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及相关乡村社区的现实特点和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从系统论和协同学等理论视角,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体系构建和技术方法。同时结合多项规划实践,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在不同视野或视角下“协同发展”规划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基于“协同发展”理念,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尺度地域内乡村社区发展、建设、调控和整治等方面规划的重点和思路。
本书是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负责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研究》(2016YFC0503308)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和扩展内容后结集而成,力求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相互印证和统一,希望能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书由绪论、上篇和下篇三部分构成。
绪论主要阐述全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上篇为“协同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共7章。本部分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现实特点,分析了乡村社区和自然保护地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背景和机制,梳理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理论,并对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内涵、意义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同时,在总结相关规划及其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规划的系统框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和自然保护地村庄规划等规划类型在促进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协同发展方面的技术路径、方法和研究重点,对各类相关规划的编制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参考。
下篇为“协同发展”规划的实践和案例,共8章。本部分规划实践共有8个案例,包括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三江源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青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札达土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等自然保护地。其中,案例1~4是总体规划层面“协同发展”的专项规划实践;案例5~8是基于“协同发展”理念,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尺度地域内乡村社区发展、调控和整治等方面的规划实践。这些自然保护地规划对不同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将自然保护地和乡村社区的协同发展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综合运用前述的理论和方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力求突出各个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特点和特色。
作者介绍
陈战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副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地、城乡绿地和生态、园林景观等领域的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数十项规划设计项目及多项科研课题。出版著作3部,译著1部。
于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规划和管理。负责和参与十余项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保护地的规划编制工作;参与多个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科研课题研究;参与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相关标准的起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参与本书撰写的作者还包括:邓武功、李泽、王笑时、梁庄、宋梁、蔺宇晴、刘颖慧、陈萍、赵晅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