江月”的诗句。作品想要的感觉类似一本薄薄的文集,九篇短文,每个故事都只是一个词汇的叙事容量,似在叙述和渲染,但又无物,弥漫着淡淡的莫名抒情。悬吊于空间中的多个屏幕,犹如被拆散的页面,飘舞于风中。
吴俊勇 / Wu Junyong
中国
吴俊勇,1978出生中国福建莆田,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和新媒体专业,毕业后留校任职,目前生活于杭州。
《无记:未回答的问题 》
《无记:未回答的问题 / AVYAKRTA: The Unanswered Questions》,2016 by 李城在
《无记:未回答的问题》是李城在创作的一部10频道的数字绘画作品。该项目作为2015年VH AWARD项目中的特殊视频作品,由韩国现代汽车集团选送。在李城在早期职业生涯中,他把森林和山脉看作时间变革效应和远距离视角变化的表现。他的作品探索了部分作为微妙和活跃的元素与整体作为宁静和准永久形式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此种方式,名为《无记:未回答的问题》的渐变移动绘画作品用微观图形呈现了整体的抽象形式,例如一群人和一群蝴蝶,除真实镜头捕捉外还使用了数字动画技术。该整体视频装置是一种巧妙的提醒,提醒我们世事无常的永恒重复,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神秘联系。
李城在 / Sung-Jae Lee
韩国
我的项目的工作过程看上去就是由我搜集并整合相互冲突但可能被视为拥有相同本源的符号特征。我在抽象景观项目中应用了数字媒体和视频平台,把极端静止和同时不稳定状态并列起来,例如整个视图的微妙变化伴随着溪流和树叶的生机勃勃的运动。此外,这些创作的一部分是关于时间的流动、观察者(我)与主题(实际景观)之间的可变距离,以及我个人对它的阐释。
《沙中房间》
《沙中房间 / Chalkroom》 ,2017 by 萝瑞·安德森&黄心健
《沙中房间》是由美国艺术家萝瑞·安德森和台湾艺术家黄心健所共同合作的VR互动作品,其中的巨大黑板是一个象征人类记忆的符号,虽然可以不断地擦拭覆写,但旧有的记忆却残留不去。黑板世界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空间,由无数的巨大黑板所构成,有如巨大的记忆迷宫。参访者可以有如身在梦中一般,在其中自由飞行,里面有八个独特的房间,像是如同星云旋转的文字银河,或是参访者的声音会凝结成为声音的雕塑,画作逐渐转化为文字,消散于空气之中...... 这些独特的互动房间,将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具像、可以互动的实体,让参访者探索文字与记忆的连结。
黄心健 / Hsin-Chien Huang
中国台湾
新媒体艺术家黄心健是一位跨界的创作者,有着艺术、设计、工程与电子游戏的背景。他的作品擅长结合互动、表演艺术、动力机械、程序运算、影像装置等的大型新媒体跨域制作。黄心健于2019年获得傅尔布莱特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他与Laurie Anderson的VR合作被授予第74届威尼斯影展最佳VR体验。黄心健的作品在国际画廊、美术馆、艺术展及电视节目展出,包括北美馆、国美馆、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纽约MOMA、丹麦Louisiana美术馆、奥地利林兹、北京798、韩国仁寺洞艺术中心、康乃尔强森美术馆、纽约布莱斯画廊、阿根廷404国际电子艺术节等。
萝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
美国
萝瑞·安德森大学主修艺术史,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雕塑硕士,拥有两个荣誉博士学位。 她曾担任过美国太空总署的驻署艺术家。 身兼歌手、小提琴手、词曲创作者、键盘演奏者、独白艺术家(speaking artist)、摄影师、画家、雕塑家、影片制作人、诗人,她会说英文、西班牙文、德语、法语、意大利语。 她是策展人、企划导演过舞台剧,她会舞蹈,还会腹语术。
《窗边》
《窗边 / Sitting by the Window》,2018 by 刘佳玉
该作品是使用实时渲染运动图形和投影映射的结合制作而成,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将拍摄的不同时间段的金鸡湖天空照片交给模型进行学习与运算,根据实时数据源的风速和风向控制而渲染生成的天空模拟影像被分割成不同层次的粒子共同输出,最终该雕塑使用显示屏进行显像。仰望这一行为将作为观者体验作品的一种牵引,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微妙关联的暗示。
刘佳玉 / Jiayu liu
中国
大自然中自然的反射性促使她的创作一直在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探究人们所持有观察自然的各种视角,探索数据源作为本质线索成为物件网络中的交流节点在不同的场域间互相穿梭,遭遇,排斥,渗透与融合。通过空间的拼贴与置换从而引起观众的行为反应与情感共鸣,这使得她的创作本身永远处于人们的“再创作”中。
《 造像 》
《造像 / Word to World》,2006 by 林俊廷
林俊廷带来互动装置艺术《造象》,透过行动装置达到互动效果、拉近艺术作品与观者的距离;以QR Code扫描,即可让观众借由中文字的书写创建出完整的诗词之境。《造象》,以中文字起源的传说神话为初始想像意象。古有“仓颉造字”,今日的艺术家林俊廷使用当代日常用品为互动媒介、书写“创造心象”。观者可使用智慧型手机,与艺术家共同书写、创作、引动万象,一同创造属于自己的、当代的新象。
林俊廷
中国台湾
林俊廷擅以光、影交织出的诗意风格与浓厚人文气息的作品,让人们仿如得见心中潜藏的美丽桃源,深入当下感知与体验之间的交互辩证,融入时空的无记号连续中。现任青鸟新媒体艺术艺术总监、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特聘教授,曾获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科技艺术奖,应邀于英国、芬兰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际展览中展出,并获美国、澳洲及新西兰等地的美术馆与基金会永久收藏。
《反向折叠》
《反向折叠 / unfold》,2016 by 黑川良一
受天体物理学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启发,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沉浸式视听感官装置新作《反向折叠》,试图将围绕恒星形成和演化的各种现象转化为声音,图像和振动。
在创作 《反向折叠》时,黑川良一关注的是通感。在这个科学艺术项目中,艺术家充分融合了听觉和视觉元素,其启发性的科研成果是由法国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宇宙基本定律研究所 (CEA-IRFU) 的天体物理学家们根据欧洲航天局和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更准确地说是运用了赫歇尔太空望远镜产生的数据而得以发现和完成。望远镜对远红外辐射的观测揭示了在100亿年的过程中恒星诞生的一些条件和星系生命的历史。除了这些使我们能够追踪恒星形成的宇宙学历史,特别是恒星诞生的分子云丝状结构的数据外,艺术家也将他的创作意图建立在由上述天体物理学家们在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所开展的观测宇宙及其结构的数值模拟上。
黑川良一 / Ryoichi Kurokawa
日本
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出生于1978年,在德国柏林生活和工作,是变革性电影的艺术诗人,常以抒情的手法模拟人类对自然的感知并转化为由变化多端的图像和情感组成的数字流影像。他创作的同步碎片化图像,如建筑学般精细入微,并行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广阔无际的光影作用下冲击并取代了我们脑中模糊记忆的持久性影响。听觉和视觉的一致性是黑川良一作品的关键所在。他将听觉和视觉元素都看作是独特个体的不同矢量,并坚持认为两者必须合流汇聚,进而产生碰撞。
《三轴柱II》
三轴柱II(2017)与Argos(2018)是两件相互关联的独立作品,三轴柱II中的机械和流体事件与Argos中的星际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三轴柱II是一件流体动力学装置,由多个行星螺旋结构、23个轴线、和填充纳米级光子晶体的双丙烯酸圆柱体组成。圆柱体内包含4个通过螺线管控制的空气扩散器,能够以螺旋形式喷射不同压力的空气,以便将重力下沉的金属颗粒推升至装置顶部并记录它们在流体表面的运动轨迹。
《Argos》
Argos不仅是一件独立作品,还同时是“三轴柱II”的一部分。Argos探测到μ介子粒子时,会发送信号触发三轴柱II的流体动力学算法。换言之,它可以影响三轴柱II的微流体运动。如此,Argos对于μ介子粒子的探测与其他的作品、展览空间、甚至于宇宙观者都发生了关联。
金允哲 / Yunchul Kim
韩国
金允哲生于1970年,艺术家、电声音乐作曲家、首尔Studio Locus Solus创始人。他的最新作品专注于呈现流体动力学和超材料(光子晶体)的艺术表现潜力,尤其是在磁流体动力学的背景下。该系列作品已在多个国际平台上进行巡展,例如利物浦FACT、德国ZKM、奥地利Ars Electronica、中国新媒体艺术国际三年展、西班牙VIDA15.0、以及纽约数字沙龙等。
文化+科技展作品及艺术家
文化+科技展将集中呈现多个与文化科技相关的研究项目成果,探索文化、创新与科学相结合的新生景象。包括最新的跨学科实验项目,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项目。展览平台将联合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借助其创新技术打造数字文化产业。
邱宇 / Qiu Yu(中国)
风吹过我的脸 / Wind Blew My Cheeks
和珂 / He Ke(中国)
金属刀 / Metal Knife
黄筱茜 / Huang Xiaoxi & 柯维西 / Ke Weixi(中国)
童年情景,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维也纳演奏会,1987年 / Kinderszenen Op. 15 "Scenes From Childhood", Vladimir Horowitz in Vienna, 1987
李峥 / Li Zheng & 刘佳钰 / Liu Jiayu(中国)
皮肤情绪的场域 / The Field of Skin Emotion
孟松林 / Meng Songlin(中国)
脏读池 / Dirty Read Pool
吴碧琳 / Wu Bilin(中国)
爸爸,请带我去宇宙吧 / Dad, Please Take Me to The Universe
徐超凡 / Xu Chaofan(中国)
径·界 / Pathway
张画 / Zhang Hua(中国)
人工直觉 / Artificial Intuition
姜同 / Jiang Tong(中国)
原力+∞ / Force+∞
林扬帆 / Lin Yangfan(中国)
后工厂时代 / Post-factory Era
梁文华 / Liang Wenhua(中国)
Meeseeks Box
亚洲数字艺术大会
科技在无时不刻地塑造着人类的文化与艺术,艺术在不间断的拓展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亚洲数字艺术大会将邀请亚洲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科技行业代表人物参与对话,通过对“文化与科技艺术之联”、“人类未来之问”等议题的讨论,倡议构建一个凝结文化共识、促进文化科技创新、引领全球数字文化发展的平台。
视听艺术展作品及艺术家
(2019.05.18 15:00—17:00)
《{[(Emergence)]}》
《{[(Emergence)]}》,2012 by In_K (毕振宇) & In_K (Bi Zhenyu)
{[(Emergence)]}是一套实时生成的视觉系统,在这个影像程序框架下有过多种不同表达方式,包括音乐视频,现场演出,交互影像装置等。这套视觉系统通过设定在粒子系统中的自下而上的基础结构和不同层级的参数控制带来的宏观效果改变,来影响和重构预设的具象化信息。尝试用算法呈现和观察一个虚拟的“智慧”形态,营造一种混沌但有序的失控状态,通过一个个富有仪式感的场景创造出一个极端逻辑的世界。
In_K (毕振宇)
中国
自2010年以来毕振宇以 In_K为代号进行影像创作。In_K偏好以程序逻辑为基准的实时渲染影像来展现视觉影像的更多维度。创作涉及生成艺术,音视觉表演,视觉装置,交互装置等。
《空轴》
《空轴》,2018 by 甘健
甘健 / Gan Jian
中国
新媒体与声音艺术家,现居于北京。使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创造极限的视听体验,持续探索声音材质、动态影像、光与空间的关系,作品主要以沉浸式的现场、装置以及音轨等形式呈现。
《脑波交流》
《脑波交流》,2017 by 洪启乐
作品《脑波交流》是以高强度的音频信号刺激触发像素元的连续反应产生的瞬息即变冲击视觉的内爆影像,以及在爆炸过程中构建出新的真实的思维拟像。
洪启乐 / Hong Qile
中国
音乐人 & 艺术家,出生于中国福建,现居北京。音乐厂牌Bwave创办人,视听艺术现场Pixel Echo发起人。从事音乐、视听艺术、装置艺术等跨媒介交互创作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
《黑动》
《黑动 / Black Moves》,2019 by 卡娜
《黑动》是一个沉浸式视频装置。它是一部空间戏剧,也是一个虚拟景观,模拟了一团无定形的黑色物质的成形与变形,通过唤醒人的感官,使其游走在现实与想象的边界,去探索神秘未知的世界。视频中的多层视觉效果模拟自然界的有机形成物和有机图案创建而成,在呈现这些视觉效果时,我添加了一系列背景声音。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有机晶体颗粒,是我通过创建虚拟景观用数字图像展现大自然的一种尝试。
卡娜 / Carla Chan
中国香港
卡娜现居于柏林和香港,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在艺术创作上,她致力于探索影像、装置、摄影和交互式媒体等不同的媒介。卡娜的作品风格简洁。在创作上,其思维经常游走于现实与想象、具象与抽象的模糊边界。其最新作品关注的是自然界的模糊性。通过将自然变化与深不可测的计算机算法相结合,她的作品在表现形式、方法和内容之间形成了高度的动态契合。
《耗散》
《《耗散 / dissipation》》,2018 by 毛嗡嗡
它看起来即是浪费的,却又是无用的,我们唯一控制不了的就是熵,连诡辩的机会都不给(除了艺术)。
毛嗡嗡 / Mao Wengweng
中国
数字媒体艺术家/视觉设计师/交互媒体设计师/“Pixel Echo”视听现场厂牌联合发起人、组织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致力于致力于动态影像创作、视觉设计、交互媒体设计等。
《大平原系列 》
《大平原系列 / GreatPlains Series》,2017 by 张安定
方舟不在,而大平原为荒,处处为舟。幽暗之处,众生各自散落,涌动不绝,无边无际。天空,尘泥,深海。游翔,蠕动,呆滞。
张安定 / Zhang Anding
中国
声音艺术家,实验音乐人,青年文化研究者,青年志联合创始人。Zakfa主张城市声响的政治学聆听,以及基于行走 / 听音 / 研究的城市微观声响地理实践,出版《谁的乌托邦》、《雍◎和》和《I·Mirror》等多张基于田野录音的电子原音唱片。近年,Zafka开始关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新声音文化景观,转向声响写作,声响剧场表演与声音装置等多媒介形式融合的创作。
《Untitled 》
《Untitled / 无题》,2019 by Alex Guevara
UNIT (2019) 是一场视听现场表演,灵感源自将一些小片段整合成一个伟大的整体。在通过研究和实验不断追求新创意的过程中,注重那些人们能感知到但容易遗忘的细小美妙的音频和视频元素。在UNIT中,把多个单一的片段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一个具有多样性且令人惊奇的场景,把观众带入时空之旅,引领他们探索未知的数字景观。
Alex Guevara
秘鲁
Alex Guevara是一位数字艺术家,1986年出生于秘鲁利马,目前居住在柏林。他的工作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数字艺术,交互设计,数据可视化,生成设计,交互式安装和实时音乐可视化,结合艺术,科学和技术,创造身临其境的体验和令人惊叹的景观。他的作品曾在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中国,德国,爱尔兰,秘鲁,塞尔维亚,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士等国际艺术节和展览中展出。
《Brèche》
《Brèche》,2019 by 塞巴斯蒂 · 安拉布吕尼
《Brèche》是通过物质和光潜入,是视觉噪音的有机折叠。当我们深潜到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无法区分的地方,不同比例的现实生活摄影测量融合在一起形成抽象的景观。声音设计是与声音艺术家卢艺的合作。
塞巴斯蒂 · 安拉布吕尼 / Sébastien Labrunie
法国
塞巴斯蒂·安拉布吕尼一直在新媒体领域进行探索,包括扩展现实、实时视频呈现和类比影像合成。运用多媒体混合的形式,他把模拟和数字世界组合为闭环连接,营造一种感官体验,去探索人类的感知。其拥有平面设计和虚拟现实行业背景,现在专注于探索叙事形式、故障艺术和数据艺术。
《多维采样_1号 》
《多维采样_1号 / Multidimensional Sampling_#1》,2019 by 曹雨西& 刘晓江
《多维采样 _1号》是曹雨西工作室2019年起步的数字当代艺术计划, 其项核心概念围绕二维码图像风格为代表的时代图腾进行数字艺术逻辑的内在创作,进一步深入重新审视新时代的数字化环境。本次的声音影像装置版本是与香港艺术家,作曲家刘晓江共同创作完成的。
曹雨西 / Cao Yuxi
中国
曹雨西的作品横跨声音可视化的新媒体表演,伪逻辑性篡改初级电脑脑或物理编程,数据可视化作为现成品的当代艺术,灯光或投影形式的公共艺术以及任何以数字媒介产或流通的跨界创作。
刘晓江 / Lawrence Lau
中国香港
刘晓江,先后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城市大学,主修作曲及电子音乐、创意媒体艺术。 除了创作音乐,包括室内乐、管弦乐、中乐、现场电子乐及视听艺术等,刘晓江也热衷于剧场、展览空间及非常规空间中探索各种概念、语言以及创作的本质,喜欢透过声音的多元角度切入,以乐手、表演者、声音设计等身份进行创作。
《时间的形态·京剧》
《时间的形态·京剧 / Form of Time · Beijing Opera》,2019 by 费俊 & 刘晓斌 & 邱宇 & 苑辰 & 云泽
《时间的形态·京剧》尝试通过动态影像结合动态捕捉数据来表现时间的形态,这件作品并不是简单的把来自京剧大师的戏剧表演动态进行可视化,而是把戏剧表演者在时空两个维度中所生成的姿态痕迹进行动态化和材料化的凝固,形成具有动感与质感并存的姿态时间雕塑。
该作品由中央戏剧学院传统戏剧数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某集体交互媒体和蓝色智库联合出品,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资助(宋震 - 传统戏剧数字化高精尖项目)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戏剧学院院内重大项目“京剧海外传播与市场拓展研究“)。
刘晓斌/ Liu Xiaobin
中国
刘晓斌,动态视觉设计师,交互媒体创作者,东华大学设计学士,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交互媒体硕士,苏黎世艺术大学Transcultural Collaboration艺术项目受邀学者。主要从事动态视觉传达,新媒体交互体验的探索与艺术实践。多次与 Maurice Benayoun、Tobias Klein等新媒体艺术家合作,探索视觉艺术的多层次表达,合作作品多次在香港、新西兰、德国、希腊等各地展出。
邱宇/Qiu Yu
中国
1986年生于河北,现居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与研究。在创作中使用声音,影像,装置,表演等混合媒介结合新的科技手段探索科技媒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的语言关系和混合媒介影响下的身体感知。
苑辰/Yuan Chen
中国
苑辰,软件工程师,交互媒体创作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学士,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交互媒体硕士。从事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及人机交互领域探索与艺术实践。协助张颂仁先生完成香港城市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仪礼复原”交互数据库项目,从事交互体验方面的设计、研发、实施。
云泽/Yun Ze
中国
云泽,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媒体创意专业,后从事设计工作三年,研究生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新媒体艺术MFA,师从于Maurice Benayoun、Tamás Waliczky等新媒体艺术家,擅长设计、动画和交互的跨领域结合。动画作品曾于香港ICC楼体进行展映,新媒体作品参与法国2016 Horizons Arts-Nature en Sancy及2016 SIGGRAPH ASIA等国内外活动。
展览前言
范迪安
亚洲数字艺术展学术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多个拥有悠久历史积淀、独特而又彼此包容的灿烂文明。文化传统绵延千年,影响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亚洲如今成为世界发展变化最快、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当今的视线更加聚焦亚洲。面对新机遇,亚洲各文明以新的方式交流互鉴,焕发新的色彩。
“亚洲数字艺术展”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背景下展开,在中国北京海淀这个具有浓厚科技与文化氛围、且充满活力的地域空间中生成。展览试图构建一个新的对话平台,体现亚洲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数字技术等新兴媒介为载体,让古老的亚洲文明呈现新的面貌。展览从三个维度——时代之间,过去与当下的对话;领域之间,科技与艺术的对话;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的对话,开展深入交流、激烈碰撞与交融,展现亚洲文明间的相生相长,体现亚洲文化与科技的共生共振,催化出独特丰富的艺术成果。
数字艺术是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而这恰恰是海淀的特质与品格。在海淀这片沃土上,孕育了丰厚的“三山五园”皇家文化,生发了中国科技创新高地——中关村。本次活动落地海淀区,发挥了海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这一区位优势,对于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推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本展览邀请三十位活跃于围绕“亚洲话语”语境的艺术家,来自中国、土耳其、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及域外的艺术家等。通过数字媒介作品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和回应,立足于各自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充分的交流;通过数字影像、数字交互装置、人工智能设备、虚拟现实等多种不同的,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创新形式,解读和展现对于文化的理解、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想象,让观众从展览中收获独特的数字感官体验。
面向未来,亚洲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更加紧密。我们相信,在本次展览的影响下,亚洲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会更深入,亚洲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会更精彩,各国公众彼此间内心会更贴近。”
宋协伟
亚洲数字艺术展总策展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今天的世界正在经历剧烈而深刻的变革,由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全球范围的系统性巨变,影响到包括未来人类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在内的各个领域。而亚洲作为当下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强烈的感受到了巨变所带来的冲击。
亚洲数字艺术展是艺术与科技对话的舞台,来自亚洲各个不同文化语境、学术背景的艺术家在这里交汇,彼此观念交融、思想碰撞,从而激活创新。以多种不同的技术、艺术手段为载体和媒介,共同探讨人类、科技与未来的深刻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中央美术学院携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主办本次亚洲数字艺术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央美术学院适时顺应当下时代的潮流,打破学科界限、专业的壁垒,激发自我探索的创造力,开拓更大的视野,建立系统性、思辨性的思维方式,并且设立了艺术与科技的学科。而承办本次亚洲数字艺术展更是拓展学科建设的新契机,我们将与三十多位来自亚洲各艺术家与科学家,学术机构一道,以更多元的视角介入到亚洲乃至世界对数字、科技与艺术的对话和展望中,成为积极变革和促进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发挥设计学院的独特作用。
希望所有观众能从展览中获得难忘而愉悦的体验,并能充分感受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独特魅力,对今天的亚洲文化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
费俊
亚洲数字艺术展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专业方向教授
“科技在无时不刻的塑造着人类的文化,文化在不间断的连接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亚洲,是一个多文明、多民族的文化域,这决定了其文化基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包容性。展览以数字艺术的形式,呈现亚洲文明之间的相生相融,探寻了亚洲文化基因和数字科技的共生共振。展览通过30位活跃于这一语境的艺术家通过数字媒介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及回应,呈现了看似不同的数字艺术面貌背后繁复错根的亚洲在地性及全球化语境下的交融性。
亚洲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文化传统绵延千年影响至今。随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一次次革命性的巨大变革深刻考验着亚洲古老文明如何延续辉煌的传统与活力。亚洲数字艺术展试图构建一个文化与科技对话的平台,透过数字技术等新兴媒介促进文化间合作与交流,推动面向未来的跨领域文化创新。”
展览时间
2019年5月16日—6月15日
10:00-18:00(闭馆前一小时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创业路6号(原联想大厦)
主办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
中央美术学院主
承办
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
北京中展丹青展览有限公司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北京唐影众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学术主持
范迪安
出品人
王晨、张劲林
发起人
黄英、王鹏
学术委员会
范迪安、宋协伟、邱志杰、王子源、
陈小文、靳军、费俊
总策展
宋协伟
策展人
费俊
执行策展
薛天宠、王乃一
展览统筹
张东旭、陈向宁、梁娟
文化+科技展单元策展人
李峥
视听艺术展单元策展人
洪启乐
展览统筹执行
龚健、江河、徐家玲、庄庄、袁野、
刘秋红、张曌彤、高茜
艺术家统筹执行
叶闻清、赵德玉
会议统筹
梁娟
会议统筹执行
王琦、靳涛涛、张洁唯、高尔东、张良美
平面设计
刘世豪、贺彦朝、李若一、张磊
空间设计
沈星逸、刘璇
媒体统筹
高尔东、周融荣、戴南
展览协助
王碧云、武婷婷、陈方杏子、刘朔、
刘思宇、王琪、王东翰
费用
免费,需预约
预约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