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当前,在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仍然面临着生态资本内涵不清,服务价值核算困难、生态补偿粗放等基础性难题。对于干旱内陆河流域来说,水源涵养服务是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一种可再生的“生态资本”,只要我们谨慎使用,积极保护,生态系统就会持续的向外界供给。但是,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导致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萎缩、土地沙化加剧,荒漠植被衰败,生态退化导致了石羊河生态资本供给量下降,“绿水青山”难以实现向“金山银山”转换。
本研究以甘肃省石羊河为案例区,将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水源涵养服务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本”,运用生态经济方法对生态资本补偿问题展开分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资本概念,从经济学视角对生态资本补偿逻辑做了分析,试图解决生态资本补偿中的如下问题:第一,石羊河流域的生态资本供给量究竟有多少?其服务价值又有多少?第二,模拟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情景与生态资本供给量变化的关系,明确生态资本补偿目标。第三 ,分析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转换过程中生态资本的补偿价格、转换比例与补偿标准存在的联系。第四,农户作为生态资本供给者,其受偿意愿额为多少?又存在哪些因素影响受偿意愿额?基于这些问题,本书根据干旱内陆河生态资本补偿的自然与人文过程进行探索分析。
作者简介
罗万云,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贫困治理与农户生计可持续、区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等相关领域。先后主持新疆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1项,以主要参与人参与 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8篇,其中CSSCI3篇,北大核心期刊3篇。在兰州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参与博士指导教师的多项农户生计可持续相关课题,掌握GIS和RS软件、熟练数学建模和系统分析,熟练多种技术方法,具有综合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优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定量和定性科研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