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停车场不只停车?分时复用让空间活起来!

景观设计学 2024-08-02 来源:景观设计学
紧凑城市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是人与机动车对有限城市土地资源的争夺,而停车基础设施空间的共享使用有望调和这一矛盾。

导 读

紧凑城市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是人与机动车对有限城市土地资源的争夺,而停车基础设施空间的共享使用有望调和这一矛盾。本研究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分时复用的技术框架,并以某地一处老旧城区为例展开应用探索。该系统性规划技术策略主要包括“供需识别-规划设计-社区动员”三大步骤:1)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结合手机信令数据与实地调研数据,对停车场使用率和居民活动需求特征进行识别;2)基于上述特征制定分时复用规则,进行具体的空间规划设计;3)基于分时复用策略,设计具有实时反馈功能的互动模型,通过引导公众行为保证规划结果的有效实施。综上,本研究回应了土地在空间维度混合利用的局限性,从时间维度出发,结合大数据、实地调研与访谈等途径,融合规划设计和公共参与方法,为减缓城市中的人车矛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分时复用;停车场;数字赋能;手机信令;规划设计;公共参与




紧凑城市理论下的停车场

分时复用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ies for Parking Lots Under the Theory of Compact Cities





微信截图_20240801165621.png



01

引言


人车用地矛盾

紧凑城市是一种通过相对高密度及土地混合利用的空间配置来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策略。然而,紧凑的空间布局加剧了人与机动车对城市有限土地资源的竞争,这类矛盾并未因倡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而消除。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迫使城市建设更多的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挤压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进而引发一系列效率和公平问题。总的来说,紧凑城市中的人车矛盾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分时复用策略

“分时复用”原本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术语,指采用同一通信频道在不同的时间段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传统的土地混合利用策略均着眼于空间维度本身。然而,随着当代城市空间流动性的加快,同一空间承载了多种多样的生活内容。因此,受启发于分时复用理念,倘若依据不同类型的活动所分布时间段的差异进行妥善规划,有望实现城市空间的多功能复用。


事实上,对停车基础设施用地资源的分时复用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当下一种广泛的自发现象,土地的分时复用已经成为一种体现社会公平、实现资源最大化的规划策略,能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受益。


研究综述与研究问题

尽管已有学者探索了紧凑城市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多功能、复合化使用,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定性的现象描述和具体的空间设计,而忽略了前期的供需识别及后期的实施管理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分时复用规划技术路径。


首先,现有关于停车场分时复用的文献普遍未探讨如何在城市范围内有效识别具有分时复用潜力的空间,即适宜开展公共活动的闲置空间。其次,虽然相关文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停车场多功能混合利用设计方法,但这些方案都局限于场地内部,缺少与更广泛的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呼应。再者,分时复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共享理念和使用者行为时空特征的规划策略,其成功推行最终有赖于城市居民的自我管理,因而需适当引入公众参与。


综上,为给紧凑城市中停车场的分时复用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本研究旨在回应以下问题:如何识别具有分时复用潜力的城市空间及确定潜在需求?如何通过空间设计使之有效发挥分时复用效果?以及,如何通过游戏化的公共参与模式推广分时复用规则,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落实?



02

城市停车空间

分时复用概念框架


本研究提出的概念框架包括“供需识别-规划设计-社区动员”三个阶段,其关键环节分别为识别闲置的停车空间与潜在的公共活动需求、针对特定活动需求进行空间设计,以及通过动员推广增加公众接纳度。


图片
技术路线图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首先,在供需识别阶段,利用能体现人群移动态势的手机信令等时空大数据对整体城市空间的人流量变化进行刻画,以判断停车空间的空置情况;与此同时,基于AOI、POI等数据,分析城市公共空间服务的辐射范围。结合停车空间的闲置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筛选出可以通过对停车场的分时复用设计补给公共活动需求的区域。而后可结合微观尺度的实地调查结果进一步确认潜力停车场的具体闲置情况与相应区域人群的活动需求。其次,在规划设计阶段,通过空间改造、活动装置和标识设计等途径,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多功能使用场景。最后,将设计方案中的分时复用规则与场地转化成互动模型,在社区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综上,“供需识别-规划设计-社区动员”的技术路径运用了数字技术来对规划设计的对象进行识别,又通过公共参与互动来推动规划设计的实施,形成了对停车场分时复用的系统性规划策略。



03

案例分析


本研究以某城市中心城区一处高密度建成环境作为分析对象。该区域属于老旧中心城区,面积约2.65km2,包含50个地面公共停车场。由于地下空间不足,市政府大量增设地面公共停车场,导致区域内人车关系紧张。


供需识别

宏观尺度分析

在城市尺度上,本研究采用中国联通250m精度的手机信令数据,以探测出日流量变化较大的区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特征尺度,将研究区域划分成59个边长为250m的网格,并获取每个网格中24小时的移动定位数据。整体而言,每个网格的全天流量变化具有日间高、夜间低的特征。


图片
研究区域内手机信令检测的人流量变化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基于这些定位数据的标准差与平均数,可定义各网格中的人流量变化程度,即变异系数。变异系数主要被用于对比不同区域之间的流量变化差异,高值(>0.3)意味着网格中的人流量变化较大,低值(<0.3)则较小。


图片
研究区域内各网格变异系数直方图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除了变异系数,停车场的分时复用潜力也与自身的面积大小相关。停车场分时复用潜力的四种类型,即大面积高变化、大面积低变化、小面积高变化与小面积低变化。研究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大多位于外围的滨水区域,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相对匮乏。


图片
停车场分时复用潜力识别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图片
公共空间缺口的识别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基于城市社区公园的500m服务半径要求,本研究将居住区划分为两类。分析发现,公共空间的缺口在空间上与分时复用潜力空间基本重叠,进一步揭示了利用分时复用停车场补足公共空间缺口的合理性。


微观尺度分析

根据宏观尺度下的供需特征识别结果,选取研究区域中部位于公共空间500m服务范围之外的3个大面积高变化类公共停车场进行微观尺度的场地调研。


图片


结果显示,只有停车场B的使用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停车场A和C仅在工作日的日间(08:00~16:00)有较大的使用率,呈现出明显的潮汐特征。


图片
停车场使用率变化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同时,调查发现,这些停车场中均出现了居民自发组织的休闲活动。据反馈,居民使用停车场晨练、散步已经成为日常现象,而他们对于停车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清晨与傍晚后自身较为空闲的时间。


规划设计

基于停车场使用率和居民活动需求的动态特征,本研究进一步以A停车场为例,提出了一套停车场分时复用规则。当停车需求较少且居民活动需求较多时,释放停车空间服务于居民活动;当停车需求较大时,减少乃至取消居民活动空间。最后,依据停车场的空间特征及借助相应的引导设施,保障分时复用策略的实施。


图片
规划设计策略示例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停车标识不仅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划分整齐的停车位,还要依据停车空间与活动空间互相转化的程度,划分全天候停车位与灵活停车位两种类型。


活动标识与活动器材可以引导并强调停车场中潜在的活动内容。本文基于停车位尺寸,根据空间点状、线状、面状等不同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不同活动的设计模块。活动标识中不同的颜色、线条和几何图形可用于引导场地位置、区分活动内容。而活动器材的选择与放置不应影响停车行为。同时,还可引入集体性公共活动。


图片
活动标识与活动器材设计模块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根据上述设计策略,基于A停车场工作日与周末的停车位使用率情况划分分时复用的时段,并明确每个时段应该预留的停车空间及相应的空间划分模式,进而根据停车场内当前的自发活动情况及周边用地特征设计活动标识、安装活动设施。


图片
A停车场分时复用规则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可在A停车场中设计三类混合功能情景:1)在工作日的日间(07:30~17:30)全部作为停车空间;2)在工作日的晨间与夜间(17:30~次日7:30)及周末的日间(10:00~16:00)保留40%的停车区域;3)在周末的晨间与夜间(16:00~次日10:00)保留30%的停车区域。根据调研结果,周边居民具有晨跑、晨练等休闲游憩需求,因而可在停车场中引入跑道元素。


图片
A停车场设计效果图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社区动员

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还需通过公众行为引导确保停车场分时复用策略的落实。为此,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带有电路的互动模型。


游戏化的社区动员主要可发挥两种作用:一方面,有别于传统的规章制度展板,实体互动模型的形式能够吸引更高的公众关注度。另一方面,通过实时的游戏交互,公众能够快速掌握停车场分时复用的规则。


图片
公共参与互动现场 © 卓康夫,邱倩,张禹锡,李复,许立言



04

讨论与结论


本文以停车场为例,提出了包括“供需识别-规划设计-社区动员”三个步骤的紧凑城市空间分时复用策略,突破了土地资源在空间上混合利用的限制,可最大程度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总体上,这一策略开拓了停车场等城市空间的功能,缓解紧凑城市普遍面临的公共空间匮乏问题,为城市运营公平与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分时复用策略融合了数字赋能与公共参与理论,将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问题从设计本身向前端的供需识别及后端的推广实施拓展延伸,构建了一个兼具科学性、技术性与社会性的规划设计框架。


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受制于城市停车场运营管理主体及停车数据的差异,本研究未能直接通过停车场闸口电子技术来获取使用率数据,技术路径较为复杂。这一问题有望随着智慧城市数字基座的进一步标准化和系统化得到改善。在公共参与方面,本研究因条件局限,未能对游戏化社区动员的实践效果进行定量评估,而仅通过公众参与活动现场的教育效果进行间接推定。同时,由于人群流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不可避免会存在公共活动需求与停车需求相冲突的情况。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车主或可通过远程操控将汽车转移到非活动区域,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而活动与停车共存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在空间设计、管理运营上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Burton, E. (2000). The compact city: Just or just compact? A preliminary analysis. Urban Studies, 37(11), 1969–2006.
[2] Bibri, S. E., Krogstie, J., & Kärrholm, M. (2020). Compact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merging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the goals of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4), 100021.
[3] Rérat, P. (2012). Housing, the compact c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me insights from recent urban trends in 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 12(2), 115–136.
[4] Kotulla, T., Denstadli, J. M., Oust, A., & Beusker, E. (2019). What does it take to make the compact city liveable for wider groups? Identifying key neighbourhood and dwelling features. Sustainability, 11(12), 3480.
[5] Haaland, C., & van den Bosch, C. K. (2015).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urban green-space planning in cities undergoing densification: A review.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14(4), 760–771.
[6] Jenks, M., & Jones, C. (2010). Issues and Concepts. In: M. Jenks & C. Jones (Eds.), Dimensions of the Sustainable City (pp. 1–19). Springer Netherlands.
[7] Jim, C. Y. (2004).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ark trees in Hong Kong in relation to greenspac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cta Horticulture, (643), 123–128.
[8] Liang, H., Chen, D., & Zhang, Q. (2017). Walking accessibility of urban parks in a compact megacity.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170(2), 59–71.
[9] Kourtis, A., Dangakis, K., Zacharopoulos, V., & Mantakas, C. (1993). Analogue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74(6), 901–907.
[10] Burton, E. (2002). Measuring urban compactness in UK towns and citi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9(2), 219–250.
[11] Batty, M. (2018). Inventing Future Cities. MIT Press.
[12] Ben-Joseph, E. (2012). ReThinking a Lot: The Design and Culture of Parking. The MIT Press.
[13] Chase, J. L. (2008). The Space Formerly Known as Parking. In: J. L. Chase, M. Crawford & J. Kaliski (Eds.), Everyday Urbanism (pp. 195–199). The Monacelli Press.
[14] Hu, Y. (2019). Research on the compound design of urban parking space [Master’s thesis]. Xiamen University.
[15] Liu, C., & Han, P. (2021). Research on us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parking space under overpass. Chongqing Architecture, 20(2), 17–20.
[16] Harmaala, M.-M. (2015). The sharing city as a platform for a more sustainable city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7(4), 309–328.
[17] Sánchez-Vergara, J. I., Ginieis, M., & Papaoikonomou, E. (2021). The emergence of the sharing cit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to understand the notion of the sharing city and explore future research path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95), 126448.
[18] Zhang, X., Li, W., Zhang, F., Liu, R., & Du, Z. (2018). Identifying urban functional zones using public bicycle rental records and point-of-interest data.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7(12), 459.
[19] Liu, Y., Liu, X., Gao, S., Gong, L., Kang, C., Zhi, Y., Chi, G., & Shi, L. (2015). Social sensing: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our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05(3), 512–530.
[20] Wu, L., Cheng, X., Kang, C., Zhu, D., Huang, Z., & Liu, Y. (2020). A framework for mixed-use decomposition based on temporal activity signatures extracted from big geo-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13(6), 708–726.
[21] Hashem, I. A. T., Chang, V., Anuar, N. B., Adewole, K., Yaqoob, I., Gani, A., Ahmed, E., & Chiroma, H. (2016). The role of big data in smart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36(5), 748–758.
[22] Ratti, C., Frenchman, D., Pulselli, R. M., & Williams, S. (2006). Mobile landscapes: Using location data from cell phones for urban analysi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33(5), 727–748.
[23] Soga, K., & Schooling, J. (2016). Infrastructure sensing. Interface Focus, 6(4), 20160023.
[24] Münster, S., Georgi, C., Heijne, K., Klamert, K., Noennig, J. R., Pump, M., Stelzle, B., & van der Meer, H. (2017). How to involve inhabitants in urban design planning by using digital tools? An overview on a state of the art, key challenges and promising approaches.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112), 2391–2405.
[25] Abt, C. C. (1969). Serious Games. Viking Press.
[26] Wang, W. (2007).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A simple and useful statistical measure of dispersion. China Statistics, (6), 41–42.
[27] Ma, H., Ma, Y., Li, J., & Zhang, Y. (2009).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westward diffusion pattern of inbound tourism flows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Statistics & Decision, (5), 68–71.
[28] Geng, W., & Yang, G. (2017). Par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regularities of human mobility. Scientific Reports, (7), 6249.
[29] Purnama, I. (2018). Spatiotemporal mining of BSS data for characterising seasonal urban mobility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Advanced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8(4), 1270–1276.
[30]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9). Standards for Urban Green Space Planning (GB/T51346-2019).
[31] Muehlhaus, S. L., Eghtebas, C., Seifert, N., Schubert, G., Petzold, F., & Klinker, G. (2023). Game.UP: Gamified urban planning participation enhancing exploration, motivation, and inter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39(2), 331–347.


本文引用格式 /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Zhuo, K., Qiu, Q., Zhang, Y., Li, F., & Xu, L. (2024). Research on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ies for Parking Lots Under the Theory of Compact Citi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12(2), 30‒39.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20093




获取全文免费下载链接请点击


编辑 | 王颖,田乐

翻译 | 王颖,田乐

制作 | 郭阳,高雨婷

媒体发布 | 马哲


 ▽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购本期 

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 给Ta打个赏

35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